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研究

2020-07-14 00:16范悅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音樂教育

范悅

摘要:隨著黨和國家對于高校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為了更好地落實“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課改措施,最明顯的將音樂相關課程納入到選修課或者公共課程。音樂教育對于學生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利用音樂的各種表現形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音樂教育;大學生德育工作;音樂教育體制

音樂教育學科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通過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的學習和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利用聲樂獨唱、合唱、重唱以及器樂合奏方式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現出來。以此提升學生音樂欣賞水平。

一、音樂教育的涵義

音樂特點

音樂是通過人聲和器樂的演唱和演奏,用特殊的表現手段(旋律,節奏,和聲等)組織起來的音(主要是樂音和噪音)。聲音的產生作為音樂的基本要素,經過特殊的篩選,將選出的聲音有組織的排列起來,組成音樂中特有的體系,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音階體系。同時,音樂不僅需要聲音的組成,而且還要有人們的聽力感知聲音的特點是急促、輕快、舒緩還是低沉。每個特點所表達出的作品情感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讓聽眾感受音樂的一種情緒跌若起伏的發展歷程或者會有幾種情緒進行對比,沖突呈現給我們。當然音樂的表現對于聽者當時所處的環境是不同的,需要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產生一個新的環境。

音樂教育的含義

高校音樂教育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專業方向培養有一定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生。另一種是全面提升非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為教育目的,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講解,讓學生們感受音樂美好的、真實的、善良的情感。較為深刻地認識音樂的美,以此提升欣賞水平,塑造一定的審美理念。通過審美理念,來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美的存在,對于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習音樂是發現與自己相同觀念的音樂促使精神上得到升華和陪伴效應。

音樂教育的特征

音樂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利用音樂的的古典,樸素美的特點,讓剛剛進入成年階段的學生接受這種純凈美的觀點,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樂理知識向學生講授一個音樂片段中的旋律,節奏,音色,音高等因素進行分析所要表達的不同的情感,讓學生感到音樂的豐富的感情色彩,創造出的美與繪畫美的不同。在傳授學生怎樣欣賞音樂同時,還要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指導學生自主的挖掘中外經典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借助樂理知識來分析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二、德育工作的涵義與內容

高校德育工作含義

德育一詞被解釋為思想品德,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開設的一門學科,這里面包含了思想,道德,政治品質。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對人們思想道德水平出現的新的問題,而加入了心理素質。切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實際發展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組織性的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接受新時代對于學生思想覺悟新要求,能夠緊跟黨和國家的政策步伐向前邁進,從而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節奏。德育工作對于新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德育教育內容

德育教育目的是培養與社會相適應的人才,利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腳步加快,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來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對于我國大學生思想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不良的外來思想現象,通過德育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價值觀。堅持對學生德育工作為符合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服務,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不良言論,觀點。同時培養學生如何辨別日益復雜的思想,將錯誤的思想及時剔除出去,時刻堅持德育教育理念為準繩,才不會輕易的被錯誤的思想偏離軌道。

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根據學生思想特點,進行相適應的調整,否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教育后果,雖然大部分學生已經成年,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叛逆期,容易出現人際關系的問題,甚至還有暴力傾向問題出現,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之路具有一定不利因素。因此,德育教育方法要將學生思想道德特點,問題相結合。研究出新的方法,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各種觀念。

三、德育與音樂教育的功能與聯系

德育是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種形式,主要關于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以外,學生能否達到當代社會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以此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發展水平。音樂教育則是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對事物的欣賞水平。從中可以得出音樂教育是加強思想道德手段結論,通過音樂表現美,達到身心舒暢,消除世間雜念。透析古今音樂文化,吸收淳樸的道德思想,形成自己對當今社會的思想理念。音樂教育主要突出美的體現,不同于傳統的思想道德簡單的說教,將世間美好的思想無法用語言準確的把感受傳播到位。這就是音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與德育都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作用都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只不過音樂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的總框架下,用音樂各種形式,讓學生深刻的體會所要表達的感受。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音樂教育內容都是對德育工作有關或者有益的,只有與德育相關的音樂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吸收。借助音樂通俗易懂,很好地把德育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因為,音樂是當代大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教育方式,只有將音樂教育和德育內容結合在一起,才不會失去德育教育的效果。

音樂教育與德育內容結合

兩者的融合是將其我國優秀的傳統思想道德音樂文化,轉換為德育教育方式特點。以中華民族優良品德為核心,主要以悠久的民族歷史,紅色歌曲,流行歌曲的多種素材,加強學生對自己偉大民族的深刻認識。對國家危難時刻,全國人民可以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對于國家和民族更進一步的了解。徹底改變傳統膚淺的說教式教育。當然,我們不僅僅為了回顧民族歷史和紅色歌曲,還要積極響應新時代的號召,為了迎合學生們對流行歌曲的喜愛,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經典音樂作品的積極性,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篩選出符合道德要求水準,學生們喜歡聽的歌曲。以此達到德育教育目的。

音樂教育工作者如何很好地從事德育教育,需要工作者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以創新的教學模式將中國音樂作品與道德思想相結合。通過這種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才能正確的講授音樂教育內容。同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將德育內容傳播給學生,才能真正地把道德思想落實到實處。

四、音樂教育體制的建設

高校音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音樂藝術的各種形式,表現出音樂中特有的情感性,形象性以及審美性。每部音樂作品中表達的涵義,形象是有差異的,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前做好篩選,同時還要將當今學生的思想特點與音樂教育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容易接受音樂背后的思想與德育功能,促使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高對思想道德認識水平。

關于各高校將音樂教育相關課程的設置僅僅停留在選修課程,直接導致音樂課程無法普及,從而沒有意識到音樂教育中德育功能的作用性。在課程內容上,主要以音樂理論知識,作品欣賞的傳統說教形式,讓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這種形式也過于膚淺,不能深入借助音樂內容學習了解。最終,導致學校的德育工作無法很好地利用音樂的手段開展下去。音樂教育失去應有的作用,也使各高校得到重視音樂課程的內容,首先,將選修課程改為公共必修課,大力普及學習音樂知識,改變傳統教學內容,由于大部分學生音樂基礎薄弱,教學內容側重于樂理基礎知識為基礎與簡單的音樂實踐教學相結合新的教學方法。其次,還要加強對音樂教師隊伍建設,很多教師音樂專業知識、教學能力比較低,甚至還存在非音樂專業教師向學生授課,導致音樂教育課程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所以,需要大量優秀的音樂專業教師,教學,科研能力過硬的專家,用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如何更好地把思想道德內容通過音樂教育方式教授給學生,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工作及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音樂教育德育工作的校園文化融合

校園文化是大學生業余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平臺,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自己興趣相關的活動特點,通過這一特點,將音樂教育德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在一起。由于,音樂在校園文化中具有主要表現形式,很好地將德育功能傳播給參與活動的學生,其教育意義遠超于課堂教學。當然,由于每個學校對于音樂專業不一樣,對于校園文化將音樂的開展方式也有一定差異。根據學校自身的原因學科水平和學生音樂素養,更好地通過校園活動,用音樂的表現形式,將積極的,健康的思想道德內容傳達給廣大學生,音樂的導入工作,不僅要依靠專業教師,還需要通過音樂社團的力量的廣大的隊伍,更好地為德育教育服務。努力打造良好地校園音樂環境,開展不同德育主題教育音樂活動,通過藝術實踐的模式,把學生思想道德工作深入到每個學生內心深入。將德育與音樂教育得到更好地融合與發展,服務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音樂教育
創作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意義探討
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傳播的必要性
貴州民歌引入音樂教育的策略分析
淺議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與學生創造力培養
新時期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文化傳遞的關系及實現策略
淺析音樂教育在基層消防部隊中的作用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