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觀”VS“五官”

2020-06-15 06:38劉卓平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65期
關鍵詞:三觀社團美育

劉卓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的獲取變得更為便捷,傳統的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作為心智仍未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待形成的小學生群體而言,正確的審美引導顯得格外重要,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智育和德育。目前,社會上出現“畢業季——整容季”“要么瘦,要么死”、顏值至上——“網紅臉”三種現象,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作為教育工作者,深感責任之重大。那么,在小學階段,如何幫助學生樹立基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上的健康審美觀呢?我認為要以“五美培育”(傳統美、藝術美、自然美、健康美、人格美)為突破口,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美育”方面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傳承傳統文化,夯實美育根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美學體系。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其風姿之多采,其生命力之旺盛。我們只需從中擷取幾樣,也能受益匪淺。

1.誦讀,悟詩詞之美

提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美,詩詞歌賦應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一是古詩詞的韻律美。古詩詞講究隨律押韻,可以配樂吟誦,有獨特的音律美;二是古詩詞的意境美。古詩詞用語考究,用詞典雅,寥寥數語,便蕰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意境。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思鄉之情立現;三是古詩詞的情感美。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赤城之心,躍然紙上。我們在校園文化的布置方面,也充分營造古詩詞學習的氛圍,設立了古詩長廊,移步換景,詩意盎然;結合語文學科的讀書活動,開展了經典誦讀等一系列活動。

2.觀展,悟文物之美

文物是一個國家文明的精華,不論從歷史意義、文化意義,還是對提高人的審美修養方面,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文物無論是中國的古典建筑,還是書畫、器物,無不透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或莊重典雅,或對稱和諧,或華麗,或樸素,都能呈現出不同的美感。帶學生參觀博物館,對他們來說,是提高他們審美的好方法。而且,當地的博物館通常對學生和市民免費開放的,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資源。

3.節日,傳民俗之美

節日,是一個國家活化的文化,反映出濃郁的生活情趣和風土人情,傳遞著人世間最具煙火氣息的文化魅力。在傳統節日中,也隱含著一種人倫道德,如長幼有序、禮儀秩序之美。

二、重視藝術教育,增強藝術審美

這里的藝術教育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廣義上的藝術教育,包括一切可以提高學生藝術審美和藝術修養的藝術活動。例如參觀博物館、展覽館,觀看藝術表演等;一個是狹義的藝術教育,以美術、音樂兩門藝術課程為抓手的藝術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藝術知識和基本的藝術技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為了保障這兩門課程的落實,我們應該按要求配備充足的專業老師,保證開足課時,除了第一課堂之外,還大力開展了以藝術課程相關的其他第二社團課程,比如剪紙、書法、編織、手工、器樂等,讓第二課堂社團課成為第一課堂有益和必要的補充。

三、開展實踐活動,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本身是一位出色的美育大師,它對人的身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組織學生到生態園參觀考察,可以讓學生感悟人與自然的和諧;到農業基地參觀,學生可以觀察到一年四季不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感悟自然節氣與農作物的息息相關,知道勞動創造了美,勞動是光榮的,同時也對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到植物園參觀,了解不同種類的植被,每一朵花、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無論是一棵樹還是一棵草,都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美。有了這些實踐體驗,學生的視野就會變得開闊,心態也會變得更為平和與自然。

四、加強體育鍛煉,培育健康美體

體育作為人的教育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增強人的體質,讓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從另一個角度看,體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種途徑,促進人的健美。在學生體育方面,我認為主要抓好兩條主線:一條是體育課堂教學,另一條是課余體育鍛煉。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按國家規定設置體育課對學生進行基本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課余體育鍛煉,包括大課間活動以及各類體育活動社團課程,如田徑,棋類、球類、射擊等,也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社團課程,我們側重讓學生樹立一種“終身體育”的觀念,體育鍛煉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幾節體育課或社團課就可以達成的。

五、重視德育教育,培育人格之美

美育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概念,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不斷演變中,不同的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審美和價值觀,但有一些是共通的,即真和善?!懊朗侨怂鼐叩恼媾c善本質力量的感情顯現”,雖然美育和德育是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兩者也有密切的相關。我們在培養學生正確審美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人格美”的引導和培育。簡單而言,就是人的品格、品德的美,是心靈美的重要方面,標志著人在自我修養和自我完善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體現出一個人良好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行為習慣。針對小學生容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我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教育顯得尤其迫切。首先,我們尋找身邊的榜樣,設立了“善行義舉榜”,每個季度更新一次,師生均可入選。這些身邊活生生的榜樣,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讓學生明白哪些行為是美的,是值得推崇的。針對時下學生喜歡“追星”的現象,我們也會適當引導,讓他們向正能量學習,比如學習明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捐資助學等行為。

審美素養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素養和能力,也是提升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一環。從小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無論對于學生個人,還是整個社會、整個民族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蔣孔陽,朱立元.美學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張彩平.小學生美育初探[J].知音勵志,2016(20).

猜你喜歡
三觀社團美育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三觀壁畫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有用的人,都在讀無用的書
繽紛社團,綻放精彩
美育教師
論《許三觀賣血記》中血的象征意義
社團少年
文學社團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