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脫貧攻堅新形勢,加快構建服務農村中小學教職工保障體系

2020-06-12 04:02黃四平張衛紅李巧玲咸陽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
長江叢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工會主席工會組織教職工

■黃四平 張衛紅 陳 燕 李巧玲 姜 村/咸陽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

當前,全國正在處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時期[1-2],應該準確把握脫貧攻堅的新形勢新任務,推進教育脫貧攻堅,推動脫貧攻堅向高質量階段邁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人貢獻力量。

習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對教育扶貧做出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3-4]。那么,教育扶貧、建成小康社會等奮斗目標,都離不開教師,教師是教育實踐的主體,是教育教學的引導者,是教育的原動力[5-6]。離開了教師,一切教育教學都是空談。教師如果貧困,那么教師就不能很好的把主要心思、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教育教學質量就會打很大折扣。工會作為推動學校發展的積極力量,是教師的強有力后盾,可以為貧困教師提供及時幫扶和支持,給予貧困教師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解決其的生活上、工作上和精神上的困難和困惑,解除其后顧之憂,使其積極的、精力充沛的、一身輕送的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來。當前由于農村與城市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政策的不完善、實施的不到位,導致貧困教師主要集中在農村,也就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貧困,如何解決這部分農村中小學中的貧困教師脫貧,是當前脫貧攻堅的一個難題,也是當前精準扶貧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表1 問卷調查中被調查人員組成情況

一、研究設計

(一)調查方法與問卷設計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通過網絡問卷調查與走訪發放問卷調查相結合,共發放問卷250份,其中網絡問卷200份,走訪問卷50份。走訪問卷是以農村鄉鎮初級中學和小學的教師為答題對象,問卷主要從農村貧困教職工的認定方法及標準、工會對貧困教職工的幫扶制度與辦法、幫扶途徑等方面進行設計,問卷共設計20題,答題者基本情況3題,農村貧困教職工貧困基本情況3題,貧困教職工認定制度及方法2題,貧困教職工幫扶機構設置、幫扶制度3題,貧困教職工幫扶途徑9題。

(二)問卷實測情況

1、調查分析方法

根據陜西省總工會給出的重點招標調研課題,開展適應脫貧攻堅新形勢,構建服務農村中小學教職工保障體系相關內容的調查研究,以西安和咸陽地區的農村教職工為調研對象,以網絡問卷和實地走訪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問卷224份,其中發放網絡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74份,發放實地問卷50份,回收50份。

2、數據分析方法

回收的問卷采用IBM SPSS statist ics 19軟件進行統計分析。SPSS軟件是“統計分析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是世界上最早的統計分析軟件,主要應用于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方面的統計分析,包括統計分析運算、數據挖掘、預測分析和決策分析等[7]。

二、當前農村中小學教職工貧困狀況研究

(一)貧困教職工的來源與認定

1、貧困教職工的狀況及來源

貧困教職工是指因收入過低或其它原因,導致教職工或其家庭處于當地生活正常消費水平以下,或教職工及其家庭生活難以維持,生活陷入困境的在職教職工或離退休教職工?!芭d教必先強師”[8],教職工貧困是一個重大的教育問題和重大的社會問題。

圖1 教職工收入與當地消費狀況

通過圖1的調查發現,41.07%的教職工認為,教職工的收入相對于當地來說,處于中等收入狀態,8.93%的教職工認為自己的收入達到了富裕的程度,生活幸福,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投資加大,一半的教職工收入已經達到了較為富裕的程度,教師的地位進一步提高;而37.5%的教職工認為自己的收入與自己的付出不相對稱,收入偏低,更有12.5%的教職工認為收入過低,處于貧困的邊緣,在這些低收入教師中,其中中青年教師占有較大的比例,達到了65%以上。

通過表2發現,33.5%的教職工發現,自己學校的教職工相對比較富裕,只有10%以下的教職工處于貧困狀態,也就是貧困教職工相對較少;58.5%教職工認為自己學校存在一定數量的貧困教職工,也就是說,教師整體收入還是偏低,這些教師大多數處于城鄉結合部,生活在城里,工作在農村,相比城里教職工,認為存在一定數量的貧困教職工;只有少數,約占8%的教職工認為自己學校貧困教職工較多,占總教師人數40%以上,這些教師主要完全以農村中小學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表2 貧困教職工占學??偨搪毠さ谋壤?/p>

圖2 教職工貧困認定調查餅形圖

圖3 幫扶組織與幫扶制度調研柱狀圖

導致教職工貧困的基本原因有:(1)長期從事教育工作,自身患有重大各種教師職業病或遭受意外重大事故;(2)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或家庭無其它收入,負擔過重;(3)拖欠教師績效工資,通過調查,約19%的教職工曾經被拖欠工資或績效工資,而現在仍然有16.7%的教職工說,學校存在拖欠績效工資或工資情況,績效工資被挪用或占用等狀況依然存在,導致生活水平下降。

2、貧困教職工的認定

通過調查發現,各地基本沒有統一的貧困教職工認定辦法,甚至就沒有貧困教職工認定辦法。只有不到1/3的單位,可以做到貧困教職工進行申請,并進行公開評審和公示;約1/3的學校都是靠領導直接指定或教職工找領導申請、要求,而近乎一半的教職工,就不清楚有貧困教職工幫扶政策,出現貧困自認倒霉,更不要說有貧困教職工認定辦法或幫扶辦法了。

(二)貧困教職工幫扶制度

貧困教職工認定后,如何幫扶這些貧困教職工?幫扶這些貧困教職工,學校作為基層單位,應該有一套相應的的制度、機構、方法和措施。

從調研結果(圖3)看,只有大約52%的學校設置有工會組織或專職工會主席,36.5%的學校設置有女工委,42%的學校設置有工會主席職責或工會相關制度,這些學校主要是農村高級中學或學校規模比較大的初級中學。這些學校里,女教工的人數較多,占總人數的60%以上,而設置有女工委的學校更少了,因此要加強女工委的設置,關愛更多的女教工。38%的學??隙ㄊ羌葲]有工會組織或專職的工會,也沒有工會相關的制度措施,10%到20%的學校,職工根本不清楚有沒有工會組織或相應的制度,大多數是沒有。也就是說,有近乎一半的中小學校沒有相應的工會組織及工會制度,這些學校根本談不上工會組織對困難教職工的幫扶了。就算學校所在片區有工會組織,但是這些工會組織沒有開展相應的工作,致使教師也根本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政策支持。因此,面對農村中小學的工會組織建設、幫扶制度建設的缺失,應下大力氣強化農村中小學的工會組織建設及相應的幫扶政策建設。

(三)貧困教職工的幫扶途徑

對于當前嚴峻的教職工扶貧狀況,目前大多數扶貧幫困,主要是學校領導或工會主席,購買微薄的禮品給予看望,或者給予少量金額的慰問金,這兩種形式進行扶貧幫困。通過調查,27%的學校及時的通過購買少量的物品看望困難教職工,每年大約看望一次,23%的學校是通過發放少量慰問金的形式慰問或幫扶,還有約50%的學校根本就不管不顧教職工的貧困狀況,只是要求就是不斷的工作和奉獻。對于有重大疾病或者意外狀況的,只有約15%左右的學校,會組織學生、教師對其進行捐款救助,他們很少能想到上級單位,如有些區縣或單位為教職工購買了愛心互助保險或其它保險,通過調查,只有27%的教職工知道自己參加了這些保險,52%的教職工還沒有參加,更有21%的教職工根本就不知道有這種保險。

圖4 領導及工會組織在教職工出現重大疾病或貧困的幫扶方式調查圖

三、當前農村中小學教職工脫貧的基本策略與方法

(一)加強制度建設

面對教職工貧困這種復雜的嚴峻形勢,而工會幫扶的制度不夠健全,甚至沒有制度,如約80%的學校及鎮教育部門沒有女教工權益保障制度。另外,貧困教職工幫扶方法單一,只有不到30%的學校工會,對教師的慰問主要是在過節時,給教職工發放一點少得可憐的過節慰問品,而60%以上的學校從來沒有發過。首要的還是要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制度建設,來規范貧困教職工的脫貧。(1)建立規范統一的教職工貧困認定辦法,把教職工的貧困認定納入到一個規范程序中,做到真正貧困教職工能夠享受到黨和組織的關懷;(2)成立專門的工會扶貧組織、機構或貧困教職工扶貧專門領導小組,實行專人負責,并進行建立長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的標準、政策,建立適當的獎懲制度,把貧困教職工的脫貧與幫扶落實到實處,實行扶貧一票否決制度;(3)設置專項教職工幫扶賬戶,建立專門的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建立教職工扶貧資金監管制度,做到??顚S?。并按照不同的貧困狀況或貧困級別,建立貧困幫扶的標準;(4)建立脫貧教職工的后續幫扶制度,使教職工不會重新陷入生活和工作的困苦狀態。

(二)加強專兼職工會干部的培養及培訓

在調查發現,貧困教職工幫扶與脫貧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人管,不知道該找誰,很多學校沒有工會組織、專職的工會主席、女工委等,而工會是教職工的娘家人,工會組織的缺失,使得貧困教職工不知道該找誰。即使有些學校有專職的工會組織及工會主席,但是這些工會主席中,約60%的工會主席不參與學校涉及教職工利益的決策,如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的制定、學校的發展規劃等,工會主席平常只是分管學校的衛生管理、學生的安全教育等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領導對工會的職責不明確、工會組織不健全和工會主席自身的能力不強有關。因此,要加強工會的組織建設,并對工會主席及兼職工會委員進行定期的專門業務培訓,增強其為教職工服務的能力。

(三)加大貧困教職工扶貧經費投入和建立工會專門扶貧賬戶

通過調查,95%以上的中小學沒有專門的工會賬戶,工會沒有活動經費,雖然每年學校從教職工個人中扣除工會會費和上級為學校撥付一定的工會會費,但是這些費用全部進入學校的賬戶,學校把這些經費挪做他用。因此首先要建立工會專門的工會賬戶,與學校的賬戶進行分離,這樣能夠有效的使用工會會費及工會扶貧資金。另外,上級單位和學校,要根據學校的不同狀況,加大對工會的支持力度,加大工會會費及扶貧資金的支持,確保教職工扶貧能夠順利開展。

(四)加強對教職工的宣傳

對教職工進行制度宣傳與學習,是強化工會工作及幫扶貧困教職工的必要一環。一方面,教職工對學校及上級教育單位不知教職工的幫扶政策,如11%的教職工不知道自己學校有工會組織或不認識自己學校的工會主席,41%的教職工不清楚貧困教職工還可以申請,52%的教職工不知道或不確定,在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事件時,學校領導或工會是否會及時幫助貧困教職工,75%教職工不知道《女職工權益保障制度》[9],21% 的人不清楚有職工愛心互助保險[10]或其它保險,更有83%以上的教職工不知道保險的報銷程序,不知道哪些可以報銷等等。二是有些教職工礙于面子,不愿意申請貧困申請或者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貧困。三是教職工不理解學校及上級教育單位為教職工的幫扶行動。如陜西總工會為教職工聯系的工會會員卡,這種工會會員卡對工會會員有很多優惠的政策和福利,但是從圖5可知,只有不到11%的工會會員領取并使用,54%的教職工未領取,還有部分教職工認為不實用。因此要對教職工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經常性政策教育學習,讓教師明白黨和國家為貧困教職工所做的努力,使其明白一旦出現了貧困狀況及其它問題,該找誰、該信誰、該如何處理,增強教職工的幸福感。

圖5 工會會員卡領取及使用情況統計

四、結語

(1)37.5%的教職工認為教師收入處于中下水平,12.5%的教職工認為自己處于貧困狀態。(2)中小學貧困教職工的認定沒有統一的制度和標準,也沒有有效的幫扶機構,幫扶方法是通過少量的慰問品或數目很少的慰問金,學校領導對貧困教職工也不夠重視,僅有30%的學校領導能夠做到及時去看望和慰問困難教職工。(3)解決當前貧困教職工的生活困定,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貧困教職工認定制度、幫扶政策、幫扶專項賬戶及基金,成立相應的幫扶機構并對幫扶干部進行業務培訓,還可以對貧困教職工進行政策宣傳,讓這些教職工放下包袱,正視貧困,爭取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為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工會主席工會組織教職工
南開大學教職工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工會組織要善于“春風化雨”
探索新時期加強企業工會組織建設的新途徑
“娘家人”好的留下差的走
西安市蓮湖區隆重表彰“非公企業十佳工會主席”
新時期高校教職工先進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探析
創新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徑研究
工會的新機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