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關于黨報的黨性原則思想探析

2020-06-21 15:24栗志剛顧巧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黨性原則列寧

栗志剛 顧巧

〔摘要〕 黨報的黨性原則思想是列寧新聞宣傳思想的根本原則,也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列寧關于黨報的黨性原則根植于社會主義運動實踐,承繼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經歷了從萌芽、初步形成、系統闡述到不斷深化的過程,要求黨報始終以人民至上為價值取向、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方針、發揮為社會主義運動服務的職責功能。這一原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理論意義和現實啟示,能夠為我們黨的黨報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列寧;黨報工作;黨性原則

〔中圖分類號〕A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20)03-0015-05

重視黨報工作向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傳統和優勢。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報工作一定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列寧對黨性這一概念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明確提出黨報黨性原則的第一人。從理論層面來看,列寧提出了許多具有啟發性的觀點,形成了系統的以黨報黨性原則為核心的新聞宣傳思想。從實踐層面來看,列寧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了黨報工作,親自參與創辦的報刊多達40余種。俄國革命時期,列寧曾多次擔任黨報主編這一職位。革命勝利之后,列寧依然高度重視黨報工作,多次親自發文對《真理報》《消息報》的工作予以指導,還曾以新聞工作者的身份參加過蘇維埃代表大會。列寧將黨報工作與社會主義運動緊密結合,不僅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運動的進程,而且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因此,對列寧關于黨報的黨性原則這一思想的歷史背景、演進歷程及基本內容進行解讀和分析是極其必要的。

一、列寧提出黨報黨性原則的歷史背景

(一)時代背景

列寧的黨報黨性原則這一思想發軔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根植于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實踐。從國際來看,自恩格斯逝世后,共產主義運動失去了精神領袖,各種錯誤思潮沉渣泛起、甚囂塵上,馬克思主義面臨著被全面“修正”的危險。從國內來看,社會動蕩不安,各種矛盾一觸即發,革命形勢日益高漲,迫切需要一個堅強的革命領導核心。然而,在當時的俄國,成立黨派是非法的,公開發行黨派的報刊更是為沙皇政府所禁止。從黨內來看,雖然當時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名義上已經成立,但整個黨組織仍處于“小組時代”。一方面,由于俄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各地方黨組織空間位置分布較為分散;另一方面,受無政府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影響,部分黨內成員更傾向于個人活動,地方主義習氣濃厚。從黨的新聞宣傳工作來看,險惡的出版環境使黨報工作舉步維艱。一方面,受時代條件限制,當時的新聞宣傳工作主要依托報紙、傳單及小冊子等傳統媒介,其中報紙最為便捷也最為有效;另一方面,受檢查制度制約,黨組織只能通過秘密發行“非法報刊”,或者與其他黨派進行“畸形的聯合”而一起利用合法的報刊來宣傳馬克思主義,并且不得不使用“伊索式的語言”來通過嚴格的檢查,這就使得民眾極易將黨和其他派別的觀點相混淆,也使得黨內極易混入立場不堅定的機會主義分子。

(二)理論溯源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黨報黨刊的作用,他們也曾多次參與指導各國黨報工作實踐。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并未在理論層面上明確提出黨報的黨性原則,但是他們曾就黨報的立場問題進行過多次探討,強調無產階級黨報作為黨的耳目喉舌應當遵循黨的基本精神、堅守黨和人民的立場,這也為后來列寧提出黨報的黨性原則奠定了思想來源和理論基石。早在為《德國年鑒》撰稿期間,馬克思就已經開始探索報刊的屬性問題。1842年在《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一文中,馬克思披露了最新頒布的書報檢查令的欺騙性和反動性,指出“黨派的名稱對政治性報刊來說則是一種必要的范疇” 〔1 〕,闡明了政治性報刊的階級屬性和黨派屬性問題。在指導各國特別是德國的黨報工作實踐中,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報思想逐漸成熟。1879年對于嚴重違背了黨的精神的凱澤爾事件,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中央機關報《前進報》卻采取了視若罔聞、姑息縱容的態度,對此,馬克思恩格斯給予了嚴厲批評,同時強調黨報應“采取原則的社會主義的方針和不偏不倚” 〔2 〕,堅守黨和人民的立場。這些都對列寧關于黨報的黨性原則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列寧關于黨報黨性原則的演進歷程

(一)萌芽階段

1903年之前,這一思想還處于萌芽狀態。這一時期,列寧提出了創辦全俄政治報計劃,為后續提出黨報的黨性原則奠定了實踐基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從思想上到組織上均處于極大混亂之中。一方面,各地方黨報處于分散狀態,甚至還有報紙打著黨的旗號來宣揚反黨的觀點,使得各種錯誤思潮在黨內盛行;另一方面,與思想上的混亂相對應,小組習氣在各地方黨組織內盛行,使黨面臨著嚴重的分裂危機。為了克服狹隘的地方性,把因分散而顯得軟弱無力的各地方黨組織整合成一個集中的、統一的、團結的、堅強的、善于進行政治斗爭的戰斗組織,列寧強調,當時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創辦一個能正常出版而且同各地方小組有密切聯系的黨的機關報” 〔3 〕168,即全俄政治報,來為整個黨組織而不是個別成員、為全俄國社會主義運動而不是個別地區的運動服務,如此方能克服小組習氣、凝聚革命力量,“使革命事業中‘做局部工作的人意識到他是在‘步伐整齊的行列里行進” 〔3 〕173,從而使社會民主黨人團結起來,堅定信念、共克時艱。經過長期準備,《火星報》于1900年秘密創刊,為實際建黨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二)初步形成階段

1903年到1905年,這一思想開始初步形成。這一時期,在目睹了《火星報》編輯部的內部分裂之后,列寧首次明確提出了黨報的黨性這一概念。1903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在此次會議上,圍繞建黨工作尤其是中央機關報編輯部成員選舉工作,火星派內部產生了意見分歧并發生了激烈斗爭。在召開此次會議之前,會議草案擬定為選出三人作為新一屆《火星報》編輯部成員,這也獲得了包括馬爾托夫在內的與會者的一致同意。然而,當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編輯部小組后,以馬爾托夫為首的馬爾托夫派卻要求保留工作效能低下的舊的六人小組,這一要求遭到否決之后,其甚至還聲稱拒絕參與新編輯部,并拒絕為《火星報》撰稿。會議結束之后,出于各種原因,普列漢諾夫向其作出了妥協和讓步,同意保留舊的六人小組。這一事件充分暴露出部分火星派分子心口不一、動搖不定、反復倒戈、奉行個人主義以及關鍵時刻毫無紀律性可言等問題。同年10月,列寧退出了新編輯部。新《火星報》在孟什維克的錯誤領導下,由“黨的印刷所變成了小組的印刷所” 〔4 〕84,小組習氣死灰復燃。為了同孟什維克的分裂行徑作斗爭、維護黨的統一,為了闡明布爾什維克的革命路線、捍衛黨的思想輿論陣地,列寧強調布爾什維克有必要創辦自己的定期機關報,要“從小組習氣過渡到黨性” 〔5 〕,這是黨要經歷的最后一個困難的過渡,也是列寧首次將黨性概念和黨的報刊聯系起來。

(三)系統闡述階段

1905年到1917年,列寧對這一思想進行了系統闡述。1905年10月,在全俄政治罷工的壓力之下,沙皇政府被迫頒布了《十月十七日宣言》,“賜予”人們以有限的言論和出版自由。在新的出版環境中,創辦一份公開出版的、合法的布爾什維克機關報已是大勢所趨。通過共同努力,《新生活報》于同年10月底正式出版。與此同時,孟什維克派卻極力叫囂和鼓吹“無黨性”“非黨性”,甚至在黨的機關報上肆意宣揚反黨的觀點,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為了克服這種不良影響、避免混淆視聽,唯有對黨報工作予以改造和規范,方能與孟什維克劃清界限,方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黨的報刊?;诖朔N情況,列寧于同年11月在《新生活報》上發表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分析了俄國當時的出版環境,闡明了布爾什維克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地位、特點,明確要求黨報黨刊等黨的出版物必須遵循黨性原則,并且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四)深化階段

十月革命之后,這一思想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不斷深化。對于黨報的黨性原則這一思想及其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的貫徹落實,列寧從多個方面進行了更為具象化的闡釋和說明。其一,增強和鞏固黨對黨報工作的絕對領導。黨的報刊及其出版機構必須服從黨中央委員會,“不得濫用自主權,實行不完全符合黨的要求的政策” 〔6 〕202。其二,注重黨報工作隊伍建設,其中尤為強調和重視著作家和編輯的黨性?!包h掌握的各種機關報刊,都必須由已經證明是忠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可靠的共產黨人來主持編輯工作?!?〔6 〕199除此之外,對于那些違背黨性原則的思想和行為,列寧也給予了有力反擊。1921年,以米雅斯尼柯夫為首的部分黨員鼓吹出版絕對自由這一資產階級錯誤口號,對黨的出版事業產生了負面影響。對此,列寧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猛烈批判,并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一口號是“不合乎黨性的、反無產階級的” 〔7 〕。

三、列寧關于黨報黨性原則的基本內容

列寧關于黨報黨性原則的基本內容,可以從價值取向和立場、根本方針以及職責功能三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價值取向和立場

資產階級報刊的目的是追名逐利以滿足自己的私利貪欲,這使得其極易被買賣關系所俘虜,落入“名位主義和個人主義、‘老爺式的無政府主義和唯利是圖” 〔8 〕93的窠臼之中,淪為“賣身的文丐”,也決定了其勢必只為那一小撮“上層人士”服務。與資產階級報刊信奉個人名利至上的價值觀截然不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報刊的價值取向和根本目的在于“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這些國家的精華、國家的力量、國家的未來服務” 〔8 〕97。

價值取向不同,所持有的立場勢必也大相徑庭。與資產階級報刊所持有的調和主義立場截然相反,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決定了黨的報刊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為黨和人民發聲。其一,黨報工作應扎根于基層土壤中,關心群眾之關心,反映群眾之反映。除此之外,還要動員和鼓勵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通訊報道、撰稿編輯等黨報工作中來, 實現話語客體向主體的轉向,而不只是“讀者管讀、作者管寫”。其二,黨報工作要為黨的事業服務、為全俄國社會主義運動服務,要緊跟黨的步伐,與黨的步調保持一致,擁護黨的綱領,宣傳黨的主張,接受黨的領導,如此方能擺脫小組習氣、渙散狀態,方能成為“俄國運動的機關報,而絕不是國外小組的機關報” 〔4 〕86。

需要注意的是,列寧要求黨報堅持黨和人民的立場,并不是要扼殺其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是要強求一律、奉行公式主義,而是在堅持黨和人民的立場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創作自由。同時,列寧還批判了某些作者所極力吹捧的創作絕對自由,揭示了這種論調本質上是掩飾極端個人主義和“無黨性”的假面。

(二)根本方針

早在《火星報》正式創刊之前,列寧就強調,不同于資產階級報刊只是簡單地匯編和堆砌各種觀點,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報刊有著獨立的、堅定不移的辦報方針,“一言以蔽之,這個方針就是馬克思主義” 〔3 〕316?!肚斑M報》創刊后,列寧再度重申,“《前進報》的方針就是舊《火星報》的方針” 〔4 〕217,即馬克思主義??梢?,與資產階級報刊奉行游移不定的方針不同,無論社會民主工黨的報刊名稱如何變化、形式如何更換,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方針始終都貫穿其中。

列寧指出,黨的報刊不僅要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而且還要堅決同各種錯誤思潮作斗爭,給予其迎頭痛擊,謹防敵人打著“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幌子、用錯誤觀點來腐蝕黨的思想和肌體,避免使黨面臨“首先在思想上瓦解,然后在物質上瓦解” 〔8 〕95的困境。

同時,列寧還尤為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本土化。列寧強調,要從俄國語境出發,以俄國本土話語和敘事方式來詮釋和解讀馬克思主義,將其轉換成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大眾話語,堅決抵制黨報將馬克思主義經院化、概念化的錯誤傾向。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化不等于庸俗化和畸形簡化,不等于追求時髦詞句,也不等于故作玄深、裝腔作勢,而是在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路和精神實質的前提下做到生動簡明、深入淺出。

另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并不意味著要掩蓋不同的聲音,反而要使其在黨的機關刊物上有所反映。為了避免使黨陷入困境,對于涉及重大事務的意見分歧,不能遮遮掩掩、含糊其辭,而應開誠布公地在黨報的“爭論??鄙线M行同志式的公開論戰和商討,如此方能認清分歧、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方能統一思想和組織戰線,做到“討論自由、行動一致”。

(三)職責功能

總的來說,黨的報刊的職責功能在于為社會主義運動服務。受歷史與現實多重因素制約,黨的報刊在不同時期所承擔的職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俄國特殊的革命形勢下,黨報的職責功能主要體現在宣傳、鼓動和組織三方面。

對于宣傳和鼓動職能,列寧曾對二者進行過區分,即前者側重于理論層面,傾向于探討“為什么”,后者則側重于實踐層面,傾向于告訴群眾“怎么做”。黨報的宣傳職能主要在于通過理論宣傳來對公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從而為革命運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石。因此,其內容主要是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思想方針與革命路線等方面而展開的,篇幅往往較長,理論性也較強,其受眾通常是有一定理論基礎和政治覺悟的工人。黨報的鼓動職能則在于披露社會丑惡現象,揭露剝削者的殘酷與舊制度的黑暗,鼓勵群眾積極投身于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進而爭取更多同盟軍,壯大革命隊伍。因此,其更側重于報道那些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鮮活事例,篇幅相對較短,但時效性更強,且文風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觸動人心,受眾一般是全體無產階級。值得注意的是,宣傳和鼓動之間雖各有側重,但并非涇渭分明,前者為后者提供了理論基礎,后者亦為前者提供了實踐導向,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社會主義運動服務。

除此之外,列寧還闡述了黨報的組織職能。列寧曾將黨報比喻成建筑物的腳手架和基線,形象地凸顯了黨報所發揮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一方面,借助共同的黨報這一媒介,各個黨小組之間聯系更為密切,信息的交流與傳遞也更為便捷,有助于克服地方性和分散性。另一方面,嚴密而精細的黨報事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可以培養和造就出最有才干的組織者,最有才能的黨的政治領袖” 〔9 〕。

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后,面臨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列寧仍然沒有降低對黨報工作的關注度,不僅為其提供了經濟上的扶持,更給予了其政策上的支持。據統計,與革命時期相比,蘇維埃俄國報刊出版數量激增,最多至數千種。受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同時期西方國家相比,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經濟文化水平相對落后。為了鞏固政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必須轉到社會主義建設的軌道上來。與這一轉變相適應,當時黨報的職責功能主要體現在經濟教育、文化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

首先,黨報擔負著為經濟建設服務、指導經濟發展的職能。列寧強調,由于生產建設的需要,黨報應“少談些政治”“多談些經濟” 〔10 〕91。需要注意的是,少談些政治不等于不談政治,不等于放棄了黨在思想戰線和輿論陣地的領導權,而是少些政治空談,避免連篇累牘、老調重彈;多談些經濟則指黨的報刊要聚焦經濟發展,宣傳經濟建設方針,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提高生產力服務,但是切忌“‘泛泛的議論、學究式的評述、書生的計劃以及諸如此類的空話” 〔10 〕91-92,而是應深入基層,善于運用生產生活中的典型實例來對群眾進行經濟教育,指導經濟建設。

其次,黨報具有推動文化建設、改善思想文化落后境況的作用。列寧指出,《真理報》等優質刊物可以為人民“提供重要的和有價值的文獻材料、優秀的和古典的文學作品、普通教育的教材、農業教材和工業教材” 〔11 〕。由于剛成立的蘇維埃俄國文化水平尤為滯后,蘇維埃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期普及文化知識、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其中就包括報紙分配制度的數次更改,要求報紙的分配必須合理,必須落實到每一處圖書館和閱覽室,供群眾閱讀,啟發群眾思考。

最后,黨報是進行社會教育的主要工具之一,具有輿論監督和輿論導向的功用。一方面,黨報上設立“黑榜”,用于揭露和批判現實生活中特別是生產過程中的失責行為和錯誤現象,并且鞭策和督促其改正。另一方面,通過報道生產生活中的先進事跡,樹立正面典型,以榜樣的力量來發揮報刊的輿論引導作用,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四、列寧強調黨報黨性原則的重要意義

列寧首次明確提出了黨報的黨性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其具有俄國特色的黨報思想,這一原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理論意義和現實啟示。

從歷史維度來看,這一原則切實為各個時期的黨報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導,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進程。革命時期,列寧立足于這一原則,以黨報工作為突破口,對當時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加以理論廓清與批判,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維護了思想上的統一。除此之外,黨報還暫時充當了集體的組織者這一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方性和狹隘性等弊端,化解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的分裂危機,維護了組織的統一,使得黨順利實現了由“小組時代”向“黨性時代”的過渡。建設時期,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對于這一原則的堅守,加強了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壯大了主流意識形態,維護了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

從理論維度來看,這一原則不僅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并且為其注入了新的、持久強勁的生機活力,賦予了其鮮明的時代特色,增強了其理論張力。一方面,這一原則為布爾什維克的黨報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導和理論基石,鞏固了宣傳陣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這一原則是列寧立足于社會主義運動實踐對馬克思恩格斯黨報學說進行的創造性闡發,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開辟了其新境界,昭顯了其廣闊前景。

從現實維度來看,這一原則能夠為我們黨的黨報工作提供借鑒和啟示。一方面,在復雜多元價值觀背景下,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要求黨報工作不斷豐富自身的話語體系、轉變話語形態;另一方面,新聞輿論領域內的斗爭從未結束,將黨性污名化的錯誤論調不時出現。在此背景下,黨報工作如何做到“亂云飛渡仍從容”,如何把握住總方向、守好主陣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課題。以古鑒今,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對列寧關于黨報的黨性原則這一思想進行解讀和剖析,可以為我們回答這一時代課題提供借鑒和啟示。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1.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5.

〔3〕列寧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列寧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寧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

〔6〕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列寧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9.

〔8〕列寧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列寧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10.

〔10〕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列寧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37.

責任編輯 梁華林

〔收稿日期〕 2020-04-23

〔作者簡介〕 栗志剛(1963-),男,湖南長沙人,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顧 巧(1997-),女,湖北黃岡人,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黨性原則列寧
淺析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責任與擔當
斗鵝
列寧的后代
拉美有多少“列寧”?
列寧報刊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探微
唱響主旋律 黨性最鮮明
如何做好輿論監督正面報道工作
思政課教師堅持黨性原則的重要意義
牢記職責使命創新傳播體系發出主流強音
紀念列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