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2020-06-22 12:58葉慧輝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2期
關鍵詞:習慣培養兒童數學

葉慧輝

【摘 要】小學低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抓住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會受益終生。本文首先闡述了數學學習習慣的定義與構成,其次對影響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低年級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兒童;數學;習慣培養

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新課程標準提出既要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培養,更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數學課程增加了基本活動經驗、基本思想的新要求,數學教學活動提出了要引發學生數學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新要求。

1 數學學習習慣的概述與構成

1.1 數學學習習慣的定義

學習習慣是人類習慣中的一種,它有著習慣的本質屬性,同時又有其特殊的屬性。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個體的一種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與一般學習行為有著本質的區別。

1.2數學學習習慣的構成和分類

后天性:學習習慣不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不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它是兒童在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中逐漸養成的習慣。

穩定性和可變性:就學習習慣本身來說,它經常表現為一種相對的、定型的行為模式。

情境性:學習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外在因素來起作用,而外在因素就是情境。

自動性:學習習慣是人們在學習活動中所養成的一種自動性的行為,發生的時候往往是自覺的、下意識的,不需要刻意計劃和思考的。

2 影響兒童數學學習習慣形成的因素

2.1 學生自身的影響

第一,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對學生學習影響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越強烈,學生越喜歡學習,好的學習習慣越容易形成。第二,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學習會更積極、主動些、有樂趣和輕松些。第三,學習態度。第四,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想做的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2.2學校因素

2.2.1 教師因素

在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教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教師的個人魅力和獨特的教學風格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具有直接的影響。

2.2.2 同伴因素

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就是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好朋友。因此教師要提倡同學之間互相模仿好的習慣,而對不良習慣則要及時糾正。

2.3 家庭因素的影響

首先,父母的文化程度。其次,父母的職業。再次,家庭環境。最后,家長的態度。

3 低年級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3.1 低年級兒童聽課習慣的培養策略

3.1.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真爛漫,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的小動作較多。每次上新課,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或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

3.1.2 巧用多媒體

計算機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教學當中,利用計算機可以將圖形、文字、聲音、動畫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種媒體互補,傳遞信息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

3.1.3 重視動手操作

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通過積極思維,獲取知識,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擺小棒來深刻認識“平均分”的含義,深入理解除法的含義,在動手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1.4 設置游戲活動

艾里康寧關于兒童主導活動發展階段的理論認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游戲活動類型和學習活動類型期的轉化過程。游戲活動具有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 低年級兒童課后做作業習慣的培養策略

3.2.1 作業的設計

作業也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是對技能、智力和創造才能的培養。實施分層布置作業,是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是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課程理念的體現。

3.2.2 認真完成作業習慣的培養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提升,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夠促進學生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3.3 低年級兒童書寫習慣的培養策略

3.3.1 注意寫字姿勢的訓練

握筆和坐姿是否正確,既影響寫字的美觀和速度,又影響學生的視力和身體的正常發育,教師應特別注意課堂上學生這方面的狀態。

3.3.2 教師的示范作用

小學生善于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教師不規范的書寫會直接影響學生,而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書寫的態度和學習的態度,教師一定要先做示范,做表率,教會學生要一筆一劃的書寫,特別是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范,豎式計算時要用尺子畫等號線,對于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揚為主。

3.3.3 注重評價、激勵的帶動作用

在培養學生書寫習慣時,要注意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書寫習慣的重要。

3.4 低年級兒童回答問題習慣的培養策略

在每一個學習習慣培養的過程中都離不開老師的評價與指導。在此進程中,老師要以鼓勵為主保護學生自尊心,善于運用一些鼓勵手段。一般來說鼓勵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及時語言鼓勵。第二,文字鼓勵方式。第三,物質鼓勵方式。這些鼓勵方式,能夠在學生的習慣培育和養成過程中,起到助推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使習慣成為學生內化的、自身的、自覺的行為方式。

4 結束語

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習策略的形成,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身心的良好發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培養過程中教師針對某個學習習慣要持續性地培養,不斷提高對學生在某個習慣上的要求,同時還要注意到習慣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滲透,隨著人們對習慣培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必將有更多的關于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論述,使之進一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

參考文獻:

[1]林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34.

[2]孫云曉,張梅玲.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26.

[3]吳阿堅、張明珠.小學生學習習慣現狀調查與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12,(6):19.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城北小學)

猜你喜歡
習慣培養兒童數學
芻議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