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邏輯詮釋和意義探析

2020-05-29 01:36杜一民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當代價值習近平

杜一民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是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價值源泉、以平衡協調全覆蓋的發展為核心標識、以黨的全面領導為前提保障;其理論邏輯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歷史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實踐邏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變;這一重要論述在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巨大的優越性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真理性兩大維度上具有深遠的當代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全面小康社會;邏輯詮釋;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0)06-0009-0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內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不斷探尋和深化“新時代要建成一個什么樣的全面小康社會、如何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的學理認知和政治智慧,形成了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新定位、新論斷和新戰略,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提供了邏輯旨歸和實踐指南。

一、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內核要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是符合我國國情、內涵豐富、戰略精準和意義深邃的科學理論體系,其中“新時代要建成一個什么樣的全面小康社會”是其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

(一)中華優秀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智慧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境界來豐富和推進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導向,不僅繼承了優秀的歷史文化精髓,而且立足于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階段,具有歷史繼承性和現實導向性的鮮明特點。

小康的思想來源于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是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向往的美好生活狀態,也是中國傳統社會追求的理想目標之一。據史書考證,“小康”的概念原本出自《詩經·大雅·民勞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以中國,以綏四方”[1]。詩的原義是指百姓辛勤勞苦,應給予安寧康樂的生活,恩惠國中的人民,才能國富民安,安定天下。此時的“小康”還只是一種簡單的人類生存狀態,并不是具有齊家治國理念的社會形態。西漢的《禮記·禮運篇》中記載的“小康”是僅次于“大同”的社會形態,在傳統歷史文化中的“小康”是大同社會的前期階段,“大同”則是小康社會的最終理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盵2]習近平總書記以“天下為公”的政治智慧來詮釋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不僅僅是以古代“小康”“天下為家”的標準來集中體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取向,而是把“大同”“天下為公”的部分合理理念融入到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之中,因此也獲得了人民群眾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二)平衡協調全覆蓋的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標識

習近平總書記既從擴大經濟總量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方式來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水平,又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加大脫貧攻堅的力度和精準扶貧的新舉措來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質量。

第一,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小康。經過四十二年的改革開放,一方面,中國由過去溫飽成難題的貧窮國家變為如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向著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關乎人民根本利益的難題也暴露出來,比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優化提高、低俗落后文化不斷侵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個別地區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等。面對社會中出現的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盵3]

第二,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不同區域、不同職業甚至是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的社會群體之間存在著就業、醫療、教育等民生保障領域的差異,這直接關乎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效果。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注重機會平等,著力保障基本民生?!盵4]換而言之,五十六個民族應該共同享有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成果,任何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山區和革命老區的人民都不能“掉隊”。

第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城鄉平衡共享的小康。農村和偏遠的地區無論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在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接受優質教育的程度上,都與城市和較發達的地區有著較大差距。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盵5]因此,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顯著短板,逐漸縮小兩者之間的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各地區各部門的經濟基礎、發展動力和功能地位存在差異,各地區各部門制定的發展目標和增長速度也不可能整齊劃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力爭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同步,但各地不可能都保持這樣的速度,有些高一點,有些低一點,才符合實際?!盵6]在解決這個時代課題時,習近平總書記展現出辯證統一的哲學思維和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

(三)黨的全面領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保障

第一,農村基層實現如期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生領域的首要任務,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全部工作的基礎性支撐。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脫貧攻堅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盵7]因此,基層黨組織在“三農”領域的工作至關重要。習近平強調:“解決深度貧困問題,加強組織領導是保證?!盵8]黨組織要發揮好在發展鄉村產業、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增強鄉村治理本領、精準扶貧、構建美麗鄉村等方面戰斗堡壘的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人才和組織的基礎性保障。第二,穩中求進的經濟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加強黨對經濟社會工作的科學領導尤為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要帶領13億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為發展航路定好向、掌好舵?!盵9]

二、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邏輯理路

知史愛國,鑒往知來。無論是提出“小康”的概念,還是決戰脫貧攻堅,作為一個關乎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國家重大戰略體系,它的產生和發展具有特定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

(一)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質論

本質論是系統地揭示特定事物各要素之間的一種必然性關聯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核心觀點和實踐指南,探究這一歷史性課題是科學社會主義學說自誕生之日起不斷完善和豐富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通過分析現實社會的實踐運動,科學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從而為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引導。

馬克思在深入地了解當時產業工人勞動和生活狀況的基礎上,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有力地駁斥了古典經濟學權威亞當·斯密“勞動是財富的唯一本質”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異化”理論,認為人們從事自由的社會勞動才真正體現了人的本質。正如馬克思所說:“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盵10]換而言之,徹底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使異化勞動向人的自由勞動復歸,才能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中高度概括和科學表達了社會主義的本質,他說:“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11]在這一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中指明了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和解放事業是共產黨人的最終奮斗目標。1877年在《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信》中,馬克思指出:“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每個生產個人最全面的這樣一個經濟形態?!盵12]不言而喻,只有把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從饑餓貧窮中解放出來,從剝削壓迫中解放出來,從愚昧無知中解放出來,才能實現人的真正解放,而人的解放和自由發展則是人類社會現代化的價值依歸和本質體現。這一理論邏輯反映出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深化探究,進而科學地揭示出其重要論述生成的歷史必然性。

(二)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帶領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走過了九十九個春秋歲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始終以實現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為己任,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強調:“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盵13]不言而喻,數以千萬計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種艱難險阻中不斷深刻總結和有益汲取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至今對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立足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勢,把“小康”的話語體系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前期目標的概念表達和實踐形態。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外賓時的講話中第一次把“小康”的獨特邏輯有機嵌入到“現代化”之中,他指出:“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盵14]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到二十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這個小康社會,叫中國式的現代化?!盵15] 1987年黨的十三大在總結以往改革開放新經驗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闡明了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的戰略走向,具體分為:“第一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盵16]由此可見,從“四個現代化”到“小康之家”再到“小康社會”“三步走”戰略的話語轉變是鄧小平認真審視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實際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了重大的決策部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小康社會的時代規劃和總體要求不斷豐富。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是具有承前啟后重要意義的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明確指出:“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二[ ][ ][ ]年翻一番……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盵17]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黨的十六大向全世界宣告我國實現了總體小康的時代目標,但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未曾改變,所實現的小康具有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三個不足,因此要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相銜接,大會報告指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盵18]黨的十七大不斷總結以往的成就經驗,對全面小康社會提出了更加系統完備的新要求和新思路,直接為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提供積極有益的價值指向。

(三)實踐邏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人民凝心聚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戰略。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處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首,是具有統領性、全局性的時代規劃。正如習近平所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我們所有奮斗都要聚焦于這個目標?!盵19]其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民族復興進程中至關重要的時代節點,是具有主導性、前提性的目標指向。習近平秉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邏輯并內化于“中國夢”的價值指向和理性內涵之中,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盵20]其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而這一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變,也進一步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速”,加快構建全面小康社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相融合的體制機制,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篇章。

三、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當代價值

黨的十八大伊始,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改革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戰略地位、邏輯理路和實現路徑等,其重要論述意義深邃,影響深遠。

第一,從科學社會主義繼承發展的維度,它持續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巨大的現實優勢,不斷探究和深化了“在新時代下我國如何實現現代化強國”歷史性課題的科學內涵、獨特邏輯以及路徑依賴,有力抨擊了“西方中心論”的片面結論?;仡櫩茖W社會主義走過一百七十多年的艱辛歷程,馬克思、恩格斯只是設想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取得革命的勝利,但并未親身參與現實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在工業化、科學技術和國防軍事等部分領域的現代化,但在關乎國計民生的生產生活領域卻遠遠落后于蘇聯人民的期待和需要,最終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為結局而宣告失敗。由此,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社會曾經一度渲染“社會主義道路行不通”“只有資本主義才可以實現現代化”的偏頗結論,但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之后,仍未解決本國人民溫飽問題,而西方發達國家政黨爭斗不斷、社會沖突頻繁、貧富差距過大、恐怖主義猖獗、重大公共危機應對不足等問題也逐漸顯著。與“西方之亂”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中國之治”,經過四十二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成功解決了從實現基本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時代性課題,也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正如習近平指出的:“當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建成的現代化強國時,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歷史意義?!盵21]一言以蔽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實踐,不僅改變了西方國家對科學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消極預判,而且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自身建設現代化的道路上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二,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的維度,它在繼承了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關于小康社會思想的基礎上,堅定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真理性,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綱領和行動指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使命擔當,以“新時代要建成一個什么樣的全面小康社會、如何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為時代走向,提出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全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不斷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探尋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政治智慧和治理經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盵22]不言而喻,以人民富裕和民族復興為必要的現實牽引,不僅凝聚了廣泛的思想共識,而且使全體人民深刻理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五位一體”的小康,是具有統領性、決定性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是一個立足國情、內涵豐富、戰略精準和影響深遠的科學理論體系,在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關于小康社會思想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外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情勢,謀劃了以中華優秀文化資源為價值源泉、以平衡協調全覆蓋的發展為核心標識、以黨的全面領導為前提保障、以精準扶貧為戰略要求、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主要抓手、以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為理論邏輯、以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歷史邏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變為實踐邏輯的全面小康社會的新境界和新路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也是順利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步。由此,我們應該深入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要義、發展邏輯、實現路徑和時代意義,以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為邏輯旨歸和行動指南,積極投身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443.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70.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3.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9.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32.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3.

[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0-02-06.

[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91.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97.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5.

[13]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14.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17.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9.

[2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0.

[2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

責任編輯:王玉倩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度山東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18AWTJ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杜一民(1996-),男,山東泰安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共黨史研究。

猜你喜歡
當代價值習近平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標題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