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側副韌帶修復與否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的臨床觀察

2020-06-22 12:58李智勇唐建軍葛娜鮑禹杭馬曉媛田少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關鍵詞:冠狀橈骨肘關節

李智勇 唐建軍 葛娜 鮑禹杭 馬曉媛 田少華

【摘 要】 目的:討內側副韌帶修復與否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科室治療并符合納入標準的16例三聯征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不進行手術,觀察組進行內側副韌帶修復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肘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術后隨訪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肘關節功能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隨訪情況統計,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內側副韌帶修復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起到關鍵作用。

【關鍵詞】

內側副韌帶修復;肘關節三聯征;預后

眾所周知,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征具有挑戰性,因此被稱為“可怕的三位一體”肘關節損傷[1]。這種類型的肘關節損傷通常是由于高能量剪切暴力導致外翻和仰臥前臂的軸向壓縮。這會導致外側副韌帶復合體失效(內側副韌帶也可能失效)、肘關節脫位以及隨后的橈骨頭和冠狀突骨折。由于這些損傷,肘關節處于不穩定狀態,手術治療這些損傷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的穩定性,使其能夠早期運動,因此手術治療具有必要性。由于損傷的復雜性,傳統治療效果不佳,如果治療不當,會導致疼痛、僵硬和創傷后關節炎[2.3],長期并發癥包括僵硬、疼痛、關節炎和關節不穩定。盡管大多數報道建議盡可能修復和/或更換所有冠狀突和橈骨頭,但也有研究者強調進行內側副韌帶修復的重要性[4]。本研究旨在探討內側副韌帶修復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是否起到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科室治療并符合納入標準的16例三聯征患者。將這1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其年齡為19~47歲,平均年齡為(29.43±2.19)歲。觀察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其年齡為20~54歲,平均年齡為(31.29±3.59)歲。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別。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臂叢阻滯麻醉或全身麻醉?;颊弑恢糜谘雠P位。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單側Kocher入路。對照組患者未進行內側副韌帶修復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肘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及其術后并發損

基金課題: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計劃項目,項目:內側副韌帶修復與否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的臨床研究,編號:SFZD.2019138

作者簡介:李智勇(1982-),男,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關節疾病診療

*田少華為本文通訊作者

癥的發生率。隨訪項目包括:1)肘關節線片;2)測量并記錄前臂旋轉范圍和受影響肘關節活動屈伸最大范圍;3)計算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MPS),主要從屈伸范圍(20分)、力量(20分)、疼痛(45分)以及穩定性(15分)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0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數和計量數據分別采用χ2檢驗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肘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

術后觀察組的恢復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末次隨訪時肘關節功能情況

對兩組患者術后4周、12周、6個月、12個月進行門診隨訪,在第12個月隨訪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肘關節功能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預后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肘關節脫位伴尺側副韌帶斷裂、橈骨頭和尺冠狀突均骨折,被稱為肘關節“可怕的三聯征”,是一種復雜的損傷,這些傷中的大多數是由于其引起的固有不穩定性,而通過手術治療,這種損傷導致的結局多種多樣,如果治療不當,會導致疼痛、僵硬和創傷后關節炎[5]。手術治療這些損傷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的穩定性,使其能夠早期活動。大多數研究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修復或替換所有冠狀突和橈骨頭。目前研究支持這樣一個共識:為了達到穩定性,外科醫生應該固定或更換橈骨頭,并修復受傷的患處。類似的,許多學者認為,任何相關的冠狀突骨折,無論骨折分類如何,都應該固定[6.7]。然而,關于這種骨折的最佳治療,特別是小的或粉碎的冠狀突碎片的治療,仍然存在爭論。一些已發表的研究表明,切除或良性忽視可能有一定作用,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手術固定冠狀突就可以保持穩定性。在試圖將生物力學研究的結果應用于臨床時,必須謹慎,因為受試者的損傷、體內運動和人體肘部(尤其是創傷后肘部)應力的復雜性是不可能完全在實驗室復制的。因此,該研究試圖評估接受不包括冠狀突固定的肘部骨折手術治療“可怕的三聯征”和相關的I型、II型冠狀突骨折患者的ROM和臨床結果[8]。

但是,絕大多數三聯征患者需要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冠狀突骨折、橈骨頭骨折和側副韌帶均采用簡單的側切口連續修復,效果良好。此外,研究提示,肘內側切口在單純外側入路切口能有效暴露冠狀突骨折位置,便于直視下進行復位和固定[9]。另有研究提示[10],后肘入路可同時顯露肘關節內側和外側,可用于治療恐懼性橈骨三聯征。內側副韌帶修復在治療骨折中的作用仍然存在爭議,一些研究者認為不需要修復,而另外一些研究者認為內側副韌帶修復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會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進行內側副韌帶修復的觀察組患者肘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隨訪情況均明顯優于未進行內側副韌帶修復的對照組患者,說明內側副韌帶修復在肘關節三聯征治療中可以起到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肘關節三聯征患者,修復內側副韌帶會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預后,還可以降低相應并發癥的發生率。這將對臨床醫生在決定治療方案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也可以給患者更多的選擇空間。

參考文獻

[1] 昌震,鄭江,張明宇,等.復位固定聯合韌帶修復治療伴內側髕股韌帶及骨軟骨損傷的創傷性髕骨脫位[J].骨科,2018,09(03):29.33.

[2] 陳弼國,周業金.旋后外旋型Ⅳ°踝關節骨折中內側副韌帶修復與下脛腓拉力螺釘固定的療效[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9,39(01):93.98.

[3] 郭校臣,畢永耀,楊建華.側副韌帶修復加尺肱關節固定治療單純肘關節側方脫位[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04):68.69.

[4] 李彬,劉丹,李冀.假體置換與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伴有橈骨頭粉碎骨折的肘關節三聯征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8,21(05):56.59.

[5] 李沛,吳強,明立功,等.鉸鏈式外固定架在肘關節恐怖三聯征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8,33(01):80.81.

[6] 李若東,張鵬,趙北.肘關節“恐怖三聯征”治療中的爭議問題[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8,39(03):145.149.

[7] 林鵬.上肢洗傷方聯合切開復位治療肘關節恐怖三聯征的臨床療效觀察[D].福建中醫藥大學,2018.

[8] 劉家志,陳帥.陳舊性肘關節恐怖三聯征治療進展[J].重慶醫學,2018,47(10):1376.1379.

[9] 袁伶俐,徐斌,徐文弟,等.“雙滑輪法”取腱編織重建髕股內側副韌帶修復青少年急性髕骨脫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20):3158.3163.

[10]吳優,章瑩.肘關節恐怖三聯征的治療策略[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7,09(04):239.246.

猜你喜歡
冠狀橈骨肘關節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經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療效探討
肘關節“恐怖三聯征”損傷手術經驗分享
肘關節術后功能障礙中醫來康復
人工橈骨頭置換聯合改良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頭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研究及對骨折愈合、骨代謝指標的影響
春疫
全力抗擊疫情,發熱門診首當其沖!
新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新生兒如何預防感染
橈骨頭骨折治療要點
肱骨外上髁骨折合并同側尺骨冠狀突粉碎性骨折的1例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