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結合開放手術對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的臨床效果觀察

2020-06-24 01:09成國祥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半月板脛骨微創

成國祥

(黃陂區人民醫院骨二科,湖北 武漢 430000)

脛骨平臺是膝關節重要組成結構,如果脛骨平臺發生骨折就會造成骨關節炎改變,同時還會伴發半月板損傷,發生該疾病后膝關節會出現疼痛、腫脹、積血等癥狀,導致患者發生活動障礙,影響其正常生活與工作,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是現階段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1]。本次研究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一時間段內選取72例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分別采取開放手術和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治療,對比不同治療方式下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收集時間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上述時間段內選取72例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常規組36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區間在37~73歲之間,平均年齡(50.9±7.3)歲,研究組36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區間在36~74歲之間,平均年齡(51.5±7.4)歲,經統計學對不同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計算后發現差異較小,(P>0.05),故研究結果可以形成有效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36例采取開放手術治療,治療過程:脛骨平臺骨折和半月板損傷在同一次開放手術中進行,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修復和切除,完成手術后給予抗感染治療。

研究組36例采取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治療,治療過程:清除膝關節內的積血,在關節鏡引導下全面查看膝關節損傷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診斷,進一步明確骨折具體位置、程度、以及半月板損傷情況,然后在骺端骨折線處行一小切口,注意不要切開關節囊,用手術器械將骨折塊進行復位處理,確保關節面平整干凈,如果復位后存在缺損可以進行移骨,移骨完成后進行內固定處理,針對半月板損傷可以根據其損傷情況實施縫合修補治療,完成手術后給予抗感染治療[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情況,應用AKS評分系統進行評定,評分包括膝評分和功能評分兩個部分,評分越高說明膝關節功能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軟件統計數據,膝關節功能情況為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P值在0~0.05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情況比較

研究組膝評分和功能評分都高于常規組,膝關節功能情況恢復良好,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膝關節功能情況比較()

常規組 36 39.55±2.11 40.67±2.39研究組 36 45.46±3.48 46.21±3.22 t -- 8.713 8.289 P -- 0.000 0.000

3 討 論

脛骨平臺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半月板損傷是常見合并癥,多由外力、暴力等引起,發生疾病以后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極易引發關節炎、關節僵硬、以及畸形愈合等并發癥,加重疾病的發展,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以骨折復位固定和半月板整體切除為主,手術方式為開放手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遠期療效不是非常理想,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微創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實施開放手術固定骨折部位,利用微創手術修復半月板損傷,兩者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3]。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膝評分和功能評分都高于常規組,膝關節功能情況恢復良好,結果對比差異較大,(P<0.05),說明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顯著,是因為微創結合開放手術可以降低手術風險,提高半月板修復技術,降低半月板損傷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有助于患者膝關節功能的盡快恢復。

綜上所述,針對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采取微創結合開放手術治療,可以提高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值得在脛骨平臺骨折合并半月板患者臨床治療中推廣與應用。

猜你喜歡
半月板脛骨微創
持續骨牽引復位在近節指骨干骨折微創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肺癌的微創介入治療——專訪北京醫院腫瘤微創治療中心主任李曉光
同種異體半月板移植術治療外側盤狀半月板與非盤狀半月板損傷療效對比研究
關節鏡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縫合器治療半月板損傷的療效
賁門失弛緩癥的微創治療進展
前后聯合入路內固定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
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有限內固定聯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對比觀察
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現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多功能脛骨帶鎖髓內釘治療脛骨近端關節外骨折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