?

城鎮居民生活幸福指數分析

2020-05-25 10:47吳玉瑾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評價體系

吳玉瑾

摘 要:城鎮居民幸福指數是衡量以及評價居民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指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幸福指數的關注度也在隨之增加。本文從國家、個人以及社會三個層面,構建了一個較為合理和完整的居民幸福指數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對2013年的部分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的研究與分析,探討了不同因素對居民幸福指數影響程度。

關鍵詞:居民幸福指數;評價體系;幸福悖論

一、緒論

(一)幸福指數的意義

幸福,是人們對自己目前生活狀況以及心理狀態的一種認知,也能夠簡單地理解成為人們對內心欲望的滿足感。但有統計顯示,工作的強壓力導致每年我國過勞死的人數多達六十萬人,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由此可見,對居民幸福指數的分析與研究調查十分有必要,通過對不同因素對幸福指數影響程度的分析,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政策或者制度,從而全面提升城鎮居民幸福指數。

(二)幸福指數的研究現狀

幸福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在近幾十年里,國內外學者對幸福的研究也一直沒有停止,各個領域的專家都在試圖建立一個能夠量化人類幸福感的幸福指標體系或評價體系。

與國內一些研究相比,國外學者對幸福感的研究開始地較早,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評價指標也在隨之改變。起初各學者對幸福感的評價主要將是客觀情況考慮在內,用GDP、CPI等經濟學指標來衡量,但是,幸福感是一種主觀心理,單單用客觀性指標來描述難免會過于片面,降低研究的效度與合理性。社會學家麥克·阿爾蓋研究了環境因素、人口與幸福感的關系后,選擇了受教育程度、年齡、收入、社會階層、婚姻、就業、休閑等十多個影響因素作為指標,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2]。

但是,我國對幸福感評估體系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目前比較成型的理論是邢占軍教授在2006年編制的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3]。黃希庭等人也在一系列研究調查之后編制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數調查問卷,該問卷從政治、經濟、家庭等六個維度對居民的幸福指數進行度量,系數約為0.88,各項指標的驗證性分析也接近理想水平,整體來說,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評估方法[4]。

二、構建研究體系

(一)構建評價體系

之前已有不少專家構建了相應的評價體系并進行了相關分析,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以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為基礎,設計了全新的居民幸福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將居民生活狀態分為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包括經濟狀況、健康水平、社會環境等21個基礎指標,基本涵蓋了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力求全面反映居民真實的幸福水平。

(二)數據處理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為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本文選取2013年數據進行研究。其中,2013年一共有11438名調查者參與調查,在2013年的問卷中,包含c、d兩個選擇回答部分,根據本次研究課題的需要,選取回答c部分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在這些數據中,剔除無效回答,如“不知道”,“拒絕回答”等,剩下的為4565個數據。由于數據有限,本文選取上述評價體系(表1)的個別指標進行分析。

下表為各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情況。

(三)模型設計

為了研究不同因素對城鎮居民幸福指數的影啊,本文的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被解釋變量Happiness是該地區第i個樣本通過上述評價體系得到的城鎮居民幸福指數;解釋變量sex、age等表示各個體特征變量,如性別、婚姻狀態、年齡、是否黨員等,代表各變量的權重,為隨機誤差項。

(四)估計方法

本文直接使用最小二乘估計法(OLS)進行分析,而且最小二乘估計法的估計結果看起來更加直觀,并便于解釋。本研究在最小二乘法估計的原理基礎上,利用stata軟件,直接用reg函數進行回歸,得到每種變量的系數即所占權重,從而得到回歸方程。

三、我國城鎮居民幸福指數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回歸結果

根據以上結果,可得回歸方程為:

(二)回歸方程顯著性檢驗

由上述回歸結果可得,F(10,4554)=43.72,取檢驗水平α=0.01,查F分布表可得,,而43.72>2.32,所以上述回歸方程效果是顯著的。同時,R2=0.8876,R2越接近1,說明實際觀測點離回歸線更近,擬合優度越高,因此此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也是有足夠說服力的。

(三) 各項因子分析

(1)對于各個控制變量,城鎮居民的幸福感在性別上存在著差異。在此次模擬中,女性為參照組,在上述分析結果中,回歸系數為-0.102,為負值,且p值為0.041,表示顯著,表明在同種情況下,女性的幸福指數要高低于男性,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男性要承擔比女性更大的社會責任,相應地壓力也會增加;

(2)從婚姻狀態來看,本文設置已婚者為參照組,得出的回歸系數為負但并不顯著,表明已婚者的幸福感相較于未婚者來說會更高,但是婚姻狀態與幸福指數并沒有確定且直接的聯系,這可能是因為雖然婚姻可以給居民帶來穩定的情感支撐和一些經濟保障,從而影響幸福指數,但是未婚者也有可能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感到滿足并十分享受;

(3)從居民的收入情況來看,收入的p值0.026,小于0.05,且相關系數為正值,說明居民的收入與幸福指數之間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隨著居民年收入的增加,其幸福指數會在一定程度上隨之增加,原因大概在于,居民的年收入值越高,可能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收入相對來說也比較穩定,就不需要再因為為生計問題而奔波,會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因此幸福指數會相對較高。

四、 提升我國城鎮居民幸福指數的建議

(1)從上述數據結果來看,國家公共設施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對居民的幸福指數影響顯著,因此國家、政府需對民生工作加以重視。雖然中國目前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迸發著充足的活力,但是在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中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養老和醫療問題都亟待解決。為解決這方面問題,國家、政府應加強對各種社會保險金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腐敗行為,同時,不斷完善醫療體制,完善居民的醫療健康體系,為國民們提供有效、安全、價廉的醫療服務[5]。

(2)金錢不是判定幸福程度的決定性標準,應該將這一正確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國民,可通過循環播放一些正能量的公益廣告或者公益性講座等,逐步使得這一觀點深入人心,避免極力追求財富造成的各種不良后果[6]。

(3)上述分析數據表明,居民的幸福指數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因此政府還是需要將居民的收入問題重視起來,可通過對收入制度的改革或者是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進一步縮小各收入層次的差距,確保低收入群體的最低收入,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7]。

參考文獻:

[1]徐貴宏,唐青青.我國城鎮居民幸福指數的現狀調查及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8(03):13-15.

[2]劉利.少數民族地區幸福感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6(02):88-92.

[3]劉利.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幸福感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6(01):57-60.

[4]胡維芳.城市居民婚姻狀況與幸福指數的關系[J].社區心理學研究,2016,2(00):44-57.

[5]吳若冰. 地方政府質量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5.

[6]王健,張煥明,李超.收入差距對居民幸福指數的影響研究——基于2013年CGSS數據的實證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9(06):134-143.

[7]王鵬. 收入差距對我國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中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農民的城市融入評價體系
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UG NX機械產品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研究
“課證崗賽”相融合下的教學方式探析
評價體系小改革職業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