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督調神針灸法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療效觀察

2020-07-10 17:32王靜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臨床療效

王靜

【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中醫通督調神針灸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11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口服尼莫地平的治療方式,而觀察組則應用通督調神針灸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后NRS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的總有效率(P<0.05);治療后觀察組在NRS各項評分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采取中醫通督調神針灸治療,可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癥狀改善,值得推廣。

【關鍵詞】通督調神針灸法;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33-01

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屬于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病因主要是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液循環障礙所致丘腦、腦干、小腦等部位血液灌注不足所致前庭功能發生視物旋轉、惡心嘔吐及平衡障礙等表現的綜合征[1]。疾病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一旦確診需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治療,在對疾病的治療上,中醫經多年的研究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療體系,且治療方法上主要應用針灸這一經典治療手段[2]。本研究中,具體探討了采取通督調神針灸法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后循環缺血專家共識與《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的標準[3]。(2)患者均無交流溝通及精神張傲。(3)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2)顱內腫瘤及后循環出血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具體分組如下:觀察組55例,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齡46~72歲,平均(56.6±2.3)歲。對照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齡45~70歲,平均(56.1±2.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西醫治療的方式,主要是為患者口服尼莫地平,30mg/次,3次/d,持續治療1個月。

觀察組則采取中醫針灸治療的方式,主要是應用通督調神針灸法,取穴:百會、大椎、鳳池、供血、風府、上星、膈腧、阿是。百會與上星采取平補平瀉法進針,大椎、鳳池、供血、風府、膈腧、阿是則采取提插捻轉法進針,進針得氣后留針30min,1次/d,持續治療1個月。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根據患者病情,予以控制血糖、血壓及調脂等治療,期間禁止使用擴血管藥物、抗凝劑等影響治療效果的藥物,且指導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

1.3 觀察指標

(1)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評估療效,治療后眩暈及伴隨癥狀消失,可正?;顒蛹肮ぷ鳛槿?眩暈及伴隨癥狀明顯緩解,稍有昏沉及頭暈,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為顯效;眩暈或伴隨癥狀減輕,伴輕微自身及景物旋轉,生活及工作受影響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2)治療后采用數字評分(NRS)評價患者眩暈及伴隨癥狀嚴重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0.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4.55%。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后NRS評分

觀察組治療后N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討論

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該病在中老年群體中有很高的發病率,同時受個體情況的差異,臨床表現也不同且治療效果也不一致[4]。針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這一疾病,通常是采取西醫治療的方式,但研究表明該治療方式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隨著中醫治療理念的推廣,當前多提倡使用中醫治療的方式。

祖國醫學中將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納入“眩暈”范疇,認為瘀血致眩、肝腎陰虛、外邪侵入等是疾病發病的主要病因[5]。根據病機,中醫提倡采取針灸治療的方式,具體灸法上通常選擇通督調神針法,該方法對腦缺血性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治療是選取上星、百會、大椎、風府等督脈經血,通過針刺此類穴位可貫通任督兩脈,開竅醒神,引腎精上行,輔以局部取穴可生髓醒腦,活血通絡,達到標本兼治,促進疾病的康復。本研究中,比較了常規西醫及中醫針灸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此外治療后觀察組在NRS各項評分上也明顯低于對照組。該結果提示應用中醫針灸的方法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的療效滿意。

綜上所述,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癥,采取中醫通督調神針灸的治療方式,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程紅亮, 胡培佳, 張聞東, 等. 通督調神針法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研究[J].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3,26(3):84-86.

[2]????? 李永凱, 宋昳星. 針灸輔助常規西藥治療單純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養生, 2017,7(16):161-162.

[3]????? 馬丹, 王曉紅. 針灸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研究進展[J]. 光明中醫, 2018, 33(21):170-172.

[4]????? 魏瑾, 程紅亮. 針灸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研究概況[J].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6,18(11):12-14.

[5]????? 王振亞, 曹奕, 王保國, 等. 灸法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應用進展[J].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7,26(08):215-217.

猜你喜歡
臨床療效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研究
黃葵膠囊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