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技術在140例骨科創傷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2020-06-19 08:50熊文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微創技術臨床應用

熊文

【摘要】目的 分析微創技術治療骨科創傷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40例骨科創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0例,兩組患者分別給予微創手術與常規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與手術時間等臨床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及手術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7例,治療有效率95.7%,對照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1例,治療有效率87.1%,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2例,發生率2.8%,對照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8例,發生率11.4%,組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意義。結論 微創技術治療骨科創傷患者臨床應用效果好,縮短了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提升了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骨科創傷;微創技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40例骨科創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0例。兩組患者分別給予微創手術技術與常規手術治療。觀察組70例患者中,按患病類型分,髖關節創傷20例、膝關節損傷15例、骨折18例、肩關節創傷17例,男37例,女33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39.7±2.8)歲;對照組70例患者中,按患病類型分,髖關節創傷14例、膝關節損傷24例、骨折20例、肩關節創傷12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8.6±2.6)歲。兩組患者從患病類型、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看,差異不顯著,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

選入標準:患者年齡20-6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骨科創傷診斷標準與手術標準;本次研究已經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次研究已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手術治療,全身麻醉處理后,給予包括修復與固定創傷部位的常規手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微創手術術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給予石膏或支架固定,固定后行全身麻醉,麻醉后進行無菌微創手術治療。為全面觀察患者創面病情,將內窺鏡置入患者創傷外側切口中。為保證視野清晰,徹底清除患者創傷切口的污染物。密切關注患者的軟骨組織、半月板及韌帶損傷情況,如有損傷問題,需及時處理,有效復位骨折部位。手術結束時,有效清理傷口后注意引流,同時用紗布進行包扎處理,定期為傷口更換藥物。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與手術時間等臨床指標。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將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有效及無效三種標準,治愈是指患者已恢復正常運動功能,創傷部位無不良疼痛情況,可正常生活;有效是指患者已恢復基本功能,創傷部位仍存在疼痛情況,但不影響日常生活;無效是指患者未能恢復基本功能,創傷部位疼痛情況較重,無法進行正常生活,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1.3.3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兩組患者發生切口感染與腫脹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計算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 19軟件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年齡等均數數據指標,計數資料(n,%)表示有效率等數據,用t與卡方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6.5±2.3)d、切口愈合時間(19.2±2.4)d及手術時間(5.9±1.0)h均優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7例,治療有效率95.7%,對照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1例,治療有效率87.1%,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2例,發生率2.8%,對照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8例,發生率11.4%,組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意義。

3 討 論

治療骨科創傷,臨床多采用外科手術方式,以往主要采用傳統的切口復位內固定手術方式,通過固定患者創傷,給予結構重建。但其對患者生理傷害較大,且術后易產生鋼板下骨質疏松、傷口愈合緩慢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在微創手術治療骨科創傷患者過程中,膝關節內滑膜、與關節粘連的治療效果顯著,置入的內窺鏡可有效定位患者的手術部位,避免了對其他部位的操作損傷,降低了對組織與肌肉的損害,減少了術中出血量,縮短了手術時間,加速了患者術后的切口恢復。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及手術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7例,治療有效率95.7%,對照組治療有效與治愈患者61例,治療有效率87.1%,P<0.05。觀察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2例,發生率2.8%,對照組發生切口感染、腫脹等并發癥患者8例,發生率11.4%,P<0.05。

參考文獻

[1] 相 峰.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66-67.

猜你喜歡
微創技術臨床應用
微創技術在下頜阻生齒拔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探析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24例小切口泌尿外科手術臨床分析
微創技術在拔除埋伏阻生牙的臨床應用探索
微創技術在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微創技術在口腔頜面血管畸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