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你一起成長

2020-05-28 23:30陳俊忠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宿舍樓榕樹學校

陳俊忠

想起來,第一次來到這所學校,還是1992年初秋 的時候。

說實話,才站在門前,我就有點詫異和失落。原 本還有點小激動,雖說是剛從一個校門跨出,又邁進 一個校門,不過身份畢竟是從學生蛻變成教師了。然 而,眼前是一座簡陋的鐵柵門,磚泥立柱上連橫梁蓋 都沒有,只有個鐵架,上附幾個字“泉州市滿堂紅中 學”。進了門就是大操場。操場上除了黃土,就是瘋 長的草。操場后面是個高臺,側向矗立著兩座并排的 四層樓,即教學樓和旺廳樓。一眼掃過去,空曠而蒼 涼。上了高臺后,那兩座四層樓往前,并排有小禮堂、 小食堂、教室樓(2號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 沒了,主要建筑就這些。這就是我人生的新起點嗎? 腦子里不禁涌出“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 來?我要到哪里去?

既來之,則安之吧。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時 候,從浮橋街拐到學校,還沒有現在的繁榮路,繁榮路 還是一片菜地,只有繁榮路邊水溝另一側有一條“土 路”。說起“土路”,印象太深了。自行車一過,就能卷 起高高的土煙塵。要是下雨,更不得了。腳踩著自行 車,根本不敢沾地,就小心地看著車輪在厚厚的泥漿 里翻滾?,F在來看,老城區到我們學校就跨一條江, 來往并不困難??赡菚r,基本交通工具都是自行車, 還沒通公交呢。記得那時的秋天,暑氣仍盛。每天中 午,我頂著大太陽回到家,已是十二點半,甚至到一 點,腦袋肚子都難受。學校食堂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 蒸籠,師生自帶飯盒蒸飯菜,而周邊沒有任何飲食店 鋪。后來決定自帶泡面在辦公室午休,卻發現沒有熱 開水。開水是由校工一天兩趟提著熱水瓶送到各辦 公室的,到中午開水都成溫水了。有了宿舍后,才弄 個小煤氣灶做飯。再往后,我就習慣了住宿,周六下 午回家(當時還是一周單休),周日下午返校,日子單 調而繁雜。

說來慚愧,面對與城里不一樣的鄉鎮(此地當年 是浮橋鎮)農村學生,我一度不知所措。當時學生整 體的學習熱情、知識積淀、習慣素養都脫離我的認知, 面對剛上手的班主任工作更是一片空白。就說搞衛 生吧。我班上掃地時間往往拖得很長,又沒有效果。 一開始我認定是懶,但仔細看,不少學生是一手掃把, 一手畚斗,每一次動作,兩手同時相向而行,哪能使得 上勁!效率太低。道理說得再多,效果也不明顯。怎 么辦?以身作則吧。每次大掃除都親力親為,常常搞 得自己腰酸背疼的。特別是每年運動會前的全校性 操場除草任務,最是累人。事先的攜帶工具安排、地 塊劃分、勞力分工不說,現場要督促紀律,更要有意識 地下場和學生一起勞動。終于有一回,收到除草通知 的隔一天,我獨自先去了操場探一下我班負責的地 塊,卻迷惑了。那地塊沒發現有長的草,顯然已經被 處理過了,再看看周邊地塊雜草茂密。是記錯地塊 啦?回到班上一問,原來班長已經提前一天安排完除 草工作了。這個驚喜讓我備感欣慰,也讓我重新認識 了學生:他們也是能干的!

然而,驚喜并不常見,每天的工作更多的是一地 雞毛。學生的違紀問題時時爆發,防不勝防。而打架 最為棘手,往往牽扯到村與村之間的恩怨嫌隙,一不 小心就成大事件。批評、處罰、談心、家訪……一段時 間下來,身心俱憊。發現并不是傻干就能當好老師 的,幾度萌發了離職念頭:我就不是當教師的料!每 到下午放學之后,面對寂寞的校園,總感覺自己是個 旅客,在這兒暫住而已。

在生活的漩渦里掙扎是痛苦的,可當救命船只出 現時,又轉念一想:也許我還能再堅持一下!與其接 受一份更陌生的職業,還不如就當下的活再練練手。 之后竟如釋重負,發覺工作不再那樣“面目可憎”了。 但問題總要解決的:別人能干,為什么自己不能干? 都說教師要具備愛心、耐心、責任心。道理都懂,但做 到了嗎?責任心沒問題,職業精神總是有的。但愛心 關乎情感,耐心關乎性格。情感粗淺,性格急燥,這就 是我的結癥所在。

于是,慢慢地,我開始學習著觀察和揣摩學生的 心理,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多提醒自己控制 情緒。一番苦口婆心,看到問題學生竟流下悔恨的眼 淚,我不由地冒出小小的成就感。后來,我又先后給 兩對隔閡嚴重的學生與家長做了和解工作,成就滿 滿。想到自己打小就在眾多親人護佑下長大的,能做 這樣的事,也算是奇跡了。有幾件糟心事一直印象深 刻:我送過幾次受傷學生就醫,其中兩次十分緊急。 一次是運動會時學生被投擲物擊中腦殼,一次是大掃 除時學生腳掌踩到玻璃渣,都是鮮血迸流。我即刻送 到鎮醫院,來不及等家長,便讓手術了。雖說都是小 手術,但我也是十分緊張。醫生在手術,我還要在邊 上安撫學生??粗鴮W生蒼白又痛苦的臉,我也只能緊 緊握著他的手,想著用這種方法給孩子增加一點勇 氣。聽到家長的感激之語,則讓這種“糟心”感演變為 一種成就感: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人,學會了怎樣關心 別人啦!盡管不喜歡熬夜,有時我也會心軟,答應學 生一起玩元旦通宵晚會,結果有家長半夜跑進學校找 人。操場除草活動時,發生過一件“蜥蜴事件”。一群 男生休息之余,抓了一條蜥蜴,一名男生兩手分別揪 其上下腭,用力一撕,就成血淋淋的兩半。我一陣反 胃,卻聽見他們哈哈大笑。糾結之下,我就為此作了 一堂“尊重生命”的主題班會課,削削他們的野性。

學校的班級八項評比(后面變為十項評比),是我 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目標,每一張張小小的紅旗貼,都 是我和學生前進的動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的重要助 手,從經驗上發現,班長和勞生委員的培養最關鍵。 勞生委員工作最雜最累,我就選心細又潑辣的女生來 當,并兼副班長,抬高她的威望。從偷懶的角度說,能 干的班干部,能給自己省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至今 想來,從接手的第三個班級算起,每一屆我都能培養 出年段數一數二的優秀班干部,這是我班主任工作最 值得驕傲的地方。自然,我的班主任工作漸漸輕松 了,有一屆我幾乎成甩手掌柜。

旺廳樓后面是一片荒地,原本就有兩棵榕樹。榕 樹下有間電機石頭屋,被一個老師承包辦了小炒部, 鹵面做得地道。我不時去那兒吃一碗鹵面,也算是改 善下生活。閑時,也會去看看校工園丁養花,聊聊天。 家里有一臺壞的黑白電視,請住校的物理老師修理了 一下,便放在宿舍,晚上消遣用。大熱天季節,在宿舍 樓下沖個冷水澡,再躺在宿舍里,搖著扇,跟同事聊個 天,想到身處在安靜的校園,也有了個“歲月靜好”的 感覺。

學校學生逐年增多了,住校的年輕老師也多了。 單身宿舍區(在學生宿舍樓內)熱鬧起來了。雖說這 個宿舍樓上面兩層還是學生宿舍,單身教師都在下面 兩層,但年輕教師瘋起來,連學生都詫異。一桌桌牌 友組織起來,宿舍撲克滿天飛,笑聲叫聲不斷,激動至 極還發出狼嚎聲,終于引發了校領導的不安和勸導。

校門外繁榮路建起來了,市區許多道路也擴建 了。憑著自己一點古城文史愛好,我決定帶學生郊 游。激情一來,便是一次說走就走的自行車“自駕 游”。過浮橋入城,繞城南奔東南城外,再竄向北,參 觀了石頭街真武廟、海印寺、圣墓、海交館等處,沿途 給他們講解古城故事。雖說都是泉州人,但浮橋學生 幾乎都是第一次來玩,新鮮感讓他們十分好奇和興 奮。這樣自行組織的文化旅游,前后弄過兩屆。當時 自己真算是“初生牛犢”了,根本沒有如今的什么“學 生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識。后來“安全意識”日益強 化,這種事也就成絕響了。直到今天,我依然認為,語 文老師負有傳播歷史文化的重要使命。所以腦子里 總有一個魔癥:外面世界很精彩,我想帶學生去看看!

進入新世紀,學校變化更大了?!皾M堂紅中學”變 成了“泉州十五中”,高中辦學質量迅速提升,先是三 級達際,后是二級達標。在廣大華僑的助力下,一幢 幢新樓建起來了。先是在學校后頭小山坡建教師單 身宿舍樓和學生宿舍樓,后來原榕樹邊的荒地矗立起 實驗樓“玉衡樓”,再是原來的教學樓重建成“序進 樓”;操場也“轉移”到北邊新擴的地方,建成標準的四 百米跑道,原地建起了“富麗樓”和籃球場;校大門從 角落也移到中間,建成電動伸縮門,氣派多了。而原 來的學生和單身教師的宿舍樓已經變成了一片休閑 綠地。學生們也變了,野性消退了,懂得禮貌的越來 越多。行走在校園里,總有不認識的學生能向你問 好。每到過節,學生的一句溫馨祝語、一件小禮物,都 能引發我小小的虛榮。有一年教師節,學生不忍我老 挎著一個破舊的書包,全班集體送了我一個新書包, 著實讓我感動了好久。還有什么能比學生的感恩更 讓老師感受到滿足的呢!

學?,F代化教學設備也逐漸增多。自從有了第 一間多媒體教室和第一間電腦教學室,帶著對新事物 的熱情,我就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制作大量課件。 為追求課件制作的精致,學不同軟件,找各種素材,到 了著迷的地步。當時除了信息技術老師,沒幾個人會 使用課件上課,于是我成了多媒體教室的???。其實每次到專門教室上多媒體課,都要事先辦手續,路上 也要花費時間,但我卻樂此不疲。如今,多媒體設備 早已進入各個教室,目前正全面升級為白板一體機。 面對更先進的功能,我卻發現自己原有的多媒體應用 技能都落伍了,需要再補一補。

對課改的熱情也是如此。2005 年,一次偶然的 “誤會”,學校派我參加了因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 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培訓方式,讓我受到極大的 震撼,顛覆了我的教育觀。培訓回來后,我第一次在 沒有外來要求下,捧起枯燥的教育理論書籍猛啃。學 習中不斷想到平時教學的經驗,于是有了做課題的沖 動。說干就干,在信息技術老師的幫助下,建起語文 學習網站論壇,帶學生開展協作性學習,進行線上線 下的綜合性、研究性活動,如閱讀寫作、民俗調查、古 城導游等等。一年后,這個校級課題升級為省“十一 五”課題。從此,我開始有了 CN級論文。當時教研室 還將這個課題定為學校申報課題的范本。 2011 年,學 校決定在高一年段試行課改實驗,我有幸擔當課題組 組長,探究學生的自主合作式學習與管理模式。在年 段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課改取得豐富的成果,課堂 導學蔚然成風,年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信心都有 很大提升。學校決定將課改定名為“活力新課堂”,并 向全校推廣。之后,我的課研又轉向了高考作文,從 “雙向立意寫作”到“具體思辨寫作”,再到“交際語境 下批判性思維寫作”,一個課題接一個課題,因應的是 高考作文題型的發展變化,目的是為我校學生尋找到 應對高考作文的利器。

2012年我接手了語文組組長職務,隔年又逢學校 開始教研組年度評比。自此,我組的一等獎就從未旁 落。這是全組老師的功勞,也讓我無愧于這個職務。 只要接下任務,便不再推諉、打折,以我們所能達到的 最好結果交差。這也是我做其他工作遵循的宗旨。 自己還主動拾起其他任務,主持學校新版語文報《筍 青》報工作,開辦學生文學社團“筍青社”,給校園文化 添加一些亮色。

去年,學校又改名了,成了“福師大泉州附中”,迎 來發展的新契機。整個學校師生都處在了躁動的氛 圍之中,校園幾乎每一周都有新鮮事發生,名師進校 園、社區送溫暖、兄弟校師生互訪、課間經典誦讀與才 藝表演……老師們教研時間也多起來了,省級公開課 也出現了。

2016年的一次強臺風,將學校原先兩棵榕樹中的 一棵刮倒了 ,一片狼藉,引發師生們的唏噓。我還為 此組織過一次紀念征文賽。不想,今年初另一棵榕樹 也折垮了一半。 看著成群的鳥雀,繞著垮塌的“家 園”,上下撲騰,喳喳叫喚,大伙都有些心碎。存留的 一半榕樹用鋼管撐住 ,再用幾根塑管導樹須 ,以待榕 須落地生根 ,便能撐住樹干。倒掉的一半準備扔了 , 領導覺得可惜 ,便移種到之前已死榕樹的位置 ,盡管 專家都說存活率很低。經過幾個月春雨的滋潤,移栽 的樹干上竟然披上了一層新芽!大家嘖嘖稱奇。這 半棵復活的榕樹,便成了師生們的勵志對象。

鮮艷的塑膠操場邊上,全新的圖書館樓已經投入 使用,嶄新的體育館正等待掀開面紗,校園景觀改造 即將動工,我們的校園又有了新的風姿。在這個美好 的時刻,我們迎來了學校五十周年華誕。

歲月荏苒,感慨萬千。我來學校一晃也近三十年 了,看著許多老教師一個個隱退而去,卻難忘他們身 上既可愛又可敬的人格魅力 :似迂腐而實執著 ,似怪 誕而真性情,言行之中透露出厚重的職業素養。這也 是我在學校里汲取到的教育力量。撫今追昔,我們與 學校一路同行成長,其歷程不也是和那棵復活的榕樹 一樣嗎:給一點甘露就要重生,給一點陽光就要燦爛! 忽而冒出個念頭:或許這棵榕樹就是上天獻給校慶慶 典的祥瑞吧。如果說有什么人生信念可以總結,那就 是:篤行至善,天道酬勤。這八個字,也作為給未來繼 續同行的我和學校的祝語吧。

(責任編輯:劉火茍)

猜你喜歡
宿舍樓榕樹學校
山楂樹
一棵榕樹能成林嗎
公共建筑調研報告
基于pathfinder的宿舍樓緊急疏散優化
榕樹
一種宿舍樓用電管理系統
學校推介
榕樹軍團來了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