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引領活動 活動促進轉變

2020-07-04 14:21曹婷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曹婷

【摘? 要】? 小學班主任作為與小學生最“親近”的人,在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要求上責無旁貸。班主任可以通過價值引領活動,在各種活動中促進學生的轉變,促進師生更好地融合。只有在活動中,才能把顯性教育與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認識、領悟思想道德規范。

【關鍵詞】活動引領;促進改變;小學班主任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師的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啟迪思維等方面,還需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要求,大力開展德育教育。別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與發展形式多種多樣,每一種都具有獨特的優勢,但是應當將德育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笨梢?,在百花齊放的教育體系中思想道德教育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價值引領“期初課程”,在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轉變。

一、活動方案之展程

愉快的寒假生活結束了,中央電視臺每當開學第一天,就會推出“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它是教育部和央視聯手開發的電視教育節目。節目寓教于樂,以活動育人。學生在節目中能了解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為了民族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明白知識守護生命的道理,知道多懂得一些自救知識,在危險中就會多一份逃生的希望……原來,教育能像這樣在無聲中間進行著;原來,教育就是這樣潤物細無聲。

在學校推出的“繽紛冬日”系列活動的指導下,我們二年級的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過去的假期中真正做到了“快樂有體驗,健康有收獲”,度過了一個生長力滿滿的新年!跟隨著教育部的步伐,我們積極響應《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具體要求,為引導學生在團隊交流中反饋假期生活,分享趣味經驗,我們為二年級學生量身定制了為期一天的“期初課程”,方案如下:

2018年春學期“期初課程”(二)年級方案

1.課程主題:爭做小小主人 傳承志學精神

2.參與人員:各班正副班主任 全體學生

3.活動目標:

(1)新年我是小主人,學生能主動參與家庭大掃除活動、新春布置、年貨置辦,傳承“孝德”精神。

(2)爭做學習的小主人,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向“弟弟妹妹”傳遞“志學”精神。

(3)讓學生熱愛運動,喜歡生活,在平時的生活中能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4.主要活動設計

(1)“我是新年小主人”:讓學生介紹(可以是PPT,可以是照片)新年在家的“大掃除、年貨置辦”等活動,并評選出“新年小主人”。

(2)“我是學習小主人”:用繪畫、思維導圖或讀后感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寒假的閱讀收獲,并把制作的“?!弊謺炠浰徒o一年級相對應的班級。

(3)“我是運動小達人”:讓學生走出教室跳跳繩、踢踢毽,比一比,賽一賽,并評選出“運動小達人”。

5.具體活動安排(上午大課間統一參加“開學典禮”)

其中,本年級最主要的活動是——“我是學習小主人”,傳承“志學”精神。

照片拍攝:各班正、副班主任

二、活動精神之引領

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同學們迎來了開學第一天。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所有師生都做好了準備, “期初課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我們通過新年元素的深入挖掘,應用多種形式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

例如,我是“新年小主人”環節:

同學們暢談寒假生活,把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用“相冊”或PPT的形式記錄了下來。他們積極踴躍地上臺講述著自己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繪聲繪色地講著自己如何進行新春布置、置辦年貨、參與家庭大掃除……一張張精美的照片讓同學們再次領略了寒假的繽紛,感受到了同伴尊祖愛親的品德,他們更是從同伴身上看到了新學期努力的方向。

我們就可以在這樣的校園活動中,以活動為載體,變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二年級學生還是很喜歡和小伙伴一起游戲、一起活動的。有趣的集體活動,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他們自身的能力,更是為德育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這種環境氛圍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以達到育人目標,這正是我們常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孝德精神”也在活動中得到了傳承,正可謂“寓教于樂”。

在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受教育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設置一定的內容,布置和利用一定的環境和各種活動,進行無聲的,甚至無痕地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和塑造。我們還可以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好動、愛玩、求知欲也比較強的年齡特征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創設的活動可以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例如,我是“學習小主人”環節:

同學們除了享受寒假的輕松愉悅外,還不忘學習。他們用繪畫、思維導圖和讀后感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了寒假的閱讀收獲,并把制作的“?!弊謺炠浰徒o了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向弟弟妹妹們傳遞了“志學精神”,希望他們爭做學習的小主人,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三、活動促成之改變

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不僅能夠團結班集體,使班集體更加積極、健康地發展,而且可以開闊同學們的胸懷、擴展他們的視野,進而在愉悅、融洽的氛圍中對他們的情感、興趣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我的新年展望”環節:

新學期,新氣象,新風尚。學生懷揣著夢想,寫下了新年目標或對自己的期望,希望人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不斷超越自我,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每一天,迎接新的未來。

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老師和同學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一起。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更愿意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更容易流露出真實的性格特點和思想中的消極部分,老師很容易發現問題,并針對不同的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如學生表現出來的沖動和焦躁、緊張和憂慮、膽怯與自卑,成功者油然而生的喜悅得意甚至驕傲,失敗者的氣餒與沮喪甚而妥協退縮。教師在活動中也能找到恰當的教育切入點和豐富的教育契機。而且,這些充滿寬松、自由、愉快氛圍的活動不僅會淡化學生被教育者的角色意識,還會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參與的興趣,在學生自己有想轉變、想變好、想變強的思想基礎上,使他們產生自主感和責任感,最終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提高。這不正是活動促成師生的改變,這不正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嗎?

“期初課程”在師生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但“孝德、志學精神”還在全體師生中傳遞著……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更要團結家校社的教育合力,拓展學生視野,持續培養學生的孝德精神和志學精神,去追尋最好的自己。我們鼓勵學生繼承傳統文化喜迎新春、創設良好家風踐行孝德、志愿社區服務奉獻社會。

實踐證明,要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的內容和一些行為規范要求,可以通過價值引領活動,在各種活動中促進學生的轉變,促進師生更好地融合。只有在學生參與活動中,才能把顯性教育與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認識、領悟思想道德規范。校園各項活動是學生進行德育最好、最方便的載體。除了上述的校內活動,還可以延伸到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名人故居、社會調查、參加勞動、參加公益活動、社區服務、軍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不斷提高自我思想認識,豐富自身情感,磨煉自我意志,最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達到活動促進師生轉變,尤其是學生轉變的目的。

猜你喜歡
小學班主任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
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
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