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在心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2020-07-06 00:17鄭維娜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質量

鄭維娜

【摘要】

目的:探究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在心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心內科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3例和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干預的觀察組43例,對比兩種護理措施的臨床價值。結果:分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性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內科護理工作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值得推廣實施。

【關鍵詞】持續護理質量;心內科;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203-02

目前,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逐漸增加,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現在,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升高,此外,由于患者本身年齡偏大,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易出現安全問題,因此,為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1]。持續護理改進模式是一種人性化、系統化、規范化的醫療護理模式,既能滿足患者和家屬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又能促進醫患關系,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本文筆者將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部分心內科患者進行持續護理改進模式干預,臨床效果顯著,現有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上述時期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50±4.55)歲;主要疾病類型包括心律失常10例,冠心病13例,心力衰竭14例,其他6例。觀察組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3.40±3.85)歲;主要疾病類型包括心律失常9例,冠心病15例,心力衰竭15例,其他4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心內科疾病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兩組患者在臨床基本資料方面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干預,具體措施為:①入院時護理?;颊呷朐汉?,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完成常規檢查項目,此后護理人員配合主治醫生完成患者的病情評估,并針對患者存在的危險情況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作出預防措施。②健康宣教。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能力,為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疾病知識講解,提高患者和家屬的疾病認知,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依從性[2]。③病房管理。告知患者病房內呼救設施的使用方法,加強病房巡視力度,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病情發展情況,在巡視過程中,及時解決患者問題,耐心回答患者疑問,拉近護患關系,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④細節護理。不斷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細化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減少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技能培訓、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工作能力,從而提高護理質量[3]。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從溝通能力、病房管理、文書書寫及護理技能等四個方面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各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②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安全性。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情況,其不良事件發生率越低說明患者護理安全性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筆者用軟件SSPS 19.0作為本次研究的統計學處理軟件,并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別用t和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

分組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安全性

經不同護理措施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心內科患者以中老年群體居多,在治療期間,護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其疾病恢復情況[4]。以往臨床實施的常規護理僅注重患者的疾病發展,缺乏對其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干預,因此效果不佳,而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更加注重護理措施的人性化,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有效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進而達到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

萬寶艷等[5]學者在心內科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的研究中發現,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筆者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結果與萬寶艷等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模式應用于心內科的護理工作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隋玉華.持續質量改進在康復醫學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87(1): 173-174

[2] 馬鳳真.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安全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 135-136.

[3] 李愛華.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安全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7): 3275-3278.

[4] 侯巖芳, 周艷麗, 趙愛萍, 等.持續質量改進在心電監護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14(6): 123-124.

[5] 萬寶艷.心內科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對減少護患糾紛及提升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 2017, 5(23): 127-18.

猜你喜歡
心內科護理質量
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優質護理對心內科住院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
分析情景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合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教學價值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淺談心內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和應對策略
某院心內科前列地爾注射液病歷點評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