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高從中國“偷”學了什么

2020-06-04 12:23莫一奧
讀者·校園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浮世繪沖浪書畫

莫一奧

17世紀20年代,明朝政權岌岌可危。

胡正言對朝廷的政事腐敗失望痛心,遂安定在南京雞籠山側,開始了隱居生活。因其所居房前院內種竹十余竿,故室號為“十竹齋”。10年過去,一本名叫《十竹齋書畫譜》的畫冊問世,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書畫圖錄,它的出現標志著木刻印刷術的革命已經到來?!妒颀S書畫譜》釆用了水印套色技術,先將彩色畫稿按不同的顏色分別勾摹下來,每種顏色刻成一塊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畫面。

尤為珍貴的是,刻板之前的畫稿均由明末著名書畫家完成,刻制過程經過反復斟酌,所以最終的《十竹齋書畫譜》不僅造型生動、色彩雅致,甚至達到了與畫家手繪相差無幾的效果。雖然我們不能說是胡正言發明了這項印刷技術,但他確實將其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直到今天,木版水印過程中的具體分工,大體上還是沿襲他當時創造的模式。

17世紀60年代,日本浮世繪創始人菱川師宣離開家鄉去東京學習繪畫。

他一生總共創作了12幅手卷,每一幅都被翻刻成了木刻畫,不過,由于明朝的水印套色技術尚未傳入,菱川的這些木刻畫均為黑白單色。就畫面內容來看,他的作品顯然受到了中國明朝畫家的影響,但無論從人物造型、室內布置還是器具飾物上來看,他都做了本土化處理。

在胡正言的《十竹齋書畫譜》完成100多年后,水印套色技術開始在日本盛行。浮世繪早期人物鈴木春信受此啟發,在拓印時壓出一種浮雕式的印痕,形成個人風格。

鈴木喜歡中國文人家居擺設,他畫的《松阪屋野風》雖是藝伎室內的場景,但內有古琴、圖書、立軸畫和菊花,外有蘭花與石,這與中國“四藝”和“四君子”的關系十分明顯。

到19世紀初,中國明末盛行的水印套色技術,在日本已發展得十分成熟,由這種方法制作的浮世繪版畫作品也已形成自己的風格,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風景畫。

1832年,72歲的葛飾北齋完成了《富岳三十六景》中的巨作《神奈川沖浪里》。所謂的巨作當然不是指作品尺寸,因為這幅畫的尺寸只比A4紙大一點。畫的名稱也不是說在神奈川沖浪?!吧衲未ā笔堑孛?,“沖”指的是附近的海域,“浪里”是說船只在巨浪下面,仿佛被包裹進去了。用現代漢語來說,就是“在神奈川附近海域的大浪之中”。

這是一幅在世界范圍內最知名的日本繪畫作品,也是一提到浮世繪,人們就會直接聯想到的一幅作品。畫中主要描繪了正在襲擊漁船的巨大海浪,而與巨浪形成對比的是遠處安靜的富士山。整個畫面動靜結合,富有生氣。19世紀50年代,在葛飾北齋完成《神奈川沖浪里》20多年后,印象派畫家從包裝紙上看到了一種未曾見過的精美圖案,這是自日本進口的茶葉所用的包裝紙,那些圖案正是浮世繪作品。

此后,法國人開始癡迷于這些來自異國的圖案,凡·高、莫奈、德加、馬奈和馬蒂斯等繪畫大師都有自己崇拜的日本畫家。而凡·高可能是那個時代受浮世繪影響最大的人,1885年他到安特衛普時開始接觸浮世繪,在臨摹過多幅作品后,將其中的一些元素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卷圖案即被認為是參考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而作的;在畫作《唐基老爹》的背景中,滿是浮世繪畫作的影子。

莫奈27歲時完成《圣阿德雷斯的露臺》,構圖亦是致敬葛飾北齋的名作《五百羅漢寺榮螺堂》;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也運用了浮世繪的技法;甚至連作曲家德彪西也坦言,他的交響詩《大?!?,就是受《神奈川沖浪里》的影響而創作的……

至此,一趟長達300年的旅程結束了。中國繪畫影響了日本,而日本浮世繪影響了法國,以法國為首的西方繪畫又影響了世界。這個過程,應該沒有孰重孰輕之說,它只證明了世界真的很小。

猜你喜歡
浮世繪沖浪書畫
浮世繪
跟蹤導練(二)
小小書畫廓
弗蘭克與滑板
浮世繪
浮世繪
書畫
智力大沖浪
書畫
書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