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轉型向“五化”

2020-07-07 06:28金之鈞
中國石油石化 2020年11期
關鍵詞:五化分布式天然氣

文/楊 雷 金之鈞

低碳化、多元化、全球化、數字化、分散化,將是未來能源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能源轉型正在成為全球主題?!?(楊雷)

專 家 簡 介

楊雷,曾先后任職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12 年起擔任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2016 年起擔任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近期在國家能源局的支持下,調入北京大學參與籌建北大能源研究院。致力于推動能源轉型、能源改革和全球能源治理,并曾參與多項能源政策的研究制定。

(金之鈞)

專 家 簡 介

金之鈞,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石油大學副校長、中國石化副總地質師兼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能源發展戰略、深層油氣成藏機理與海相油氣地質理論研究及勘探實踐工作。在復合成烴、碳酸鹽巖溶蝕、“突發式”成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隨著應對氣候變化及防治空氣污染壓力的不斷增大,隨著可再生能源、儲能、數字化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加上技術革命帶來的頁巖油氣的爆發式增長,能源發展的最大約束將不再是資源,環境和排放將成為影響能源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技術對能源安全的基礎性保障作用越來越突出。

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低碳能源的發展將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主流,能源發展的動力和外部約束都有重大的變化。能源系統進入了一個快速變化的時期,能源轉型正在成為全球主題。低碳化、多元化、全球化、數字化和分散化,將是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

低碳化

2015 年12 月,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巴黎舉行。各國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明確了控制氣候變化的核心目標——實現與前工業化時期相比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并爭取把溫度升幅限制在1.5℃。因為這一目標,《巴黎協定》對能源領域產生了最直接、最深遠的影響,因為化石能源燃燒是溫室氣體排放最主要的來源。

工業革命以來,除了個別經濟危機的年份外,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一直在增長。這一增長曲線在2014 年后的三年內稍有停頓,但2017 年后又開始爬升。而且進入工業化以來,全球已經排放了2.2萬億噸當量的二氧化碳(含其他溫室氣體折算)到大氣層中,包括G8 在內的全球最富有的17 個國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80%。

為了實現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避免更加惡化的鏈式后果,應該控制新增排放總量不超過7000 億噸。目前,我們每年大概排放420 億噸,其中330 億噸來自與能源相關的排放(占比高達78.57%)。按此計算,即使年度排放不再增長,17 年時間就將達到7000 億噸的排放上限。

基于這種嚴峻的形勢,為了遏制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長,世界各國都在采取措施。例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限制新建低效火電站,淘汰老舊低效火電站,促使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減少甲烷氣體直接排放,加快削減化石燃料補貼等。歐洲有些國家已經明確提出2050 年將凈碳排放量降至零的愿景,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相關國際貿易及投資的框架條件會發生改變,碳標簽甚至碳關稅都有可能成為未來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的內容。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者,勢必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與降低排放密切相關的還有防治空氣污染,對此中國有著切膚之痛。目前,空氣污染依然是世界性的問題,印度很多城市的空氣污染比中國還嚴重。即使在歐洲很多城市,空氣污染問題也備受關注。

一方面有排放和環境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已經一定程度上具備與化石能源競爭的實力,很多新能源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產生。因此,低碳化將成為能源發展的剛性要求和必然趨勢。

多元化

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當前的主體能源,截至2018 年底,占比分別為33.6%、27.2%、23.9%和10.9%??稍偕茉匆呀涍M入快速增長階段,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本身就是多元化的。

由于能源基礎設施的系統慣性,也因為全球地區發展不平衡產生的跟隨效應,能源的多元化將長期存在。一個大型傳統電站將會有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使用壽命。目前,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基本達峰,比重持續降低,但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依然在大量新建火電站,煤炭的消費比重還在持續提高。

當然,還有人們的生活習慣問題。時至今日,歐洲很多地方冬天仍有使用薪柴燒壁爐的傳統,而且被看作是一種奢侈和有品位的生活。中國的老百姓更喜歡用明火做飯,這樣就使得這部分與天然氣相關的消費很難被電力替代。

能源的多元化,客觀上對保障能源安全有好處。不同地區能源資源稟賦不同,比如在油田地區,清潔化利用伴生氣資源就是較好的選擇。多元化的資源供應,也有利于在一種資源遇到問題時及時進行切換。比如,歐洲就曾因俄羅斯的天然氣斷供而重啟一些煤電廠,來彌補天然氣發電的不足。

全球化

在能源界,“沒有哪個國家在能源問題上可以獨善其身”已經成為共識。國際能源貿易絕對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比重也在大幅度提高。

1980 年,全球跨國石油貿易量為3.26億桶/天,占全球石油消費量的53%。到2018 年,全球跨國石油貿易量為7.14 億桶/天,占全球石油消費量的71.5%。

2000 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為5287億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22%。2018 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為9434 億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24.5%。

值得注意的是,LNG 占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的比重由26.6%提高到了45.7%。

LNG 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得參與交易的主體數量快速增加,不再局限于數量有限的成熟買家。2018 年,擁有LNG 進口終端的國家和地區已從2000 年的9 個增至41 個,并有望在2023 年達到47 個。在LNG 供應方面,無論是賣方的數量還是LNG 貿易的商業模式,多樣性也在增加,交易條款也日益富有靈活性。LNG 短期和靈活性交易所占份額變得越來越大。

值得重視的是能源技術的全球化,尤其是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際上不斷加速學習,從技術應用到商業模式創新,都展現出了更加活躍的景象。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18 年全國光伏組件產量達到8570 萬千瓦,同比增長14.3%;2019 年超過9000 萬千瓦,其中差不多一半出口到國際市場,供應了全球70%的光伏組件。

美國著名學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聯網的愿景,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2015 年9 月26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的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這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

在能源政策和全球能源治理方面,相關國家聯系日益密切,能源生產和消費國的對話十分頻繁,相關的政策協調也在加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我國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國際能源署聯合相關成員國分享政策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數字化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已經給很多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對能源領域的改變還處于早期階段。

以智能電網、電動汽車、能源物聯網、移動儲能站、區塊鏈技術等為代表的能源轉型相關技術,并不依托于特定的一次能源,最主要特征是以數據為核心的智能化,有可能對能源產業乃至人類社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能源的數字化已經引起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重視,國際能源署2017 年能源部長會的主題報告就是“能源與數字化”。

能源行業是最早得益于數字化的行業。多年前電廠、油氣田就開始應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來提高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現在更提出了數字電廠、數字油田、數字煉廠等概念。數字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減少了人工的使用。當前所有主要的石油公司都在推動進一步的數字化,如借助遠程視頻監測,溫度、壓力等各式各樣的傳感器,無人值守的油田井場越來越多。

信息技術正在從更廣和更深的層次對能源體系進行重構。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數字化將系統地改變能源的整個產業鏈和生態體系,使整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谷歌、特斯拉等新興的技術公司紛紛在能源領域開展業務,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整個系統的靈活性,更加智能和實時地發現能源需求,并及時地以最低的成本來提供能源服務,從而極大提高能效。這將會改變整個行業的產業鏈結構和商業模式。

值得重視的是,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已經開始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交易平臺建設、可再生電力的點對點交易、電動汽車充電、電網資產管理、綠證追蹤管理甚至虛擬能源貨幣,都已經嶄露頭角。這將會給能源領域帶來更深刻變化。

分散化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及出于提高能源效率的需要,近年來分布式能源發展迅速。

從學術角度,分布式能源的定義一直有不同的版本。按照國際能源署和國家能源局的研究,將分布式能源系統定義為:在靠近消費側對分布式能源資源進行智能組合,增加能源服務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并降低環境影響的能源系統。

分布式能源的具體形式,包括接入配電網或位于負荷中心附近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儲能、需求側響應和能效技術等。這些分布式能源的規模,可以從家庭單位到整個工業區。雖然規??傮w上遠小于集中式,但由于數量眾多,越來越成為能源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

分布式能源的一個突出優勢是就地利用和高能效。例如,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可以通過冷熱電聯產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能效可以達到80%以上(按照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指導意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能效要求是70%以上),遠高于普通電站項目。

新能源正在成為分布式能源發展的主力。因為可再生能源項目往往規模不大,適合分散發展。2018 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4400 萬千瓦,累計光伏裝機1.74 億千瓦,位居全球第一。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8 年新增集中式光伏裝機208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裝機2320萬千瓦,分布式占比為52.7%;2019 年繼續維持了分布式光伏裝機超過集中式光伏裝機的勢頭,且小規模的用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將近一半。

●登高看遠,可再生能源未來已來。 供圖/視覺中國

能源領域正在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生產型消費者(產消者),屋頂光伏、家庭儲能、小型冷熱電聯供等蓬勃發展。這些既是能源消費者又是能源生產者的新業態,給能源體系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挑戰。

應對之策

總體來看,能源低碳化、多元化、全球化、數字化、分散化轉型發展的特征,對我國能源安全是有利的。

例如,在能源多元化的進程中,通過大力發展包括核能、水能、太陽能、風能在內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大大降低對油氣進口的依賴,從而降低油氣供應的安全風險。在能源分散化的進程中,可以建立多個局部的能源供需平衡,從而大大降低由于集中供能帶來的突發事故風險。當然,“五化”的進程是緩慢的,當前必須高度重視能源安全問題。

大型國際化石油公司面對以低碳化、多元化、全球化、數字化、分散化為特征的能源大轉型趨勢,大都做出了自己的戰略選擇——從石油向天然氣轉變,從常規油氣向頁巖油氣轉變,從油氣公司向能源公司轉變,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變,從能源業務向非能源業務轉變。這五種轉變不一定同時發生在一個石油公司里。不同性質和不同規模的石油公司應采取不一樣的戰略選擇。

總之,能源像糧食和水一樣,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能源是現代工業的命脈,是當前百年變局中的重要支撐點。把握能源轉型特點,遵循變化規律,正確做出相應的戰略選擇,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能源公司基業長青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五化分布式天然氣
基于RTDS的分布式光伏并網建模研究
第六章 意外的收獲——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和天然氣
天然氣:供暖季在即LNG價格持續走高
天然氣:LNG價格已經開始預熱了么?
基于預處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陣列DOA估計
“五化”建設給力紀律審查
著力促進“五化”協同
“五化”凸顯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