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時代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

2020-07-04 13:12陳琳
文存閱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創新

摘要:隨著我國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進入課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上課模式,改變了學生接收信息的方式,與此同時,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本文根據新媒體時代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在新媒體時代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創新途徑,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門,高職院校結合新媒體技術來實現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為社會創造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隨著新媒體技術在教育行業的廣泛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體的結合旨在打造良好的上課氛圍,促進學生綜合發展,這就要求對教育進行創新,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教育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1新媒體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1積極方面

新媒體技術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首先,傳統的課堂形式單一不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而通過新媒體技術,運用視頻,動畫等形式將學習內容展現出來,打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接下來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其次,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傳播方式,可以通過在建立網上班級,實時共享教學資源,獲得更多的輔導資料和拓展知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的效率,同時學生在課下學習時遇到的難題也可通過線上得到解答;最后,新媒體技術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新媒體技術是一種社會普遍運用的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最全面的知識,為學生整合知識體系提供了資源和條件,也可快速梳理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2消極方面

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面性,新媒體技術在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以下的消極作用。首先,信息技術傳播速度十分快,導致學生無法分辨出信息的真偽,加上學生易受信息內容的影響,其傳播速度和內容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帶來了負面影響;其次,網絡信息中的電子游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可能會出現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無法自拔,甚至會將虛擬化的游戲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去,造成了不必要的意外發生,而且現階段抖音等短視頻十分流行,這種虛擬化的世界使得學生對現實世界產生不滿,嚴重影響了學生正常的生活;最后,新媒體的盛行挑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同時也對學生的自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新媒體走進課堂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新媒體技術帶來的消極方面,并作出相應的措施,促進其積極方面得到更好地發展。

2新媒體時代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2.1理念落后

傳統教育理念是以填鴨式為主,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馬克思理論體系,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較為落后。一方面,教育者只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述,沒有結合當今的實際情況,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中實際會發生的問題集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進行課本理論的講述,不但不會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反而會造成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反感心理;另一方面,在面對學校出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反面事件時,學校應規范化管理,建立起一個思想政治平臺,而不是一味掩蓋負面評價,對事件的處理態度有待改正。

2.2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學校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高低,因此,學校足夠重視隊伍的素質化建設。而現階段,出現了領導認識不周全和教師媒體素質有待提高的現象。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領導年紀偏大,對于新媒體技術持反對意見,拒絕將新媒體運用到課堂中來,而是堅持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愿意改變自己對于新媒體技術的認知,只是一味的就新媒體技術的消極方面進行論述,而且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缺乏資金的使用,沒有對其設備及時進行維修和更新,這些方面都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效果;另一方面,教師的媒體素質也有待提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媒體指導時遇到了網絡實用技術不強,表達能力不夠等一系列問題。

2.3傳播內容和渠道

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多樣化,且其傳播內容十分復雜。新媒體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送者,這就造成了網絡信息的隨意性,部分群體為發泄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言論進行攻擊,造成了網絡暴力。其傳播速度非???,傳播內容也出現反面內容,這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很容易給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造成消極的影響。

2.4學生個體問題

由于新媒體有消極作用的影響,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極高的辨別能力和自主能力,避免導致認知系統的偏差。一方面,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網絡信息時要具備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但是部分學生由于有經驗不足,思想尚未成熟等方面的缺乏,導致其無法正確辨別信息,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另一方面,學生的自主性有待提高,現階段網絡游戲和短視頻十分流行,學生容易陷入其誘惑,而偏離日常生活,還有學生會利用網上資源進行作業抄襲,敷衍式地完成作業,無法達到教學效果。

3新媒體時代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有效策略

3.1轉變傳統理念

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將新媒體技術走進課堂,積極發揮新媒體技術的正面作用。第一,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主”的原則,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用新媒體技術展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可通過新媒體技術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強強聯合,通過視頻來播放

實踐內容,將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樹立學習有用的觀念,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第三,打造規范且健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及時發布最新的思想政治動態,同時也可邀請學生加入平臺發布內容的撰寫,間接的讓學生了解思想政治內容,營造出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3.2完善隊伍建設

對教師隊伍進行規范化建設是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節,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素養的構建有重要意義,而且指導著學生的發展進程。教師和領導人員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看到新媒體技術積極的一面,加大對新媒體技術設備的更新和維修,為新媒體技術走進課堂提供堅實的保障。教師要努力掌握新媒體技術,通過網上建立網上班級進行資源共享和答疑解難的工作,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提高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3創新教學方法

通過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進行完善。首先,根據學校自身特點,開展思想教育的專題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的內涵所在;其次,創新實踐教學活動也是重要方法之一,如案例教學,新媒體技術展現等方法都可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提高學生素質

在網絡的環境之下,學習必須擁有良好的自主和健康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多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學習,使其感受到新媒體帶來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通過網上學習交流進行深入地探討。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建立,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建立心理疏導工作室,或進行心理健康課堂教學,做好學生在面臨網絡時的心理健康工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小結

綜上所述,新媒體給高職院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面對現存的理念落后,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傳播內容和渠道,以及學生個體問題的出現,要進行多方面的努力,做到及時轉變傳統理念,完善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方法和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宏達.理性回歸:思想政治教育對新媒體的創造運用與價值提升[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3):15-21.

[2]鄒慧,徐志遠.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社會科學,2016,(2):204-207.

[3]曾征,李毅.利用文獻計量學分析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趨勢及啟示[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4(6):147-152.

[4]何代欽.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4):67-70.

[5]宋明江,楊正強,胡守敏等.基于新媒體環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16,(8):213-216.

作者簡介:

陳琳(1975—),女,侗族,研究生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高等職業教育與管理。

課題項目:

2016年貴州教育改革發展研究重大課題(課題批準號:2016ZD010)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創新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