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電視臺報道三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北京音樂廳演出盛況

2020-06-30 15:34邵德誠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
關鍵詞:琴瑟傳統文化

摘要:2019年8月16日在京成功上演了由作曲家魏揚教授創作的三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三部項目分別是《赤子之心——豐子愷兒童漫畫音樂集》《琴瑟和鳴》和《漢字“心”之音》。三部作品用音樂的方式豐富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內涵,且重現了同時宣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鋼琴組曲;琴瑟;傳統文化;國家藝術基金;漫畫音樂集

8月16日19:30在北京音樂廳成功上演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豐子愷漫畫”鋼琴組曲&琴瑟和鳴》,此次音樂會是三個國家藝術基金創作項目的集中展示和匯報演出。該節目包括三套作品,即赤子之心——豐子愷兒童漫畫音樂集,琴瑟和鳴和漢字“心”之音,其中前兩套作品是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的創作項目,這兩個項目分別用鋼琴的方式全新演繹民國漫畫家豐子愷先生的童趣漫畫以及恢復上古琴瑟和鳴的音樂傳統,而后一套漢字“心”之音則是2016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創作項目。三部作品為北京觀眾帶來音樂與漫畫和漢字的交融碰撞。作曲家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魏揚教授,當天現場大廳內無虛席,觀眾沉浸在優美靈動的旋律中如癡如醉,演奏結束后,一些樂迷朋友來到后臺送上問候和祝福,給予了本次演出莫大的支持。

1 鋼琴組曲《赤子之心——豐子愷兒童漫畫音樂集》之兒時那些事兒

鋼琴組曲《赤子之心——豐子愷兒童漫畫音樂集》共12首帶有標題的小品組成。透露著作曲家魏揚對兒童心靈的關懷,其中天真爛漫、青梅竹馬、頑皮搗蛋、好奇探尋……秉承藝術是心靈的事業、藝術是技術與美德之合成的文藝思想指導,使作品閃現著德性的光澤,技法上運用魏揚教授研究提出的源自唐朝“合竹”和聲的純五度復合和聲體系,營造出一片清麗脫俗、明凈朗然的審美境地。作品獲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得到豐子愷家人的大力支持。該作品由演奏家蔡穎演奏,蔡穎,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師,旅美鋼琴演奏家、古箏演奏家,獲最高演奏文憑“藝術家文憑”,歐洲世界鋼琴教師會議首位受邀發言的中國鋼琴家。國家藝術基金《赤子之心》項目重要成員。是當今樂壇罕有的在中國民樂、西方古典樂均有所建樹的青年音樂家。在演奏的過程中從第1首《山間清且淺可以濯我足》開始就瞬間把我們帶入童年的回憶,腦海中浮現出豐子愷漫畫中的圖像和每個人自己小時候在山澗中玩耍的景象;第6首《蟹之鄉》里面的流水式的伴奏音型,每一個音符像流水般被演奏家彈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再如第11首《銅鑼響》中那種歡喜的場面和節奏感琴聲一響畫面感立馬在眼前投放而來,并且臺上演奏家也表現得像是個孩子那般活潑可愛,應聲應景,畫面感極強。聯合國總部名家論壇主席張元明教授稱贊她為“東西方音樂文化交流使者?!变撉偬┒妨_素·謝爾曼贊嘆:“從她的演奏中可以感受到她溫暖仁善的內心?!?被稱為“站在音樂之巔”的傳奇大師弗拉基米爾·維阿杜稱其演奏“完全由心而發,擁有天生的浪漫情懷?!彼难莩鲎阚E到達亞洲,歐洲及美洲。在演奏家蔡穎的詮釋下讓臺下觀眾瞬間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去心懷兒時的那些事兒。

2 《琴瑟和鳴》上古傳統文化的記憶

“琴瑟和鳴”在詞義上比喻夫婦情篤和好,最早見于《詩·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倍谝魳窌?,鋼琴大師丁承運先生攜夫人付麗娜教授和其女丁霓裳共同演出魏揚教授的《琴瑟和鳴》和《琴瑟弦歌》,丁承運,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學者,著名琴家。當代琴學泰斗與領軍人物,是集學者、演奏家為一身的當代最具創造力的古琴藝術家,與此同時《琴瑟和鳴》登上過中央電視塔臺《國家寶藏》電視節目,作為“彩鳳鳴岐”古琴守護者,曾在中央電視臺演奏《琴瑟和鳴》。付麗娜,琴、瑟演奏家。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臺灣南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瑟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長期致力于琴、瑟表演藝術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與傳播研究;工尺譜唸唱法之國樂傳統教學法研究等。曾多次應邀赴美國、韓國、比利時、歐洲、港澳臺以及國內各地舉辦琴瑟專場音樂會暨學術講座。丁霓裳,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碩士研究生,自幼熱愛中國文化藝術,七歲隨父丁承運學習古琴,現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員、上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他們的出神入化的演奏讓該典故再次重現,現場美妙的琴瑟聲音共同發聲,琴瑟合璧渾然一體供 觀眾享受,閉上眼睛感覺自己都像墜入了仙境般,飄飄然。

3 《漢字“心”之音》“心”字系列語境的深度挖掘

鋼琴組曲《漢字“心”之音》包含12首鋼琴小品,曾經在美國舊金山,法國巴黎、大沙隆、凡爾賽,英國倫敦、牛津、卡迪夫公開演出。本次演奏的是其中的前六首分別是音樂會上半場第1首《悅·兌心》、第2首《憬·心景》和第3首《愉·心俞》,下半場的第4首《悟·吾心》、第5首《憧·童心》和第6首《思·田心》。這幾首作品由演奏家翁怡演奏。翁怡,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年鋼琴家、室內樂演奏家,藝術語言學博士,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大學客席演奏家、上饒師范學院客座教授,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考級評委、國內國際鋼琴比賽評委。國家藝術基金《赤子之心》項目重要成員。于上海音樂廳、東藝、上交、賀綠汀音樂廳、鼓浪嶼音樂廳和美國多所高校舉辦鋼琴獨奏、室內樂及協奏曲音樂會。尤其最后三首在翁儀的演繹下把樂曲的精髓已經是發揮的淋漓盡致,以至于到了音樂會的最后觀眾還是品味的津津有味,看樣子觀眾們對這幾首作品聽得已是如癡如醉?!稘h字“心”之音》的創作初衷是表現當代大眾的情感心聲,因為作曲家魏揚教授的專業為歌劇作曲,擅長樂隊寫作,但好的樂隊演奏可遇不可求,所以先用鋼琴代替樂隊演奏,等合適的機會再配器交給優秀的指揮和樂隊。該作品表現出的是成年人的“心景”與“童心”,而《赤子之心——豐子愷兒童漫畫音樂集》則表現的是兒童的“童心”。

這三首作品在技法上選擇源自唐朝“合竹”和聲的純五度復合和聲體系,是為了完全排除西洋和聲技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為建立民族和聲學進行創作上的探索。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意境,“琴瑟和鳴”表現雅樂文化,文人風骨;鋼琴表現俗樂文化,大眾情趣。通過這次演出,希望使普通觀眾聽到中國人也有喜怒哀樂深沉復雜的情感,中國音樂也能像西洋音樂、好萊塢與百老匯音樂一樣表現這些復雜情感??傮w來說,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豐子愷漫畫”鋼琴組曲&琴瑟和鳴》于2019年8月16日晚上已經圓滿結束,通過該場音樂會讓各地觀眾也了解到中國現代音樂作品原來是這么有趣味性的,然而在新時代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更應該去走近了解中國文化傳統音樂。

作者簡介:邵德誠(1995-),男,歌劇分析專業研究生在讀。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琴瑟傳統文化
游遺愛湖琴島望月
無題
琴瑟(新韻)
冷熱
A Study on Translation of《羅剎海市》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