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

2020-07-04 12:20張淑麗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術后護理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

張淑麗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將本院腦出血患者共96例納為研究對象開展回顧性研究。遵循家屬術后護理意愿,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組48例。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實驗組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對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肢體功能評分差異。結果:經不同模式護理后,實驗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肢體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出血術后護理中的應用,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術后護理;應用價值

外科手術治療是現階段腦出血臨床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效果顯著,但術后針對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所致肢體功能障礙,則仍需借助護理手段實現[1]。因此,為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特設本次回顧性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間接診腦出血患者共96例納為研究對象開展回顧性研究。遵循家屬術后護理意愿,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組48例。

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最大者72歲,年齡最小者43歲,平均年齡(57.52±3.59)歲;實驗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最大者73歲,年齡最小者41歲,平均年齡(57.08±3.42)歲?;颊吲R床資料組間對比結果P>0.05,無統計學差異,研究結果可比。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術后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即在術后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患者導尿、藥物配制、體征監護等臨床護理措施。

實驗組接受早期康復護理:(1)早期康復運動:術后72h內,若患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且血腫引流情況較好,則可在患者恢復意識后,予以基礎護理輔助,即根據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情況實施被動康復訓練,先予以患者四肢肌肉按摩,舒緩緊張肌肉,其后對膝關節、肘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進行屈伸、外旋及內旋運動,對指關節等小關節進行扭轉運動,緩解術后關節僵化癥狀。術后5~10d內,可根據患者意識恢復情況,輔助其坐立進行上肢上舉、抓握訓練,其后輔助患者進行下肢自主屈伸、外旋、內旋活動,待下肢肌力恢復后,指導其下床行走活動。(2)神經功能康復護理:神經功能康復主要是指對患者意識、吞咽功能、語言功能的訓練。需在患者手術恢復意識后,每晚睡前選取芳香精油刺激患者嗅覺,由家屬進行文字閱讀刺激其聽覺,維護其基本神經意識功能,并聯合吞咽訓練,維護患者口腔功能,為后續語言功能康復訓練鋪墊基礎[2-3]。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肢體功能評分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觀察指標中各類數據均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組間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時,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不同模式護理后,實驗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肢體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經不同模式護理后,實驗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肢體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家屬滿意度提升明顯,P<0.05。分析原因: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出血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可通過早期康復護理的實施幫助患者有效維護其四肢功能,保持關節基礎活動度及肌張力,降低術后運動障礙風險;并聯合神經功能康復護理,進一步對患者神經功能實現維護,促進術后意識恢復,維護語言及吞咽功能,進而起到對各類腦出血后遺癥的有效預防作用[3]。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出血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積極維護患者肢體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陳玉華.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9,9(33):154.

[2] 蔡建平.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預防作用及康復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1):3579-3581.

猜你喜歡
術后護理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
全方位促醒護理在重癥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預防
顱內減壓技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循證護理在膽結石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骨科術后疼痛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緩解效果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病毒性腦炎患兒的早期康復護理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