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醫生的讀書札記

2020-07-12 12:45郎景和
書摘 2020年3期
關鍵詞:孫子兵法外科醫生外科手術

☉郎景和

《孫子兵法》與外科手術

小時候,讀《孫子兵法》,看著玩的,懵懵懂懂。長大了,也讀,有點興趣,覺出點道理,其實不甚了了。近年又讀,感受大有不同。

想寫一篇名為《〈孫子兵法〉與外科手術》的文章的念頭,始于前年在美國奧蘭多的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一位美國學者講婦科腫瘤的治療,專門作為“戰爭藝術”引證了《孫子兵法》制勝策略的“何戰何避,部署兵力,一心一意,準備不測,將領有力”幾個戰法。講得不錯。全世界人民都來學《孫子兵法》也令人高興,但心里還有一點別的滋味——這個內容,我們來講不是更合適嘛!

于是,回來后,陸續買了幾本不同版本的《孫子兵法》。一次在大英博物館的書店里竟然發現四種不同版本的英文《孫子兵法》,全部拿下。

《孫子兵法》是最古老、最杰出的兵法,為古今中外的兵家秘籍,將帥必讀之書?!秾O子兵法》富含策略、計謀,內斂政治、哲學。此書為春秋時孫武所著,后世修(定書于唐)。早于1772年有了法文版,1910年有英文版,它不僅是絕對的軍事戰略大成,也深刻地影響了商業、法律、體育及醫學等專業;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被譽為“戰爭藝術”。其實又何止于戰爭!

《孫子兵法》共13 篇,僅萬余言。我以為與外科聯系最密切的是戰術,是戰略,是藝術,是哲學,是人學。故外科手術可以用《孫子兵法》來成功指導,臻善完成。

權且把《孫子兵法》與外科手術緊密對照學習列為八款,形成戰略戰術、戰局戰法兩大部分。第一款,孫子戰略——“五事”;第二款,孫子戰術——“七計”;第三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四款,審勢利害——有備無患;第五款,團隊精神——約束申令;第六款,孫子知勝——“五道”;第七款,兵敗六遭——為將箴言;第八款,修道保法——道素為民。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即亮出孫子戰略“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這“五事”完全可以認為是醫事大觀,我們可以詮釋和理解為:道——醫學命題,規范指南;天——疾病規律,時機時制;地——病人病情,所悲所愿;將——主管主刀,主導立軍;法——技術路線,細枝末節。進而總結為:道——恩信民,天——順天時,地——知地利,將——任賢能,法——行法治。

如果我們再往下讀,孫子戰術的“七計”就是我們外科手術的“手術詭道”——包括對主、將、天、地、兵、士、賞的具體要求和管理。孫子主張“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即十二詭道,強調把道放在第一位,分析主客觀條件,強調將帥之主導作用。

我們也一如既往地強調,對于成功的外科手術,決策占75%,技巧占25%,當然這25%也很重要。

有些警示是我們所熟悉的,但重讀《孫子兵法》,我們的理解會更全面、更深刻。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關于“責人”與“擇人”之觀點,頗為睿智?!肮噬茟鹫?,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責”與“擇”用得何等之好!選勢、施術,不是著意責備于人,而強調選擇于人。

此外,關于“兵敗六遭”“知勝五道”,即是掌握好手術適應證、非適應證和禁忌證,以及避免并發癥的外科箴言。

閱讀和學習了《孫子兵法》,反思和領悟我們的外科手術,形成以下五條小結,也是欲求難(結)解矣:

外科手術如同戰事一樣——緊要殘酷。

外科手術如同用兵一樣——戰略戰術。

外科手術如同疆場一樣——令行禁止。

外科手術如同布陣一樣——知己知彼。

外科手術如同運籌一樣——道法天行。

醫者亦如同——“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p>

外科醫生的塑造

1984年,我作為訪問學者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挪威鐳錠醫院”(腫瘤醫院)學習與工作。彈指34年矣!

挪威,一個美麗、安靜、富饒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腫瘤醫院幾乎接納了全國大多數的腫瘤病人,是個具有很高水準的腫瘤診斷治療及研究中心。

我在這里倒是沒有在國內那么忙,每天上午做一二臺手術,再査一遍病房,就可以回辦公室或實驗室做事了,下午三點下班,之后就可以看會兒書,在陽臺上或在草地上輕松閱讀,一切怡然自得。醫院圖書館提供的書很豐富,有科普,有小說,直接送到病房來,病人及工作人員都可自取自還,還明確規定,小說類書籍看不完是可以帶走的。

《如何成為一個外科醫生》(The Making of a Surgeon)是一本令人很感興趣的書,像是小說,又像是隨筆,一個外科醫生講述自身的經歷。正如封面所題:一個見習大夫披露無遺的血淚描述。其中的故事雖然不像后來看到的阿圖小說那么驚悚駭然,但也細膩震撼。有的描述讓有同樣經歷的外科醫生難免尷尬,哭笑不得:“可以開始上臺做手術了,緊張得不得了。第一次做闌尾切除,總算把闌尾切下來,抖抖瑟瑟地做荷包縫合??墒亲詈蟠蚪Y的時候,竟然把一個手指的指套打進去了——好不容易縫的,必須拆開呀!想說可不可以把手套剪掉,指導老師用一把鉗子打掉了我的剪刀……”

作者過后的體會是深刻的:我們得學會面對與接受偶然的失敗,而不灰心與沮喪。還得有心理準備接受可能再次遭遇!但要盡量避免重蹈覆轍。

書中的人文思想是值得稱道的,有的真可以作為“外科箴言”。如:“我們考慮的不僅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病人?!薄昂玫耐饪漆t生,相信他所看見的;差的外科醫生,看見他所相信的?!薄巴饪拼蠓蛴刑貦噙M入人體,這使外科變得神秘、神奇。因此,外科大夫應該具有特別的神魂!”“外科醫生較之其他醫生更有冒險性或挑戰性!”

一個外科醫生,和任何人一樣,工作中遇到困難、不順利,或者犯錯誤都是難免的。當然,人命關天,醫生要盡量少犯錯誤或過失,力求不給病人造成傷害。

外科手術的目標就是:手術的好處和安全性要最大化,手術的傷害和風險性要最小化。作者諾倫·瓦是挪威著名的外科大夫,他在書中對外科手術如何會犯錯誤、如何避免犯錯誤等描述詳盡、分析到位,令人信服,耐人尋味。他告誡醫生:“我們都想把工作做好。但是當我們做了很多手術時,我們所遭遇的危險,就跟做得很少時一樣多了?!?/p>

前些日子,我的一個學生,已經是很不錯的副教授了,很高興地跟我說:“郎老師,我自己做了9 個宮頸癌根治術了,都挺好的,沒有發生損傷和瘺?!蔽沂紫缺頁P和鼓勵他的進步和成績,接著加了一句:“也許你做的手術還不夠多?!?/p>

這么說不是潑冷水,是警誡,是共勉。外科醫生始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做得越多,手術越復雜,遇到的風險越多。當然犯錯誤的機會也會增加。

彼時,我已是從業20年的婦外科大夫了,當然完全理解作者的感受。后來,我寫了如下一段話算是與作者的共鳴:我覺得自己像個鐵塊,注定要經歷千錘百煉,直到死去。命運把我丟進灼熱的洪爐中,然后再提出來投入冰水中淬火,噴出熱騰騰的蒸氣,再在鐵塊上不斷地錘擊;然后又是重新冶煉,又是淬火,又是翻來覆去地錘打……雖然不死,卻要歷盡磨難。這就是外科醫生的塑造過程吧。

北歐的夏日午后,陽光和煦柔暖,靜謐愜意。醫院雖然離海邊還有一段距離,但鷗鳥還是經常光顧,在周圍盤桓。常有鳥兒飛落在我身旁,毫無顧忌地啜飲我的咖啡,然后仰起頭啁啾,是向著同伴,還是向著我?

我杯子旁邊的書,你可也認得?

臨床醫療面臨兩難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醫學的進步,診斷治療的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甚至連大眾都對各種醫學新名詞耳熟能詳。

于是,無論是醫者抑或患者都陷入了新技術的狂熱之中,這其中的兩個突出特點是:

其一,過分地相信檢查、化驗,過分地依賴技術、儀器。

其二,過度的診斷、過度的治療。

其實,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經濟、文化、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的國度,醫療人力、醫療資源的缺乏仍然是主要的問題,缺醫少藥并沒有完全解決。這已經是一大難題了,而過分地依賴儀器設備,或執迷于新技術、新藥物以及不合理的過度的診治,既浪費醫療資源,又構成或增加了醫療之難。

兩難相加,難上加難!

首先,是觀念上的偏頗,即認為新方法、新藥物一定是最有效的、最好的。實際上,臨床經驗告訴我們,新與好并不構成等式關系。況且,還有“新”(技術、方法、檢驗、儀器)的理解,甚至溢用,或者商業利益帶來的扭曲;還有對“新”的掌握,以及潛在問題的認識。因此,盲目地追求“新”或“高大上”乃是一種誤區。

其次,是臨床診治規范化和個體化的實施不力,臨床診斷和治療是有規矩的,這就是共識指南或規范,是大家都必須遵守的。

規范的制定除了遵循疾病過程及診治流程之外,也要兼顧醫療實施者的狀況和醫療資源的條件,達到合理、合規、合法。因此,過度診治肯定是背離規范的,過猶不及,或更甚于不及。當然,我們在推行規范化時,也同樣強調個體化,即從病人的具體病情、具體條件,實施個體化處理。但個體化不是自由化,而是在規范化的基礎或前提下,做因人而異的處理。

此外,人性化、微創化也都是臨床的基本原則,都是避免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盾牌,也是保護機體和精神、減少和避免傷害的根本。

再次,我們必須強調“技術異化”是偏離哲學觀念的醫療實踐弊端。所謂“技術異化”就是“唯技術論”“技術至上”以及“技術經濟化”?!搬t學技術”成了醫療的代名詞,是醫學追求的“浮躁化”和“商業化”的結果。

誠如前述,這其中還包括非醫療因素驅動造成的技術扭曲。

技術是必要的,數字是寶貴的,但醫療實踐完全依賴數字和儀器檢査報告,而忽視疾病歷史和現狀、臨床觀察與經驗,大概是不可以的。所謂“離床醫療”是一種危險傾向!

“見病不見人”是為醫之大忌。如果僅僅讓化驗報告單傳達信息、儀器設備示波閃爍,醫生的心智會“板結”和“沙漠化”。病人的意念會“孤獨”和“迷?!?,因為雙方都可能會搞不清楚“誰是我的醫生?”“誰是我的病人?”。

這是多么令人擔憂的、可怕的情景??!

所以,林巧稚大夫早就告誡我們:臨床醫生要臨床,不要離床。離床醫生不是好醫生!

最后,我要敘述一個令人詫異而深思的故事,也是一個事實:《英國醫學雜志》曾列舉了六十余種“病”,認為沒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療,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用什么方法有效,也許不治療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療更好,也許最好的方法是不治療。

這不是消極、保守的態度,而是一種冷靜的、科學的、理性的舉措,我們不僅要看動機和過程,更要看感受和結果。

對有些“病”,還可能越治越壞!

典型的例子是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華爾特·赫斯、安東尼·莫尼斯提出的前額葉腦白質切除術治療躁狂性神經病。1942-1952年,美國萬余名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這一治療術式亦被取消。

在婦產科,20世紀四五十年代,孕期的己烯雌酚暴露(EE)引起所生女嬰之陰道腺病及后來之陰道透明細胞癌,用“反應?!保ㄉ忱劝罚┲聥雰憾讨危ê1海?,都是醫學史上的著名案例,當應銘記教訓。

我們錯治了一些病,包括一些真正的疾病,也會有所稱的“疾病”被治療——有人甚至調侃道:很多很多聰明的醫生,治愈了很多很多沒有病的人。

猜你喜歡
孫子兵法外科醫生外科手術
腳下的風景
中西文化的關鍵性差別
荷蘭外科醫生完成由機器人輔助的超微外科手術
孫子兵法與商業戰爭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孫子兵法》這樣讀
從《孫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聯想到雕塑與環境的適應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