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梅花山:暗香浮動一城春

2020-06-09 12:56于鋒
旗幟文摘 2020年4期
關鍵詞:賞梅暗香植物園

于鋒

早春正是梅花盛放的季節,雖然在這個特殊的春天里,很多人無法走出家門前往景區賞梅,但不少景區在網上開通“云賞梅”,彌補了大家的缺憾。

在南京,梅花地位更特殊。它是這座六朝古都的市花,梅花元素在這座古都隨處可見:南京地鐵、南京銀行的LOGO都采用梅花外形;長江路梅園新村是當年國共談判時中共代表團駐地,因民國時期這里擁有一大片梅林而得名……明孝陵梅花山、雨花臺梅崗、古林公園、溧水傅家邊、玄武湖梁洲等,更是賞梅勝地。

歷朝皆有賞梅勝地

南京人觀梅賞梅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傳說中,春秋時代的吳王夫差在今天的南京朝天宮設冶城時就廣植梅花,這一賞梅佳地一直延續到南朝。

南朝劉宋時的詩人陸凱掛念著北方的好友范曄,托驛使送去一枝梅花,“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梅花會給異鄉的友人捎去江南春早的消息。

到了蕭梁時,尚書郎何遜愛梅,在家中種植梅花,待到盛開時邀請文友賞梅賦詩,傳為佳話。

北宋宰相王安石退休后隱居南京,筑半山園,植梅三百株,一首寫于南京的“梅花詩”流傳千古:“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p>

在文人看來,梅花冷艷芬芳、清雅高潔、傲骨凌雪、剛毅堅貞,寄寓著理想人格和生命訴求。而在普通人看來,梅花有“梅開五?!钡南笳?,五個花瓣分別代表“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因此,梅花受到社會各階層喜愛。在南京,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能夠吸引全城人集體出動,扶老攜幼前往訪梅的佳地。

明代時,南京最著名的賞梅地是位于靈谷寺東南側的“梅花塢”,“盡一塢皆梅花,參差錯落不下千株”。初春時節,人們呼朋喚友,成群結隊,向梅花塢涌去?;ㄩg樹下,游人如織,人頭攢動。小說《玉嬌梨》如此描繪這一勝景:“原來,這靈谷寺看梅是金陵第一勝景,近寺數里皆有梅花,或紅或白,一路冷香撲鼻,寺中幾株綠萼更是茂盛,到春初開時,詩人游客無數?!敝小犊妥樥Z》的明代南京學者顧起遠記錄了梅花塢的美景:“韋曲煙花此塢稀,即看瓊樹滿山扉。絕憐照水千株出,只恐臨風一片飛。雪態淡搖雙玉佩,天香深護六銖衣。春光駘蕩人皆醉,坐惜繁英瞑未歸?!?/p>

清代,南京城西龍蟠里的梅花開得令人心醉,道光名臣陶澍任兩江總督時,在這一帶植梅百余株。文人張汝南在《江南好辭》中如此描繪城西梅林:“江南好,高閣麗馀霞,一石嶙峋蹲虎豹,四松蜿蜒化龍蛇,百本種梅花?!钡拦舛辏?840年),詩人龔自珍來到南京,居住了數月。他也很熟悉龍蟠里的梅花。他的《病梅館記》寫道:“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點明了江南三處賞梅佳處。

彼時的風水寶地

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山是南京如今首屈一指的賞梅勝地。這座海拔不過55米的小山包,幾乎完全被層層梅樹覆蓋。初春時節,和風駘蕩,漫山遍野上萬種梅花競相開放,百花吐蕊,流香溢彩,燦若云霞,游人陶醉于其間。

在民國之前,人們將梅花山稱為“孫陵崗”,視其為風水寶地。在南京(史稱建業)開創一代基業的東吳大帝孫權死后就葬于梅花山的山體內部;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選定獨龍阜為葬地后,開始大規模興建陵墓。如果從明孝陵的下馬坊開始,修一條筆直的神道直達寶頂,就會橫穿孫陵崗,破壞孫權的蔣陵。面對著前來請示的明孝陵總監工崇山侯李新,朱元璋嘆道:“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讓他替我守大門吧?!庇谑?,明孝陵神道繞開了梅花山,在石象路和翁仲路之間拐了一個彎,形成了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極其罕見的彎折形走向。

民國時期,大漢奸汪精衛也盯上了這片寶地,他在1944年11月10日曾有遺言,死后要葬在梅花山,因為這里距離中山陵不遠。汪精衛尸體運到南京后,梅花山的山頂建起了汪精衛墓??箲饎倮?,汪的墓被炸毀,至今在梅林間還能找到一些鋼筋混凝土的殘跡。

天下第一梅山

梅花山作為賞梅勝地的歷史,其實還不到百年。這還要從我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說起。

南京中山植物園的前身是建于1929年的“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生前選定南京紫金山為死后安葬地,中山陵的建造工程也在隨后幾年緊鑼密鼓地展開。很多外國政府和國內外民間團體向中山陵園贈送了大批名貴花草苗木,以寄托對孫中山逝世的哀思。1926年,負責陵園建設的部門決定在中山陵西側、明孝陵附近建造一座“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這里地勢相對平坦,風景秀麗,有溪流山澗,有低矮山地,適宜植物的栽培和生長。

“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的植物共分為18個區種植,分別為植物分類區、灌木區、水生及沼澤植物區、杜鵑區、薔薇區、牡丹區等,分布在孫陵崗、石象路、衛橋、四方城等處。其中的薔薇花木區就位于孫陵崗,種植了60多個品種的梅花,很快就形成了一片“香雪?!?。

此后,人們將這座小山改名為“梅花山”,反而淡忘了“孫陵崗”這個古老的名稱。在上世紀30年代的南京旅游手冊中,梅花山已被列為春日游覽南京的必去“打卡地”。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南京梅花山已發展成為我國最著名的賞梅佳處,山上山下建有觀梅軒、暗香閣等與梅花有關的建筑,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植梅面積達1500多畝,梅樹多達數十萬株,有猩猩紅、宮粉、千葉紅、胭脂、送春、骨里紅等幾十個品種,其中的別角晚水尤其珍貴,全國獨此一枝。

一首寫于南京的“梅花詩”流傳千古:“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p>

每年二三月,南京中山陵園管理局都會舉辦南京國際梅花節,引得海內外游人紛至沓來。梅花節期間,山上山下,花海無邊,爭奇斗艷,香飄數里之外。梅花盛放,呈現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云蒸霞蔚,燦若云霞。人們穿梭在梅樹之間,沉醉于暗香浮動之中,這大概就是江南早春最美的模樣吧。

(本文選自:瞭望東方周刊 2020年06期)

猜你喜歡
賞梅暗香植物園
賞梅時節品詠梅詩聯
暗香襲人
賞梅寄憂傷 跌宕生多姿
梅花
青蓮
作品二
游中山植物園
成語植物園
無字遺書
綿紙植物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