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論意蘊

2020-05-29 01:36吳雪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集思廣益、深刻總結,明確了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諸多理論與重大發展戰略,逐漸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其呈現的理論意蘊主要體現為:在發展階段上,認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是一個質與量兼顧發展的新階段;在經濟發展“為了誰”的問題上,明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立場;在經濟發展方向上,明確了尊重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上,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在解決供需矛盾方面,提出了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在市場與政府關系問題上,更加明確了市場主體地位與政府宏觀調控的有機統一;在經濟發展方向上,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現代經濟體系。這將進一步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鍵詞]新常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0)06-0004-0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形勢,順應人民愿望和實踐要求,在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理論觀點。其中,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全新闡釋、新發展理念、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這一思想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遵循與理論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彰顯著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這對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正確處理新時代所面臨的經濟發展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和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推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準確判斷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既注重數量增加,更關注質量提升

“新常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經濟發展全新的研判,最早是在201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必須要“理性對待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1]319。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闡述“新常態”的內涵。

“新常態”這一具體概念是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期間明確提出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盵2]同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結構轉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動力四個方面系統闡釋了中國經濟新常態呈現的主要特征。2015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又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盵3]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在吉林調研時的講話中、在浙江調研時的講話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中等,都強調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主動適應新常態、認真把握新常態。

“新常態”是全面科學理解和引領中國經濟走向的“總開關”和“金鑰匙”??傮w來看,經濟新常態是一種客觀狀態,也是一種內在必然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認識到位,科學把握才能真正將挑戰變成機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經向著高質量階段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階段的科學把握,為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部署提供重要的前提。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進一步強調經濟發展既要注重數量的增加,更要關注經濟質量提升。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經濟發展“為了誰”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會議、多次場合上反復強調的重要思想。這一思想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思想,強化了人民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立場。

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是帶領廣大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性的重點就是人民利益[4]”“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5]”“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6]”。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一脈相承的。第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目的問題;第二,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動力問題。第三,堅持發展的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發展的目標問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應該是價值的享受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制定和完善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著力解決精準扶貧、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問題,促使全體人民更好地參與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在發揮經濟實踐主體作用的同時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檢驗人民是否真正共享發展成果,唯一的標準就是看人民在發展中是否得到了實惠,是否得到了保障,是否提高了生活水平[7]。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成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不斷向前發展[8]。

三、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中的首條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并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明確指出“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9]這一思想。這一思想具體包含兩個方面的寓意,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一方面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必須充分遵循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創新性強調在經濟領域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地位不可動搖。

在經濟工作中堅持黨的領導與黨的先進性密切相關。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比其余的無產階級群眾優越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盵10]正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才能公平權衡多方利益,確保我國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要求中共中央加大研究經濟形勢、決定重大戰略決策的議程,各級黨組織必須履行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職能,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將中央決策貫徹落實到位。黨在領導經濟工作方面必須堅持用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運用法治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確保經濟的發展方向。進入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學習,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水平,切實提高黨領導經濟的能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經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中國奇跡”,這充分證明了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只有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有力化解新問題、有效應對新挑戰,從而不斷推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因此,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經濟在發展中應該堅持的重大政治原則,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個偉大創新理念。

四、把脈現階段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盵11]這一歷史性的重大判斷,是在延續原有供給與需求對立統一關系的基礎上,順應新時代發展,將需求側更加綜合、明確地概括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強調供給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供給相對不足和供給結構性失衡。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和國家經濟工作的主線?!盵8]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經濟新常態發展大勢下、是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大背景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要選擇,也是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總量突出問題一直存在,而且結構性問題也在逐漸加劇。目前,經濟結構存在的重大失衡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隨著我國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現有的供給體系大多數僅能滿足于中低端的需求,導致供給結構與需求新變化不適應;二是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主要制造業的比重不斷下降,金融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三是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由于投資機會缺乏,再加之金融、土地、財稅以及城鎮化等相關政策不完善,致使大量資金不斷涌入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由此房地產所帶來的高收益又進一步誘使更多的資金脫實向虛,使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于“房地產繁榮”,導致實體經濟的生存越發艱難??梢?,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依靠傳統的需求刺激已經不能得以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依據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產能過剩、庫存高企、杠桿偏高、成本過高、短板突出等問題解決,只刺激需求,經濟拉不上去,即使短期拉上一點,也不可持續?!盵1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的手段和措施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1]101”,最終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進入新時代,我們要解決好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矛盾,必須掌握好、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主要著力于從供給側方面發力,最終采取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式來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結構性問題,提高供給質量,最終滿足需求??梢?,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的經濟發展思路,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舉措和簡單的命題,更是一把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問題的“金鑰匙”。

五、科學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這一重大決定。這一決定是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新界定,將市場由“基礎性”作用調整為“決定性”作用,不僅明晰了政府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同時也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將政府與市場關系理論創新上升到一個新高度??茖W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新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一個偉大創舉,標志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1992年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進一步明確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進程中,市場發育不充分、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職能不明晰等問題不斷凸顯,特別是作為資源配置兩種基本方式的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由于市場經濟存在滯后性、盲目性以及趨利性等缺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方面,“要加快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包括完善有利于促進公平競爭的規則體系,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妨礙公平準入的規定和做法,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8]。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面,需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前提,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將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一是在資源配置領域闡述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意味市場并非是萬能的,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僅限于在資源配置領域;二是將市場的作用由“基礎性”上升到“決定性”作用。這賦予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更大的空間,突出市場的主體性地位,但是要想確保市場的地位,需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以彌補市場存在的缺陷;三是深化市場化改革。政府要減少對競爭性微觀領域資源配置的直接干預,不斷完善統一市場條件下的公平競爭和要素自由流動機制,提高資源配置的市場效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必須圍繞市場與政府的科學關系,不斷清除阻礙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最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公平、可持續發展。同時,在優化資源配置中,必須明確政府和市場各自的空間和邊界,認清市場與政府之間是一對矛盾,二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將二者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有效銜接,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經濟運行的經濟效率和生機活力,而且又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茖W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升華與突破,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六、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現代經濟體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經濟發展問題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最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的講話和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的講話以及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等重要場合,都強調要不斷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中所包含的突出特征和歷史內涵,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我們在不斷加深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基礎上、不斷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不斷解決我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的基礎上而提出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應遵循的基本理念。

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思路,為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進一步科學地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究竟應該如何堅持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各有側重,是一個有機統一整體。因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理念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梢?,不管是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還是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都必須遵循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

“創新”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居于首位,“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3];“協調”強調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主要注重解決不協調、不平衡等問題,最終實現經濟社會各環節、各領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熬G色”強調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生態支撐,主要注重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問題。人類必須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從事各種經濟活動,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長遠觀、整體觀、大局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放”強調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主要注重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內外聯動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只有更加重視經濟的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發展浪潮,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共享”強調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價值目標,主要重視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公平正義問題。

新發展理念是破解新時代經濟發展難題的理論創新,它是在“觀大勢”的基礎上“謀全局”的一種思維體系。五大發展理念強調的是要從全局、從整體出發,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難題、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以高質量發展替代高速度增長,是新時代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內在邏輯與要求[14]。用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于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中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的實現,更有利于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步伐。

七、結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黨中央基于深入思考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基礎上而形成的思想精華,有助于在新常態下指導我國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有助于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程中的規律,有助于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有助于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深化改革發揮優勢創新思路統籌兼顧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N].人民日報,2014-05-11(1).

[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5-12-12(1).

[4]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1).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09.

[6]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7]張占斌,錢路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學理邏輯[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8,(6):37-41+187.

[8]邸乘光.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7-25+2.

[9]推動高質量發展,“七個堅持”最重要[N].人民日報,2017-12-11(2).

[10]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3.

[1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12]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0(2).

[13]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N].光明日報,2015-10-03(1).

[14]肖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多維解讀[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8,(5):111-119.

責任編輯:鄧小龍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資助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論品質和鮮明特征研究”(201011068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雪(1986-),女,吉林大安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研究。

猜你喜歡
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
試論新發展理念下的創新型政府建設
當前形勢下的新發展理念與全民健身
學習習近平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扎實推進淮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與現實依據
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十三五”規劃
深刻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