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的嘗試

2020-07-06 03:39王浩杰
中國新通信 2020年3期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改革

王浩杰

摘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開設,是以社會計算機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的,要想實現課程教育的拓展,必須深度挖掘各類教學內容中的關聯特性,提高教育資源的整合力度,以建構多維度的教學體系,提高實際教學效用?;诖?,文章以課程綜合化為切入點,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的具體實施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教學改革

引言

計算機設備、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創新下,為行業領域的縱向化延伸提供資源支持,推動我國社會體系的發展。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來講,其具有綜合性、聯動性、實踐性的教學特點,為進一步發揮出專業課程的教學優勢,需針對課程本身呈現出來的特性,來建立多維度的教學機制,從課程內容、教學思想等方面,分析出課程綜合化的實現屬性,然后建立基于技術特性的課程綜合化體系,進而在專業教學中,發揮出專業課程本身的教學優勢。

一、課程綜合化的實施意義

課程綜合化是指在原有的課程教學基礎之上,實現課程的質變。通過挖掘出專業課程中各項知識存在的聯動性,然后將各類知識要素進行有效整合,為學科體系建立一個基于社會學科、專業學科為一體的教育格局,以防止專業間的內容出現信息孤島的嚴重現象。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來講,課程綜合化針對學科內容所呈現出的屬性,建立一個多結構的是教育體系,以突出學科內容的核心性,避免出現知識點冗余、重復、教學體系松散的嚴重現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課程綜合化的建設,有效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整合,通過將核心課程進行點狀輻射,來分化出多個教育主體,這樣以來便可保證每一個教學點即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知識點之間又存在較大的聯動性,進而形成一種立體化的教育環境,提高學科內容之間的交互性,以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建設進行規范與引導。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的具體實施

(一)基于科學方法論實現課程綜合化的改革

課程綜合化過程中的干預因素較多,要想真正實現課程教育的深度優化與調整,則必須對學科內容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進行分析,以降低學科融合制約因素的產生概率。在理論與實踐的認證與磨合下,現階段,課程綜合化的方法一般包含核心延伸法、垂直延伸法兩類,通過深度挖掘出學科體系中存在的價值關系,進行學科內容的羅列與編排,以保證知識點的理論與實踐可形成精準對接,提高學生的認可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建設中,應針對基礎學科之間存在的聯動性,進行交互認證,測定出基礎學科內容與專業學科內容之間的遞進關系,例如電路原理、數字邏輯與計算機組成、系統結構之間的關系,然后分析出課程內容的實踐性。當某一類內容的實踐性較強,而理論知識過于系統化,則應依據課程實踐內容反向對課程理論知識點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各類知識點之間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與可拓展性,進而提高專業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二)建立以基礎學科為主的技術型教學體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的開設,是建立在社會崗位需求之上的,其教學本質是令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能。為此,在建立課程綜合化體系時,必須加大基礎教學力度,并以基礎內容為輻射點,來建立具有過渡性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以數學為基礎課程,將各類教育方法與教育技術進行同步延伸,并將獲得的理論基礎反饋到與計算機設備相關的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教學中,進而為學生建構一個具有動態化、全面化的教學框架,進一步實現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融合。例如,將計算機、計算模型等作為基礎輻射點,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學生對基礎學科產生一定的興趣以后,通過學習思維上的等位遷移效果,并可進一步開展電子技術、計算機結構組成、程序原理、軟件編輯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學生通過知識點的逐步滲透,可令學生對專業課程內容進行認可,進而提高整體教學效率。通過將基礎課程作為課程綜合化實現的突破口,充分挖掘出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性,以保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內容的核心教學屬性存在一個強有力的交互功能,進一步為教學拓展提供基礎保障。

(三)建立理實一體化的課程綜合化教學框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別是針對部分具有抽象性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實踐來認證自身的理論知識。為此,課程綜合化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到專業學科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存在的契合點,以提高實際教學效用。通過對以往學科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大部分實踐課程只是單一的對理論知識進行認證,在書本的定向化知識下,將令整個教學呈現出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此,要想正確發揮出課程綜合化的教學優勢,應確保主線教學呈現出一定的對比特性,即將理論環節與實踐環節進行基于時效性的內容編排,充分挖掘出課程內容存在實踐功能,提高知識與日后崗位工作的契合性,以防止出現教育上的“過剩產能”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綜合化體系的建設,應針對學科內知識內容的關聯特性,以及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存在的共生點來建立多維度的教學格局,以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教學知識滲透,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期待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教育部門應發揮出前瞻性的功能,針對市場中計算機技術的更新,為學校教育提供相關導向,以此來推動課程綜合化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焦陽.基于課程教學改革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實現路徑[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7):212.

[2]黎利輝,黃恒秋.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計算機時代,2020(05):85-88.

[3]強建.工程教育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1):193+195.

猜你喜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改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探討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層次化關節點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
對高中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