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策略

2020-07-07 09:31黃啟崢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關鍵詞:數學教學內容幼兒

黃啟崢

摘要:數學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幼兒早期思維能力的重要探究活動。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和策略進行了探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明確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在幫助兒童構建良好的思維模式,樹立良好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重要意義,然后自此基礎上探討了幼兒園數學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課程內容應當契合兒童身心發展特質,具有啟蒙性、探索性和科學性,同時課程的安排設置一定要突出層次性,循序漸進方能收獲良好效果,教材的選擇則一定要符合兒童的審美要求,富有趣味性等;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對如何增強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有效性進行了進一步探索,作者提出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創設良好的物質與精神環境氛圍,以生活化的語言來展開教學活動,并以互動式教學和游戲化教學來幫助幼兒強化教學內容,以期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幼兒;數學教學;內容;策略

幼兒教育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對于引導兒童更好地成長和提升整體國民素質有著深遠意義,而數學作為一門古老而神秘的學科,深刻影響著現代人們的生活和思維,因此如何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情感,提升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質量就成為了幼兒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一、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內容選擇因素

數學,是一門實用的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工具,也是培養幼兒邏輯思維的有效途徑。但是,數學對幼兒而言幼兒抽象甚至是神秘的,要想順利開展數學活動,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適當的教學內容是必須的。

(一)課程內容要符合幼兒發展特性

對于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幼兒而言,他們對世界的理解還停留在具體認知階段,難以進行抽象的思維運算,因此在幼兒階段進行數學教育,單純的知識傳輸是行不通的,課程內容的設置與講解必須以科學的方法手段為指導。例如對于認識“3+4=7”這一概念,如果直接講授這一概念,問幼兒三加四等于幾,幼兒通常沒有形成科學的概念,即使能夠答得出通常也都是機械記憶的結果,他們很難充分認識這一抽象概念所代表的意義,而如果換種說法,以“媽媽給了你三個糖果,后來又給了你四個糖果,你現在一共有幾個糖果?”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幼兒就比較容易理解,他們可以充分感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領會其中的科學奧義,對數字的理解不再是機械記憶下的抽象的符號概念,這將會為他們積極樂觀科學地認識世界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教學進程要有層次化,由淺入深

數學的系統性要求其必須在教學進程上展現出層次性和階梯性,必須要由淺入深,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進程的層次化,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進程。以對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等方面的基礎認知教學為例,在最初起步階段,教師只能在一個維度提供變量,如要幫助兒童人之數量,就控制顏色、形狀、大小等參數保持同一性;而如果要認識不同事物的大小,則必須在其他方面控制一致性加以引導;隨著兒童初步認識能力的增強,教師可以適當放寬維度變量,以兩個變量來加以引導,如要認識數量,可以同時控制顏色為變量,形狀、大小則保持一致性,讓幼兒來尋找不同顏色的物體各有幾個,一步步層次化遞進,唯如此,才能幫助幼兒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為其日后系統化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增強幼兒園數學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以生活化的語言展開教學活動

數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使其在表面上常常與枯燥乏味相關聯,作為一種抽象的文化概念,要想得到幼兒最大限度的理解和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方式就必須多加琢磨。生活化的語言可以將數學背后蘊藏的趣味性展現幼兒面前,通過具象的事物加深幼兒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知。

(二)以互動式教學啟迪幼兒思維

在幼兒園教育中,師幼雙方的互動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充分的互動,教師才能夠了解幼兒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針對性地展開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師必須學會與幼兒對話,面對幼兒突如其來的異常聯想,教師有必要進行一定層次的分析,對幼兒展開聯想的模式進行充分挖掘,從而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性學習,強化幼兒的主動學習效果,豐富其對數學教學的精神體驗。

如,在小班舉辦“按特征分類”活動,教師可以準備許多幾何卡片,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等多種形狀,同時每一種形狀的卡片又分別涂有紅黃藍綠等多種顏色并且在大小方面也有明顯的區分,將這些卡片“不小心”散落在地面,求助幼兒幫其收拾。一開始時,幼兒可能只是機械性地撿拾,此時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類,那么兒童就會提出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按照大小、形狀或是顏色,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探討合作,最終發現規律,建立起了一定的邏輯思維關系,通過這種互動式的學習一方面很好地幫助幼兒構建了分類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幼兒在活動中助人為樂的積極情感。

(三)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兒童理解教學內容

游戲式教學是近年來所倡導的主流教學理念之一,因為它契合了兒童對趣味性的要求,通過寓教于樂,可以幫助幼兒更容易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曾明確要“引導兒童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某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掘玩具和游戲資源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不斷拓展和豐富幼兒的思維能力,更好地推進教育進程。

三、總結

數學作為一種思維認知工具,為幼兒認識世界和理解世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不僅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一定要切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體驗,構造一個開放的數學學習系統,使兒童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探索,提升幼兒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構建起能讓其終身受益的數學思維。數學的系統性要求其必須在教學進程上展現出層次性和階梯性,教師一定要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進程,教材的選擇則一定要注重趣味性。

參考文獻:

1、莊愛平. ?試述幼兒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J]. 教學研究. 2014(03)

2、吳靜潔. ?源于生活 服務生活——無處不在的幼兒數學教育[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18)

猜你喜歡
數學教學內容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