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改良集束化護理的效果觀察

2020-07-09 03:55陳海燕唐云飛
當代醫藥論叢 2020年9期
關鍵詞:體重兒通氣住院

陳海燕,唐云飛

(無錫市兒童醫院,江蘇 無錫 225700)

極低出生體重兒是指出生體重<1500 g 的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呼吸功能、代謝功能等尚未發育成熟,其機體的抵抗力較差,故其在首次與外界環境接觸時較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1]。近年來,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出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極低出生體重兒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發育遲緩等并發癥。目前,臨床上常對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在極低出生體重兒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期間,其較易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這一嚴重的并發癥。極低出生體重兒一旦發生VAP,可導致其肺功能受損,從而危及其生命。有研究表明,在極低出生體重兒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科學的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VAP 的發生率。本文主要探討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改良集束化護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無錫市兒童醫院收治的80 例極低出生體重兒。將這80 例患兒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21 例,女19 例;其胎齡為29 ~35 周,平均胎齡為(32.65±2.47)周;其體重為1.01 ~1.93 kg,平均體重為(1.58±1.01)kg。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23 例,女17 例;其胎齡為28 ~34 周,平均胎齡為(32.14±2.21)周;其體重為1.02 ~1.96 kg,平均體重為(1.51±1.21)k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兩組患兒住院期間,均對其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同時,對兩組患兒均進行一般護理。方法是:1)護理人員每隔12 h 對患兒的體重進行一次稱量與記錄。2)定時為患兒更換尿布,避免其發生尿布疹。3)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純旱纳w征一旦出現異常,護理人員立即向醫師匯報。4)密切監測保溫箱內的溫度和濕度。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改良的集束化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兒的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主動與患兒的家屬進行交流,向其介紹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必要性、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可能會發生的并發癥及預防VAP 的方法等,增加患兒的家屬對治護工作者的信任感,使患兒的家屬更加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治護。2) 對患兒進行體位護理。⑴護理人員定時為患兒更換體位,避免其發生褥瘡[3]。⑵護理人員將患兒的床頭抬高15 ~30°,避免其發生食物反流或誤吸的情況。3) 對患兒進行口腔護理。⑴護理人員使用蘸有初乳的棉簽對患兒的口腔進行擦拭。護理人員每隔4 h 對患兒的口腔進行一次擦拭。⑵護理人員定時清除患兒口腔中的異物或分泌物,避免其發生口腔感染。4) 對患兒進行環境護理。⑴護理人員定期為患兒打掃病房內的衛生。⑵將患兒病房內的溫度控制在26℃,將其病房內的濕度控制在55%。⑶護理人員根據日夜周期性光照的規律,定時為患兒調節NICU 光線的強度,并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其面部上。5)對患兒進行喂養護理。⑴護理人員根據患兒的耐受力為其制定喂乳量。喂乳量以患兒不發生嘔吐和胃潴留為宜。⑵對于營養失調的患兒,護理人員遵醫囑為其使用靜脈營養液進行能量補充。6)對患兒進行特殊護理。⑴在對患兒進行治護前,護理人員要先對患兒進行喚醒。對患兒進行喚醒的方法是,護理人員用手指輕觸其身體,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對其造成驚嚇。⑵護理人員為患兒留置靜脈留置針,避免對其靜脈血管進行反復穿刺。⑶在對患兒進行輸液操作時,護理人員要嚴格控制輸液的速度。⑷在對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對呼吸機進行消毒。此外,護理人員要定期對呼吸機的濾網進行清洗,并定期更換呼吸管道。⑸在對患兒進行致痛性操作時,護理人員可使用奶嘴對其進行安撫,緩解其不悅感。

1.3 觀察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住院的時間、VAP 的發生率及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

治護后,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s)

表1 兩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d,±s)

組別例數 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觀察組 404.35±1.015.12±1.2110.25±1.36對照組 405.87±1.147.23±1.3214.54±1.65 t 值6.3127.45212.689 P 值0.0000.0000.000

2.2 兩組患者VAP 的發生率及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

治護后,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VAP 的發生率及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P 的發生率及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n(%)]

3 討論

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心、肺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在出生后需要接受機械通氣治療來維持其正常的呼吸。極低出生體重兒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期間較易發生VAP、氣胸、肺不張及上呼吸道阻塞等并發癥。VAP 是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最嚴重的并發癥[4]。極低出生體重兒一旦發生VAP,可導致其肺功能受損,從而危及其生命。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極低出生體重兒VAP 的發生率高達30%[5]。李艷[6]的研究表明,口咽部細菌進入呼吸道或其胃腸道病菌進入肺部是導致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發生VAP 的主要原因。集束化護理是指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融入循證醫學理念,針對某一種疾病的患者實施的多種護理措施。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護后,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在NICU 接受治療的時間均更短,其VAP 的發生率及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均更低,P <0.05。這說明,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改良的集束化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預后。

綜上所述,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改良集束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縮短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VAP 的發生率。

猜你喜歡
體重兒通氣住院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養對極低出生體重兒營養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體重兒臍靜脈置管的應用及護理措施探究
住院病案首頁ICD編碼質量在DRG付費中的應用
俯臥位通氣對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響
用初乳進行口腔免疫護理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
極低出生體重兒胃管喂養后采用空氣沖管的臨床效果
不通氣的鼻孔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概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