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研究

2020-06-15 07:32吉嬌嬌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年輕人心理健康心理

吉嬌嬌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00

一、網生代的相關內容

網生代首次出現是在02年《電腦報》上的漫畫《網生代》,作者在漫畫中說“網絡改變生活”。事實的確如此,自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到現在,所有人都見證了一個科技的奇跡?;ヂ摼W由于其獨特的特性,快速的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網絡支付、網絡電影、網絡購物等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此相對應的,出生在2000年之后的年輕人基本上是從小接觸著互聯網長大的,他們的生活中已經丟棄了許多的傳統生活元素。

除了互聯網本身的便利性外,還有很多信息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等,對于這些網生代來說,他們大多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面對來自于互聯網的信息時很難保證不會被一些信息誤導,從而產生錯誤的想法[1]。網生代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人際關系緊張。手機、平板電腦等給網生代帶來了一個可移動的虛擬世界,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許多曾經只存在想象中的技術都被運用到了現實生活中,網生代對現實生活越發的疏離。通過網絡調查發現,55%的年輕人認為互聯網上的友情難以分辨,但是他們仍然愿意在互聯網上花費大多的時間,減少現實中的人際交往。

更盲目,容易沖動。網絡中包含的信息是難以計數的,這些信息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毫無篩選的出現在網生代群體的面前。而網生代群體因為年齡的限制,對一些陌生事物難以抉擇處理方式,而獵奇心理又驅使他們探索更多的信息,這樣的矛盾使他們更容易盲目、沖動的理解事物。

二、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分析

(一)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的內涵表達

網生代實際上是生活在現實和虛擬夾縫中的一個群體,他們一般都很年輕,但他們或多或少通過互聯網與世界聯系在一起,他們希望能在這個世界里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但很快又會被其他聲音淹沒。因此,他們通過文學創作、視頻創作、故事分享、網絡社會互動等途徑發出自己的聲音,并在“網絡”環境中尋求話語權和自我認同感[2]。網生代從被主流忽視,到逐漸形成了一套自我話語機制,并逐漸開始占據主流話語權。但是實際上,網生代的話語表達會遇到很多障礙,比如技術、能力、規則等等。但是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則,降低了話語表達的門檻。近年來,從文化作品的角度看,一些網絡文學和影視作品通過獨特的互聯網標簽彰顯自己的個性。

同時,資本市場已經開始關注“互聯網+”下的社會經濟,尋找利用網絡媒體實現自身利益的渠道。例如網絡出版的圖書和影視作品,加大網絡社區的宣傳力度,一些電視媒體在節目中引入直播、微信等跨屏互動。但是,隨著網絡監管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網絡社會秩序得到規范,網生代的話語表達也受到制約。

通常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出以下需求:

1.自我價值需要

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提到,當人的基本需求被滿足后,就會追求更高層面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自我發揮和實現的愿望也是實現自己潛能的一種趨勢”。當下的網生代有一部分正處于走出校門和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從人人平等的學生身份到社會中階級分明的角色身份會帶給他們極大的落差。初入社會的他們肩負著父母的期望以及自己對未來的期許,卻又因為心理不成熟而急躁,同時他們又缺乏對自我心理的調整,導致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例如自卑。但是這些問題在網絡世界中都不用考慮。因此現實生活中的人更傾向于進入網絡世界獲取心理上的安慰。

2.情緒宣泄的需要

人類的行為通常被心理驅使,或是為了促使自己的進步、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為了保護自身,獲取心理的安慰[3]。網生代的年輕人相比互聯網沒有普及時的人們擁有了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也有了更多的情緒宣泄渠道?;ヂ摼W給互聯網用戶帶來了一定的隱蔽性和互動性。在互聯網中進行溝通交流時很難進行監管,人們也因此更愿意在互聯網中發泄現實生活中的不滿,借此消除心里的煩悶情緒。

3.情感表達的需要

情感表達是隱藏在網生代心中的一種網絡動力。通過與網友的互動,可以滿足他們對愛情的深層需求。網絡中互相都不熟悉、不了解,可以光通過交流就可以獲取別人的尊重和前所未有的滿足,因此他們更傾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表達情感。

4.娛樂心理的需要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新媒體隨之衍生。新媒體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突破傳統媒體無法解決的時間、空間限制,具有快速傳播、傳播范圍廣泛、傳播過程中帶有互動性等特點。這些特點符合網生代對娛樂方面的需求,他們不只是想被動的接收信息,并且還想參與到其中來[4]。目前微博是較為普及的互聯網平臺之一,在微博上不僅可以獲取或者分享大量的信息,而且在這過程中你還可以隨機的選取其他人的信息進行獲取,符合了網生代對互動和娛樂的要求。

(二)網生代心理和行為的表現形式

網絡直播現在已經十分常見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娛樂方式。與傳統直播電視相比,網絡直播電視更具互動性。在各種直播電視平臺上,主持人在觀看直播的同時,還可以唱歌、吃飯、玩游戲、穿衣等,通過表揚、唱歌、送禮、獎勵等方式與主持人互動。目前網絡直播的平臺非常多,從直播的主要形式就可以發現,實際上直播契合了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通過直播網絡,做直播的人可以展示自己的形象和才華,可以告訴觀看直播的人發生了什么,也可以征求觀眾的意見。如果做直播的人和看直播的人有相同意見,雙方都能獲得價值觀方面的認同感。

三、網生代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可以在對網生代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進行調查研究后,建立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網站,為網生代提供一些基礎的心理知識,告訴他們如何調節情緒,保持心理環境的健康。并提供心理咨詢、解答疑惑、心理評測等服務[5]。為網生代的年輕人提供自學、自助、互助、指導、管理等綜合性心理健康服務,引導他們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并進行問題危機干預,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高校需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采用MOOC課堂、翻轉課堂、“互聯網+課堂”和微課堂教學模式。此外,通過網絡,教師可以掌握年輕人的心理動態,根據需要發布相關信息,調整課程內容,及時引導網生代的年輕人樹立正確的觀念。

(三)豐富網絡課堂內容

上文提到的網絡課堂帶給年輕人一種新穎的感覺,但是由于網絡課堂還不完善,例如網絡環境、互動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而且年輕人接受傳統教學的時間更久,可能會對網絡教學產生一定的不適應。這就需要教師思考如何豐富網絡課堂的內容,積極引導當下的年輕人去思考、探究,學習如何樹立正確的三觀。

(四)加強互動

互聯網信息量大,知識豐富,可以選擇的余地大。學生可以靈活選擇學習時間和內容,及時反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通過網絡,家長還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生互動,幫助年輕人成長。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解答學生的困惑,根據情況掌握年輕人的心理動態,及時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干預。

猜你喜歡
年輕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為什么年輕人一團建就想離職?
當代年輕人有多惜命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