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多樣化教學分析

2020-06-30 15:34宋冬梅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
關鍵詞:蘇教版例題數學知識

宋冬梅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多樣化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非常重要,下面,筆者就結合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進行詳細的論證分析,希望能為各位教師提供比較不錯的教學指導意見。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教學方法

掌握科學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知道,高考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沒有科學的教學方法,那分散的知識點就無法融合成一個整體,教師在教學時自然也困難重重,難有突破。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適合高中數學教學呢?

1 把數學問題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數學作為一種人們認識和理解世界本質的重要工具,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總的來說,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一些客觀存在的生活問題其實都可以用數學原理來解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忘了聯系生活實際,只有找到數學問題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才能引導學生基于生活經驗和常識更好的認知和理解數學知識。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做呢?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數學知識的生活表現形式,找準數學問題對應的生活點,從而有效避免生活情景的迷惑作用。其次,教師需采用最常見、最容易的理解的生活場景理解數學知識,最好是用一個場景聯系多個數學知識。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教材中,《集合》就是一類典型的生活類數學知識。要全面、深刻的理解集合的定義、特點和應用方式,教師可以輔以相應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解答數學問題。比如數學問題:小于4的自然數可不可以構成一個集合?著名數學家可不可以構成一個集合?根據數學問題,生活化解析方式如下:要確定能否構成一個集合,就要明白集合的定義和元素特點,即“確定的一堆東西”,其中“確定性”是元素的第一特點,由此可知,小于4的自然數有1、2、3,所以可以組成一個集合,而相反,著名數學家有國外的、國內的、過去的、現在的,具體指代誰并不確定,所以不構成一個集合。

2 整體數學題,按照類型進行歸類并總結做題方法

實際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不乏優等生)認為數學教材講的只是基礎知識,要聯系做題技巧還是應該完全拋開教材,采取題海戰術。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片面的。為什么要有教材?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同學都搞不清楚。其實,高考數學題雖然很難,但無一例外都來自課本,只要把課本上的例題吃透,其實高考題也很自然的迎刃而解。針對教材中的例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要掌握科學的歸類方法,每一種題型總結一種通用的結題思路,以課本中的典型例題為對照找出考點和易錯點。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92頁中有一個經典例題:已知A(-1,3),B(3,-2),C(6,-1),D(2,4),四邊形ABCD是否為平行四邊形?這道題的考點其實就非常多,既有平面指標坐標系作圖能力考察、又有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考察,結題方法是過A點向x軸作垂線,過點B向y軸作垂線,兩條垂線交于點P,可得出該點坐標為(-1,-2),PA=5,PB=4,所以在Rt△PAB中,可得AB?=41.通過類似做法可得CD?=41,所以AB=CD,同理BC=DA,可得ABCD為平行四邊形。這道題的考點非常明確,那就是考察兩坐標之間的距離,運用勾股定理求得距離的方法是根本方法,但比較麻煩,所以學生可以總結出固定公式,這樣再遇到類似題目就能很快上手。

3 總結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學會靈活變通

數學思想方法對簡化同學們的做題思路、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現在的蘇教版教材中并沒有列出類似數形結合、轉化、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但學生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也使用過它們。比如二、中的經典例題運用的就是數形結合思想,通過作圖方式以形代數。做題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題目選擇不同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樣就能極大的提升做題效率和質量。

承接二、中的例子,我們需要驗證AB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的正確性,即A(x1,y1)B(x2,y2),兩點的距離公式|AB|=√((x1-x2)^2+(y1-y2)^2)的正確性。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分類討論思想,即A、B兩點所處的象限不同,我們可以分成16種情況來討論,每一種情況我們都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A(3,4)B(-1,1),帶入公式得|AB|=5,然后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畫圖測量一下AB的距離,看是否相等。根據這種方式,可以將其他15種情況逐一討論一下,這樣就能驗證公式的正確與否。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習難度非常大,僅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根本不可行。教師需要根據上述分析整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把握好數學學習的竅門,以靈活巧妙的教學方法助力數學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以上的分析論證雖然只是筆者的個人建議,但是仍然希望能夠為各位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幫助。新課標下,高中數學仍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希望廣大高中數學教學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探究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 甘宇杰.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09).

[2] 胡國權.關于多媒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2(11).

[3] 王保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好家長,2015(37).

[4] 杜素麗.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20).

猜你喜歡
蘇教版例題數學知識
蘇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精編課本題改編練習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由一道課本例題變出的中考題
一道課本例題的變式拓展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課本題改編練習(推理與證明、復數)
例說復習課中例題的選編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