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LF檢出WBC吞噬細菌在鑒別RICU下呼吸感染患者致病菌與定植菌的應用

2020-07-09 12:48李群韓利紅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致病菌

李群 韓利紅

摘要:目的 探討肺泡灌洗液(BALF)檢出白細胞(WBC)吞噬細菌現象對鑒別R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與定植菌的應用價值。方法 收集我院呼內重癥監護室(RICU)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108例患者,給予BALF收集、涂片、培養檢查,統計分析BALF涂片吞噬細菌現象與患者臨床癥狀、細菌培養的一致性對于鑒別致病菌和定植菌的輔助診斷作用。結果 108例患者中有基礎疾病患者占86.1%;有感染指征患者占77.7%;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前抗菌藥物使用率占90.7%。吞噬細菌組有32例,與其相應培養結果一致率達87.5%,且定為致病菌比例為87.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BLAF涂片檢出WBC細菌吞噬或伴行現象能夠對下呼吸道感染的R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為致病菌還是定植菌進行有效鑒別,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BALF;白細胞吞噬細菌;致病菌;定植菌

【中圖分類號】R3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115-02

肺部感染為呼吸科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疾病,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及抗生素大量應用,RICU患者中多重耐藥菌如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等的出現呈逐漸上升趨勢,如何區分培養出的細菌為致病菌還是定植菌成為臨床診治的難點[1]。白細胞(WBC)吞噬異物(包括病菌)是機體的一種非特異性免疫防御機制,可以作為判斷細菌為感染病原菌最為客觀和直接的證據[2-3]。相對于痰涂片,肺泡灌洗液(BALF)中鏡檢觀察WBC有無吞噬細菌現象來辨認致病菌或定植菌更為準確[4]。本文詣在探討BALF檢出WBC吞噬細菌在鑒別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與定植菌的應用價值。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8.12.01-2019.12.31我院RICU住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排除標準:支氣管鏡操作禁忌癥;合并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者等。

1.2方法

1.2.1BALF標本留取及鏡檢:患者取仰臥位, 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選擇病變段支氣管,給予分次注入生理鹽水共60-120ml,進行負壓吸引,回抽率大于30%,灌洗標本用無菌容器收集。送檢量10-20ml,室溫2h內送至微生物實驗室。將送檢的BALF標本細胞離心機制片,自然干燥之后用火焰固定,然后進行革蘭染色、鏡檢。觀察鏡下微生物染色性質和形態,同時觀察有無WBC吞噬或伴行細菌現象,若有此現象則記錄被吞噬的細菌染色性質和形態等, 并記錄吞噬細胞占全部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大于5%可視為陽性結果。將有WBC吞噬或伴行細菌的標本分為吞噬細菌組;未見WBC吞噬或伴行細菌的標本分為對照組。

1.2.2BALF標本培養:采用三區劃線法將肺泡灌洗液標本分別接種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國藍平板上,35℃5%CO2孵育箱中培養18-24h,篩選培養分離的可疑菌落,用微量生化管以及配套鑒定卡鑒定。藥物敏感性試驗采取紙片擴散法或最低抑菌濃度法。

1.2.3臨床資料收集? 查閱電子病歷,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有無基礎疾病、感染癥狀(發熱、咳嗽咳痰、胸悶等)以及輔助檢查血常規、炎性指標、胸部影像等,患者BALF培養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培養后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用藥后感染癥狀及輔助檢查的改變。

患者具有感染指征且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指導抗生素應用有效則定為致病菌;患者無感染指征或有感染指征但是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指導抗生素應用無效定為定植菌。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用率表示,率之間比較用χ2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的臨床資料

108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平均年齡70.3歲;有基礎疾病患者占86.1%;有感染指征患者占77.7%;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前抗菌藥物使用率占90.7%?;颊吲R床資料見表1。

2.2不同分組的BALF涂片標本與細菌培養結果一致性比較

其中吞噬細菌組有32例,與其相應培養結果一致率達87.5 %,對照組有76例,與培養結果一致率為59.2 %,兩個組之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涂片與細菌培養結果一致性比較見表2。

2.3? 不同分組的BALF涂片標本與細菌感染率和定植率關系的比較

吞噬細菌組涂片標本中檢出的致病菌比例為87.5%,對照組標本中定植菌比例為60.6%,兩個組之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BALF結果與細菌致病和定植關系見表3。

3討論

痰涂片中檢出WBC吞噬細菌或伴行細菌,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提示我們有進行細菌培養的必要性[5]。常規取痰方法操作較簡單,標本易獲得,但病原菌檢出率低、易污染定植菌。而BLAF在采集痰標本時,有效降低或避免了口咽部污染, 從肺段直接灌洗收集痰標本,無創、敏感、可靠、直接,不易受雜菌的污染使病原菌的檢出率和標本的合格率都得到顯著提高。

本研究表明,BALF涂片細菌吞噬組患者的鏡檢結果與細菌培養結果一致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在臨床上BALF鏡檢若檢出WBC吞噬細菌,則表明該標本對應的患者伴有呼吸道致病菌感染等可能性較大,提示抗生素治療時需重視細菌培養的藥敏結果。但本研究中還存在一小部分鏡檢結果與培養結果不一致的現象,考慮原因為 BALF涂片WBC吞噬細菌現象是機體免疫系統與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機體免疫力強時細菌被清除,培養結果就為陰性;當機體免疫力極弱時,白細胞數目大幅度減少,吞噬細菌現象減少或消失,但細菌在培養基中可大量繁殖,結果為陽性。其他一些原因還有:標本收集人員未采集到有效部位、檢驗人員經驗不足、不可避免的誤差等。本研究還認為,BALF涂片細菌吞噬組患者檢測出致病菌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BALF涂片細菌吞噬現象與致病菌感染關系密切。結合患者易感因素(如免疫抑制、人工管道、應用廣譜抗生素等)、臨床癥狀、檢查等情況,BALF涂片見WBC吞噬或伴行細菌現象對鑒別致病菌和定植菌有較好的提示作用,為臨床醫生正確認識培養結果、正確判斷下呼吸道感染并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了依據。

綜上所述,BALF涂片檢出WBC細菌吞噬或伴行現象能夠對下呼吸道感染的R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為致病菌還是定植菌進行有效鑒別,能夠有效避免定植菌濫用抗生素減少臨床抗生素使用強度,減少患者醫療花費,使抗感染的經驗治療轉為目標導向治療,提高重癥感染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SUZAKI A. Contribution of rapid diagnostic test [ 1]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 Rinsho Biseibutshu Jinsoku Shindan Kenkyukai Shi, 2014,24(2):57-61.

[2]? 孫敬,陳會,余理智等。痰液培養定植菌與病原茵判斷方法的探討[J].江西醫學檢驗,2006, 24(6):485-488.

[3]? 張璐,王玉青,趙磊,等.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與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 (14):31-33.

[4]? 鄒蘭科, 鄧忠天, 陳麗娜,等. 肺泡灌洗液和痰病原菌培養對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5):19-20.

[5]? 曹慧玲,杭 鳴,趙蘇瑛,等.痰涂片檢查白細胞吞噬細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價值[J].檢驗醫學.2018,33(2):115-118.

作者簡介:李群(1989.1-),女,漢族,籍貫河南洛陽,碩士,住院醫師,研究方向:呼吸內科

猜你喜歡
致病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致病菌及耐藥性分析
法舒地爾在難治性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療
結腸癌術后并發腸瘺致腹腔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及護理觀察
基因芯片快速檢驗細菌的臨床應用
論“黑心棉”有毒有害的偽劣特征
小兒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植物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套袋蘋果黑點病致病因素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