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視域下的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

2020-07-08 09:37高亞利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產教模態英語教學

■ 高亞利

(大連市建設學校,遼寧 大連 116000)

產業與教育深度合作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順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為社會教育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道路。產教融合強調教育要充分了解企業、行業對人才能力規格的需求,為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F代職教體系下的產教融合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徑。建設以產教深度融合為導向的現代職教體系已成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深層次目標。

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英語教育要找準符合自身學科專業建設的特色途徑,探索職業英語學科專業教學的產教融合之路。針對當前職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學用分離”“學做脫節”“閉門辦學”等問題,本文著力探索適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理念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為產教融合大背景下深化職業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些許理論和實踐借鑒,從而提升職業院校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強化雙師雙能型職業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職業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

一、產教融合概述

“產”即生產,“教”即教學。所謂產教融合,就是將教育與生產結合起來,實現理論教學與生產實踐的有機協調與融合,從而達到創新教育形式、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崗位需求的目的(張振飛、張艷芳,2015)。

產教融合研究在國外起步較早。1911年熊皮特(Schumpeter)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是產教融合理論的最初雛形。20世紀8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弗里曼(Freeman)提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均是共同參與、協同促進的經濟主體,為產教融合理論發展提供了依據。美國學者埃茨刻瓦(Etzkowitz)和雷德斯道夫(Leydesdorff)創建了“大學——產業——政府”三重螺旋體概念(Triple Helix),明確提出了產教融合的理念。自此,產教融合模式在國外飛速發展并積累大量研究成果和實踐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教育與產教融合、美國的“生涯教育”與行業組織、澳大利亞的“培訓包”和協會組織以及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的產教融合。

自2011年教育部提出“促進產教深度合作”構想以來,我國對產教融合的研究和探討日益增多,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理論層面,主要針對產教融合的內涵、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挖掘;實踐層面,各級院校對產教融合模式進行了具體實習實踐項目建設的教學探索。職業英語教學領域,產教融合教學改革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對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研究相對匱乏。

二、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

基于面向產教深度融合的背景,結合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現狀,筆者分別從整合多模態的課程資源、構建翻轉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完善開放性的質量監控體系及實現專業化的教師發展等方面提出產教融合下職業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構建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模型(見圖1),從而推動職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圖1 產教融合下的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模型

(一)多模態課程資源建設

目前,職業英語教學領域課程資源單一,課程設置缺乏科學的目標定位和功能導向,嚴重制約了職業英語教學發展的步伐。因此,急需建立語言與專業并重、符合專業崗位需求的職業英語課程資源體系??茖W合理的多模態課程資源建設是實現產教融合的基本保障。

所謂“模態”,即抽象的語言符號系統,多模態(multimodality)指通過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作等多重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語言交際的現象(李寶宏、尹丕安,2012)。多模態理論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學習模式,通過對語言資料的編輯處理,借助網絡傳達信息,學生通過多種感官進行互動,創造出一種多模態交互的教學情境。多模態教學有利于呈現全息教學內容,同時通過真實的情境操作,為學生創造仿真實訓氛圍,有助于提升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產教融合下的職業英語多模態課程資源建設可從以下兩個方面深入:(1)課程資源渠道多模態化。信息傳遞的開放性和及時性為職業英語教學開拓了無限的發展空間。在原有教材基礎上,教師可利用豐富的微課、慕課、學習平臺等網絡資源來擴充課程資源容量,選取符合學生自身知識結構和專業特性的部分為職業英語教學服務。(2)課程內容建構多模態化?!癊GP+ESP+EOP”課程機制推動課程內容與職業能力對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純語言運用技能和職業實踐能力。首先,通過對基礎課程 ES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學習,學生習得語言基礎知識、擴大詞匯量、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語言運用技能。其次,借助專業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課程教學,接觸相關專業知識,如酒店管理英語、旅游英語、客服英語知識等。最后,通過對職業英語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類課程學習,學生提前熟悉未來職場的各類情景,提高英語職業服務能力。

圖2 產教融合下的多模態課程建構

(二)翻轉化教學模式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新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翻轉課堂的主要特征是:(1)將知識授課環節移到課外;(2)將課堂騰出來的時間進行深度交互和積極學習;(3)學生須完成課前課后學習任務,從而更好地從課堂中受益 (Abeysekera&Dawson,2015)。換言之,翻轉課堂是以視頻形式,把知識授受挪到課外,把課外的作業挪到課內,即所謂課內課外的顛倒。翻轉課堂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移交給了學生,鼓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模式可增強外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生自律和自主能力(Evseeva&Solozhenko,2015)。圖3表現了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別。

圖3 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對比分析

在信息技術語境下,翻轉課堂使得學生有更多的課堂參與,能夠自定步調地學習,可按需反復觀看視頻。而教師由于在課堂上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因而更能了解學生需求,更有效進行師生交互,從而節省了講課時間。翻轉教學模式能夠促使教師經常性反思教學實踐,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積極探究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自己職業能力和專業化程度。

梅瑞爾認為教學要具有實用性,能解決實際問題;要具有應用性,能夠學以致用;要具有生活性,為未來工作生活服務。因此,翻轉課堂教學的學習材料要契合學生需求,為他們提供有用、有趣、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職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體現職業導向,將學習內容與學生未來就業行業產業緊密結合,真正體現職業英語教育的魅力。

(三)開放性監控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質量監控體系對于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導,評價方式刻板單一,過分強調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性和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職業學校需要結合本校英語實際教學與生產實踐情況,構建一套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以此來對產教融合下的職業英語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對職業英語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監測。制定出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的開放性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是產教融合視域下職業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見附表1)。

產教融合下職業英語教學開放性的質量監控體系,摒棄傳統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做法,將學生的英語總分細化為幾個一級權重指標及若干個二級權重指標,如將學生的英語習得成績劃分為語言知識、專業職能、職業素養三個一級權重指標。就語言知識而言,可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參與程度、學習態度等二級權重指標予以賦分,更全面地考察學生的各項習得能力。評價主體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將學校評價與學生所在實習企業甚至是社會評價相結合,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手段上,更加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動態評估過程。

(四)專業化教師發展

教師專業化已成為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教師專業化指的是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教育專業工作者的過程(戴炯,2018)。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最鮮明的特點是實踐性和技能性。產教融合對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英語教師不但要具有開展教學活動及學術研究能力,還應具備一定指導學生實踐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產業服務能力。簡言之,職業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就是進行“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赏ㄟ^以下途徑來提高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1.轉變教學理念。產教融合大背景下,職業院校辦學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這決定了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校企雙方的共同參與。職業英語教師應順應產教融合的理實一體化要求,轉變教學理念,遵從英語學科教學規律,立足職業教育特點,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為背景,以就業為導向,將語言學習與職業培養相結合,提高學生未來崗位競爭力。

2.落實雙師雙能。職業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應強調職業性,突出實踐性。大力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職業英語教師要不斷深入掌握英語學科知識,更新對應專業知識,既要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具備與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素質,具備寬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將行業、專業的需求與英語教學真正緊密聯系起來。

3.健全培訓體系。采取集中培訓、企業實踐、小組研討等形式組織職業英語教師專門培訓,學習專業領域新理論、前沿教育技術、課程開發手段和關鍵技能。還可通過企業頂崗培訓,重點熟悉相關行業企業先進技術、生產工藝與流程、管理制度與文化、崗位規范、用人要求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團隊還可共同開發職業英語教學的培養標準、培養方案、核心課程和特色教材,加強職業英語教育師資培養體系的內涵建設。

產教融合是職業英語教育的必由之路,是職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途徑,唯有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達成校企資源共建共享,才能推動職業英語實踐技能的有效培養。鑒于此,職業英語學科教學嘗試在多模態課程資源建設、翻轉課堂模式推廣、開放式質量監控體系制定及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探索職業英語學科教學新范式,最終實現職業院校學生提高實用英語技能的培養目標。

附表1 產教融合背景下的職業英語教學評價表

猜你喜歡
產教模態英語教學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態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態超聲監測DBD移植腎的臨床應用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跨模態通信理論及關鍵技術初探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英語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