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2020-06-09 12:06黃天驥
書城 2020年2期
關鍵詞:春游美景江南

黃天驥

唐代的抒情詩,總離不開抒發思念故舊之情,包括思友、思鄉、思親等。而在這具有普遍性的題材中,詩人能否寫出獨具的特色,讓人眼睛一亮,則是考驗其創作水平高低的難題。

在《唐詩三百首》里,蘅塘退士只選取了杜審言的一首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這是一首寫自己思念故鄉的詩: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詩三百首注疏》,掃葉山房石印本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和王勃處在同一時期,他的《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樣寫到“宦游人”,寫到和朋友登臨四望。但審美主體不同,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不同,因此其創作風格和技巧也顯現出各自的特色。

在初唐,杜審言算是頗有文名的作者,他和李嶠、崔融、蘇味道并稱為“文章四友”,詩風“沉實溫麗,雅正清遠”。由于杜審言祖籍在湖北襄樊,后來遷到河南的鞏縣,按輩分,他是盛唐時偉大詩人杜甫的祖輩。杜甫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說過,“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又告訴兒子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梢?,他很為家族中有杜審言這樣杰出的詩人感到自豪。

杜審言這首寫春游的詩,題材看似尋常,仔細品讀,便知道它的寫法,實在很不尋常。

按說,在春天,東風送暖,萬物昭蘇,這個季節總是給人以愉悅歡快的感覺。像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寫“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鶯飛燕舞,讓人看到了春天的活力。韓愈也描寫過早春時節的景色,“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和風細雨、草色迷蒙,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滋潤。當然,也有些詩人寫到了“春愁”,宋代詞人秦觀說“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浣溪沙》),南唐的馮延巳說“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鵲踏枝》),等等??傊谠姼枋飞?,以春天為題材的作品,所在多有。

在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各有特點。春天是萬物滋生的季節,新的氣象出現,這些的確是客觀現象。當然,作為審美主體的作者又會帶著什么樣的感情看待春天的景物,卻是千差萬別的,自然會出現或者愉悅,或者惜春,或者春愁,或者兼而有之的復雜情愫。

杜審言的這首詩,寫得很特別,詩的題目是“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晉陵,就是現在的江蘇常州,陸丞是姓陸的常州縣丞。而杜審言在寫這首詩時仕途失意,雖有才華,卻只能遠離家鄉,到江蘇的江陰任職。常州與江陰相鄰,他和陸丞作為同僚,一起游春,吟詩唱和,也是詩人們常有的風雅之事。

這詩的開頭兩句,讓人一下子摸不著頭腦:“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豹氂?,是“只有”的意思;宦游人,指的是志不獲騁,只能作客他鄉當個小官的詩人自己。而他一落筆,便下“獨有”兩字,使人愕然。杜審言和同僚陸丞去當“驢友”,而且還未必只有他們兩個人,為什么他排除了其他游客,只強調自己這個離鄉作宦的游人呢?

《杜審言詩注》徐定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和“獨有”相聯系,他進一步下了“偏驚”一詞。偏驚,也是排除其他感受,只集中到“驚”字上。這兩句的寫法,很像攝影家拍攝人物,他首先看到的是一群人,進而把視界集中到其中的一個人,又進而把注意力集中到這人的表情上,即把焦點從遠處拉到最近,以便更清晰地呈現形象的特點。這種視界越收越窄的寫法,很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所以,元代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指出:“起句喝咄響亮?!焙髞砬宕氖考o昀也在《瀛奎律髓匯評》中補充說此詩“起句警拔,入手即撇過一層,擒題乃緊”。他們都認識到了杜審言這首詩的開首,有很不平凡的寫法。

讓人意外的是,為什么詩人寫讓他吃驚的,偏偏是江南景物和氣候的“新”呢?

《瀛奎律髓》 〔元〕方 回撰 清精寫刻本

當人們乍見未看過的事物,耳目一新,總會心情愉悅,除非這事物樣子很不尋常,才會讓人吃了一驚。像人們在春游時,眼前突然出現嶙峋壓頂的怪石,看到飛流奔瀉的瀑布;或者鉆進幽深的洞穴,看到了千奇百怪的鐘乳景色,感到驚訝,也可以說得過去。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杜審言所寫的讓他“偏驚”的“新”,卻是江南早春一幅幅美麗而充滿活力的圖景。且看他寫的第三、第四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我們沒法考證當時杜審言和陸丞一起旅游的地點,但可以肯定是在長江下游的江岸,這里寬闊如海,能讓詩人縱目四望,一覽無遺。他首先寫到,在曙光照映中,海天浩渺,廣闊無垠,朵朵云霞,在晴空中出現。天光水色,像托起了白云,映襯著朝霞。這江南的美景,讓他眼前一亮,吃了一驚。

杜審言又寫他的目光,從海面上收回。他近看長江,看到了生長于江南的青青梅柳,像是陽春有腳,渡過了長江,走進了江北,讓在那邊原是寒梅未吐蕊,楊柳未回青的北岸,也呈現出春天的氣息。這生機盎然的美景,讓他知道時光在流轉。正像后來蘇軾所說的:“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保ā抖聪筛琛罚┰谶@里,蘇軾直接挑明自己的感慨,而杜審言則寫得更婉轉,更含蓄,但心情卻是一樣的。

請注意,這兩句的動詞,運用得特別好,詩人以“出”來寫云霞在海面上出現,以“渡”展現江南的春意到了江北,這讓人仿佛看到了那云霞、那梅柳,像是有生命、有動態一樣,充滿活力。

可是,就是這江岸的美景,偏讓他吃了一驚。

這詩的“頷聯”,作者縱目海天,視野極其壯闊;而在“頸聯”,他又換了另一種寫法: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淑氣,是指春天和暖清新的氣息,黃鳥即黃鶯;綠蘋,有說是指生長在水邊的蕨類植物,有說是水沼里的浮萍。從詩里有“宦游人”一語,我認為應當解作浮萍,似更吻合全詩的意象。這兩句,詩人寫他在游望中,聽到黃鶯在枝頭歌唱,覺得它用啼聲在催促早春暖風的到來。他又看到池沼里野萍在漂浮,好像晴朗的陽光也被它轉動。這兩句的句式,非常靈動,它的主語是可以互換的,因此,也可以理解為淑氣初回,催促著黃鶯歡唱;晴光冉冉,和風吹拂,讓綠萍在水中浮轉。但無論怎樣理解,詩人都是從聽覺、從視覺,從舉頭細聽、從低頭環視,極為細致地感受到春天的來臨。

《薑齋詩話箋注》〔清〕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版

很明顯,這頷聯和頸聯,雖然都是描寫物候的新,但相互之間有所分工。第三、第四句是縱覽全局的寫法,從海天上下看到長江南北;而第五、第六句,則是著力于細部的描寫。這一來,也像電影鏡頭一樣,有全景、有特寫,讀者從中便能領略江南早春的整個面貌。

還要注意的是,杜審言在這兩聯里,幾乎調動了所有的色彩,那紅色的朝霞,藍色的海水;他用黃鳥而不用“群鳥”,用綠蘋而不用“野蘋”或“水蘋”??傊?,紅、藍、黃、綠的顏色,他在四句詩的詞語中,都直接或間接讓人“看”到了。如此五彩繽紛的物候,便撲進了讀者的眼底,讓人們充分看到了江南早春的美。

我們不禁要問,杜審言極寫江南早春的美,是為了表現他在享受美景和對江南的喜悅嗎?不!請不要忘記,他在詩中的第二句早已點出,他要表達的感受,是“驚”。江南早春越美,他便越驚。驚的是江南春天來得這么早,歲月的輪子轉動得那么快;驚的是他離開中原又過了一年,驚的是他在故鄉從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色。在江南人看來,早春美景,年年如此,獨有離鄉別井的宦游人,面對美麗的風光,才偏偏吃驚。這“偏驚”兩字,一直管著整首詩,其中又包含著幾多復雜的情感!

有意思的是,杜審言寫江南早春的美,是要表達以“驚”為主體的思想情感。這互相矛盾而又互相映襯的寫作方法,人們稱為“反襯”。我曾看見過一幅名畫,畫面上,一位全身穿著黑色衣服的年輕寡婦,面無表情地坐著;前面的花瓶上,插著一大束鮮艷的花朵。這黑色衣裙和鮮艷花朵,兩相映襯,我便知道畫家是以鮮花反襯少婦的哀愁。清初王夫之說:“以哀景寫哀,以哀境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保ā端K齋詩話》卷上)杜審言極寫江南早春物候的美,正是為了一倍增其思鄉的哀愁。

詩最后兩句: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從這首詩的題目中,我們知道首先是陸丞寫了或吟唱了一首詩,杜審言客氣地稱之為“古調”,接著便和了這一首。至于陸詩寫的是什么,是否觸動杜審言的感情,我們無法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陸丞的吟唱,是杜審言未預料到的?!昂雎劇眱勺?,正好說明,陸丞的“古調”,打斷了他在景色面前的思考,讓他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狀態中有所醒悟,于是,詩的最后一句,便直接點明“歸思”是他寫作的動因和全詩題旨。

“誰不說咱家鄉好?”他鄉再好,風景再美,卻沒有和故鄉粘連在一起的文化,沒有住在故鄉的親朋友戚、父母兄弟。故土難離,親愁難斷,這就是杜審言既極寫他從未見過的江南早春的美和新,同時又冒出難忘的故鄉景色,以及思歸未得的念頭的原因。眼前他鄉的風景再美,反使他益增忉怛。

但是,杜審言又很注意自己的處境和表達的分寸。離鄉別井,內心當然有許多復雜的情緒,而他當時的處境,還不至于讓他極度悲傷。因此,他很注意詞語的運用。像“欲沾巾”的“欲”字,是淚水將出未出的狀態,假如把“欲沾巾”改為“淚沾巾”,說淚水“嘩啦啦”流下,反不能準確表達他當時微妙細膩的情感。

由于杜審言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把江南早春寫得很美,所以容易受到人們的偏愛,甚至會忽略作者思歸的感情,以及美景當前反讓他產生了內心矛盾,只著眼于江南風光被他抒寫得壯麗旖旎。這一來,反無法理解作者的真意。

其實,在品味這首名作時,注意到作者對“獨”“偏”“忽”“驚”“聞”“欲”等一連串虛字流暢而又獨特的運用,便可以知道他極寫江南美景用意之所在。話又說回來,如果抽去了中間兩聯,抹去了對江南早春美景的具體描寫,把第一、第二和第七、第八的四句直接串連起來,也未嘗不是一首詩,但失去了韻味,只能屬于平庸之作了。

清代翁方綱在《石洲詩話》中說:“杜必簡(審言)于初唐流麗中,別具沉摯,此家學所有啟也?!彼J為那流暢華麗與沉郁真摯相結合的詩風,是初唐詩壇具有的特點,甚至對杜甫的創作也有所啟發,這見解,可資參考。確實,在初唐,分崩亂離的社會狀況,得到初步的收拾,詩人們看到一抹曙光,眼前一亮,樂觀的意蘊油然而生。但是,長期沉積在他們心頭的悲苦景象,以及纏繞著他們的種種愁思恨緒,又無法輕易擺脫。兩種情緒交融于端,便讓初唐時期的詩作,多呈現出明朗流麗而又沉摯委婉的詩風,就這一點而言,王勃和杜審言之間有相同的地方。

猜你喜歡
春游美景江南
興義的美景多
小編有話說①
小編有話說②
小編有話說①
海洋美景
田園美景
你說的美景我知道
春游
繡江南
我們來春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