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河坳陷X探1井地質工程一體化研究

2020-06-22 13:59金佳毅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2期
關鍵詞:石油工業鉆井儀器

金佳毅

【摘 要】遼河坳陷是在華北地臺基礎上形成的新生代裂谷型坳陷。古近紀斷裂活動強烈,具有多期性和繼承性等特點。X探1井是遼河油田公司實施的一口風險探井,位于遼河坳陷西部凹陷清水洼陷北側,緊臨清水洼陷,具有優越的油氣成藏條件。井控級別I級,井型為直井,井身結構為四開,由長城鉆探工程公司70XXX隊承鉆,采用綜合錄井手段進行地質工程一體化跟蹤研究,完鉆電測時,發現該探井井深5864m(完鉆井深5877m)處井斜29.05°;井底水平位移237.7m,為落實井筒質量要求,將井身軌跡調整為定向井順利完鉆。

【關鍵詞】遼河坳陷;地質工程一體化;井筒質量

一、X探1井基本情況

構造上X探1井構造位置位于遼河坳陷清水洼陷北側馬深1南塊;鉆井目的為探索清水洼陷深層資源潛力,實現規模高成熟天然氣的突破,開拓新的勘探領域。

二、鉆探圈閉特征

來自中央凸起的碎屑物質沿大洼斷層由東向西入湖,形成沙三下扇三角洲和沙三中近岸水下扇沉積,兩套扇體在本區疊置分布,處于有利相帶內,儲集條件較好。設計X探1井位于清水洼陷北側構造較高部位,以沙三中最大湖泛面之下近岸水下扇砂體為主要目的層,兼探沙三下扇三角洲砂體。由沙三中扇體Ⅰ頂界構造圖可見,該圈閉為構造-巖性圈閉,北側依附于近東西向展布的馬南斷層,呈斷鼻形態,地層產狀南傾,東側為大洼斷層,向外為扇體尖滅邊界線,圈閉閉合面積47km2。沙三下圈閉為巖性圈閉,扇體東側大洼斷層展布,邊界為扇體尖滅線,為向西南傾斜的斷鼻形態,圈閉閉合面積40km2。X探1井位于圈閉的較高位置和砂體的有利部位。

三、鉆井地質設計

井別:預探井;井型:直井。

地理環境:本區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渤海遼東灣北岸,地勢平坦,地面海拔2~5m,為一廣闊平原。部署X探1井位于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清水鎮清河村東南約1.5km,距離其西側的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界約8km,該井周邊為稻田、鄉鎮、村落居民區,人口密度較大。

補鉆井地質設計:

該井鉆至設計深度5400m,層位為沙三段,巖性為深灰色泥巖、灰色泥質粉砂巖。井底氣測全烴值最高2.48%,泥漿密度1.55g/cm3,起鉆測后效,全烴值55.61%,上竄速度0.51m/min,上竄高度1339.59m。鉆探過程中3500m之下氣測值持續較高,循環后效全烴值多次達到100%。3526.0m-3728.6m井段測井解釋油氣層33.6m/11層;4197m-4344m、4646m-5400m井段錄井解釋氣層22m/6層,差氣層40m/11層,4151處點火成功,火焰高度0.2m-1.0m。

該井預測地層與實際鉆探基本符合,在4646m-5151m井段鉆遇第一套扇體(原設計預測4575m-5100m為砂體集中發育段),單層最大厚度8m,累計厚度234m/69層,砂巖占比近45.7%。當前井深5400m難以達到揭穿整個扇體(頂界埋深5350m,厚度350m)的目的,同時探索沙三下底部地質異常體的含油氣性,建議加深鉆探至5980m。

目的層預測:

X探1井勘探目的層有兩套,第一套為沙三中最大湖泛面之下近岸扇砂體,第二套為沙三下扇三角洲砂體,三開完鉆至原設計井深5400m,未能達到揭開主力層的目的。第一套原設計中的沙三扇體,預計油氣層在5500-5700井段,地層溫度175℃;第二套沙三下地質異常體,預計油氣層在5850-5980m井段,地層溫度約180℃。

加深設計要求:

鉆探至5980m,如無油氣顯示,留足口袋即可完鉆,如果鉆穿設計目的層和已經實現地質目的而未鉆達設計井深,可考慮提前完鉆。

鉆進過程中若遇良好油氣顯示,或者在完鉆前,建議進行鉆井取心1筒。

四、鉆井工程設計

設計井深:5400m(垂深)

井別:預探井;井型:直井;目的層位:Es32、Es33。

完鉆層位及完鉆原則:Es33,鉆達設計井深及相應層位,若無油氣顯示,可以完鉆;如果鉆至設計井深未鉆達設計層位和沒有實現地質目的,可以考慮加深鉆探;如果鉆穿設計目的層和已經實現地質目的而未鉆達設計井深,可以考慮提前完鉆。

井控風險級別:Ⅰ級

實際完鉆井深5877m,鉆井取心后,巖心顯示完成中生界玄武巖鉆探目的,建設單位決定提前完鉆,鉆井工況為通井待下Ф127mm直井P110型完井(四開)套管,固井方案初稿已完成,固井質量為優質,符合井筒質量要求。

五、井筒質量調整原因及總結

井深5104-5400m井段地溫在165℃以上,高于旋轉導向鉆井系統D-Guider儀器(MWD、LWD測斜儀器+螺桿)最高工作溫度150℃,長城鉆探公司聯系相關導向儀器廠家,未找到最高工作溫度高于150℃的導向儀器,無法使用導向儀器完成剩余井段鉆進任務;同時,由于地層高溫使得MWD無工作信號,無法指導螺桿糾斜,若下入螺桿還會增加卡鉆風險,因此,鉆井隊未下入螺桿配合MWD測斜儀器進行定向鉆進。

在井深5168m處,進行MWD測斜,井斜2.95度、方位18.37度的事實,預測至5400m完鉆井深,剩余232m軌跡,井斜能夠控制在標準要求范圍內,即井斜≤11°。因此采用簡化鉆具(無定向儀器)繼續鉆進至完鉆井深5400m。

井深5400-5877m井段,同樣由于地層溫度高于現有導向儀器最高工作溫度,因此鉆進過程中無法使用導向儀器完成剩余井段鉆進任務。

地質設計中5.1地層分層數據表預測Es33(預測頂深(垂深)5233m)地層傾角10-20°,傾角大,實鉆軌跡與設計預測風險相符,因無定向儀器,軌跡打直糾斜困難,隨地層傾角變大趨勢而井斜超標。

由于地層溫度約在169℃-190℃以上,現有儀器打直糾斜定向困難,因此編制工程設計時,未提出井身質量控制要求。

水平位移超標。5804—5864m井段水平位移為從208.4m增至237.7m。標準規定5000-6000m水平位移為≤200m。

具體原因同上述井斜角超標原因一致,隨著井深不斷增加,以及井斜角逐漸超標,綜合導致井底水平位移超標。

參考文獻:

[1]《鉆井手冊(甲方)》編寫組.鉆井手冊(甲方).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0.

[2]鉆井與完井工程.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3]石油工程.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4]地球物理測井方法原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5]蘇義腦.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6]蘇義腦.地質導向鉆井技術概況及其在我國的研究進展.石油勘探與開發,32(1):92-95.

[7]萬仁薄.水平井開采技術.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

[8]萬仁薄.中國不同類型水平井開采技術.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9]劉新平,房軍,金有海.隨鉆測井數據傳輸技術應用現狀及展望.測井技術,32(3):249-253.

[10]石曉兵,陳平,熊繼有.油氣深井隨鉆擴眼鉆柱扭轉振動分析.西南石油大學學報,30(6):81-84.

[11]肖仕紅,梁政.旋轉導向鉆井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石油機械,34(4):66-70.

[12]吳奇.地質導向與旋轉導向技術應用級發展.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遼河油田公司油氣井井筒工程質量監督站)

猜你喜歡
石油工業鉆井儀器
事出有因
發明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鉆井平臺
催化裂化技術在石油加工中的利用
不可忽視的化學儀器的創新使用
伊拉克工程技術服務市場分析
浮式鉆井平臺將迎來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來2年將有超過100座鉆井平臺報廢
石油工業出版社
資本去向決定投資回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