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策略探究

2020-06-11 00:35王仲力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關鍵詞:教學情境模式小學語文

王仲力

摘要: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策略能夠充分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文章從“自互導”模式的內涵和價值分析出發,針對當前的教學不足,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強化自學,情境創設應貼近學生實際;引導互動,鼓勵學生走進教學情境;合理引導,豐富課本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教學情境

隨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不斷深人,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化,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出現全新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要求。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開始出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有小學語文“自互導”教學模式。借助于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實現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認知不足,存在應用效率低的現象。文章首先分析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的內涵和機制,然后針對當前教學的不足,提出相應優化策略。

本文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雙重層面具備價值。從理論角度來看,借助于本文的分析,能夠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對于“自互導”模式有更為深人的理解和把握,也能夠讓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到這一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語文情境創設的價值;從實踐角度來看,本文針對當前教學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實踐參考價值。

一、“自互導”模式的內涵和價值

(一)“自互導”模式的內涵

“自互導”教學模式是對自學自測、互學互助、導學導練的簡稱。其中,自學自測是對少教多學理念的貫徹,引導學生對知識展開自由學習;互學互助是希望學生能夠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從而實現更快的進步;導學導練,則是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

(二)“自互導”模式在小學語文情境創設中的價值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人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此幫助學生加速對知識的吸收?!白曰А蹦J皆谛W語文情境創設中的價值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借助于“自互導”教學模式,能夠讓創設的情境尊重學生的理解能力。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往往忽視學生的理解能力,無法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自互導”教學模式能夠讓教學情境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實際,從而加快知識的滲透。

第二,“自互導”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參與情境。目前存在著學生參與度低,只是被動地從情境中提取知識的情況,這限制了學生的知識吸收力?!白曰А苯虒W模式則能夠讓學生更為充分地參與到情境之中,從而讓學生更充分地吸收知識。

第三,“自互導”教學模式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知識拓展需求?!白曰А苯虒W模式則更為靈活自由,能夠容納更多的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不足

目前,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了情境創設教學過程中“自互導”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但是在教學實踐之中還存在著客觀不足,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情境的創設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造成學生自學有阻力。小學生無論是在知識積累還是在理解能力方面,都存在著客觀上的不足,所以情境的創設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但一些教師恰恰忽視了這一點,造成學生自學困難。

第二,依然存在著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當前,一些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情境創設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還存在著以教師為本位的情況,或多或少仍存在“滿堂灌”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就會出現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無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第三,教師對于情境教學的豐富度不足,忽視了引導學生自由探究更多的知識。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僅要使學生扎實地掌握課本知識,還需要積極地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但部分教師的教學還是過多圍繞課本展開,這就限制了學生的知識延伸。

三、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策略

通過分析可看出,盡管目前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教學的價值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針對此類不足,本文認為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策略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自學,情境創設應貼近學生實際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廣大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重視。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也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創設情境時,應關注學生的理解能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比如,《鯨》這一類課文屬于說明性的文章,語言比較嚴謹,相對來說,趣味性稍微欠缺,教師如果單純按照課本的內容進行講解,不僅無法讓學生理解課本上的內容,還容易讓學生厭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直觀化思維出發,積極地從互聯網上尋找并篩選一些視頻資料或者圖片等素材,在課堂播放。比如,BBC的紀錄片有很多類似的視頻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剪輯視頻,滿足學生的知識成長需求。

《二)引導互動,鼓勵學生走進教學情境

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應該創設更為生動鮮活的情境之外,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更為高效的知識吸收。

比如,在開展《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自編一些課本小短劇,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表演過程中,這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知識吸收率。

另外,在開展《十六年前的回憶》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一次朗讀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課文的朗讀中,也可以利用閱讀鏈接里面的內容,分組進行《囚歌》的朗誦。借助于這種情境構建模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豐富學習的趣味性,也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更為深人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三)合理引導,豐富課本內容

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還應該以課本為基本點,在創設情境時加人更多的相關內容,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比如,在開展《書湖陰先生壁》這一課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此為契機,組織一場王安石詩詞朗誦會。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渠道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在課堂上朗誦。借助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王安石的詩歌有更為深人的理解。對于上文所述的《草船借箭》一文,在講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后延伸。比如,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當然,內容也可以不限于本篇課文的內容,可以是本單元的內容,甚至是本冊書或者之前學習過的課文。這樣有效地將書本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后,不僅能豐富課文內容,還能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閱讀成為學生的日常習慣。

再如,在教授《月光曲》這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以貝多芬為主題的音樂分享會。借助于這種形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課本的理解,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

四、結語

隨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不斷滲透,小學語文教學也迎來了全面的改革,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教學價值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對于這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還存在著客觀的應用不足情況。本文基于對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內涵和價值分析,針對當前的教學不足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希望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媛.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踐行策略淺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3).

[2]宋有錄.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02).

[3]陳琳.小學語文“自互導”模式下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16).

猜你喜歡
教學情境模式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永續債券探析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