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分析

2020-07-14 00:16周思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新媒體時代

周思嘉

摘要:為了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環境變化,播音主持應積極進行創新,以此滿足當前多元化媒體需求。在此之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主要特征,并通過增強語言組織能力、轉變主持語言風格、提升主持政治素養、深度融入真誠情感等措施,從而促進播音主持媒體行業的興旺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

前言

新媒體最早是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播音主持媒體要想繼續樹立媒體品牌,使其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應結合時代特色對語言藝術進行細致分析,并融入創新理念,確保所主持的節目更加新穎且有創意,這樣才能促使播音主持與受眾群體間形成較強的互動性。

一、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主要特征

(一)口語化

播音主持在新媒體時代下應當以口語化語言藝術的形式拉近與受眾群體之間的距離,以免出現“聽不懂、不愛聽”等現象,影響播音主持行業的未來走向?,F今大多數聽眾都為普通民眾,他們的傾聽能力有限,針對部分專業詞匯理解度不高,長此以往會對播音主持節目失去興趣。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應注重語言口語化,確保所主持的內容語言具有更強的親民性。

比如著名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作為央視新聞主持人,所播報的內容皆為嚴肅的政治話題。但在近些年,為了確保民眾重拾對新聞報道的觀看熱情,它曾多次借助網絡熱點語言主持節目。如在主持國家政治關系新聞時,利用“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好”網絡用語,瞬間將政治內容轉換為民眾都能理解的口語化語言,進而獲得了民眾一致好評[1]。

(二)個性化

現如今,各行各業都在打造個性化品牌,進而擴大營銷范圍,使其實現長遠發展。而播音主持語言也應當展現出顯著的個性化特征,以此既滿足信息傳播需求,又能喚起受眾群體觀看播音主持節目的積極性。

比如著名主持人金星,在多個主持節目中,以語言辛辣、富有特色的主持風格受到了大眾青睞。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應結合個人特點打造個性化主持風格,從而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二、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優化措施

(一)增強語言組織能力

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下實現播音主持行業的高效發展,應進一步增強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能力,使其在傳媒行業中站穩腳跟,進而提高傳統媒體的社會地位。

首先,播音主持人需要掌握播音主持基本技巧,包括平卷舌發音與吐字清晰等,只有保證自身播報的內容足夠清楚,才能在語言較量中占據優勢。

其次,可根據自身發音特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比如利用“呼吸調整法”或“節奏法”了解發聲規律,以便將流暢且動聽的播音內容傳遞給民眾,并在其中融入嗓音特色增添語言藝術魅力。

以趙忠祥為例,它曾前后12次主持春晚,并在《人與自然》、《動物世界》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其中主要在于他富有雄厚且感染力豐富的聲音,能夠促使人們從中產生情感共鳴[2]。

最后,作為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卓越的播音主持人絕對不是一個復述工具,而是在與受眾互動過程中有效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確保受眾在聲音影響下實現自我反思。如趙忠祥主持的節目曾讓人產生了較強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從而最大化釋放出了語言藝術光彩[3]。

(二)轉變主持語言風格

播音主持人常作為新聞與受眾之間的重要橋梁,影響著節目收視率。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并采取有效措施轉變自身主持風格,同時積極面對新媒體時代下新事物為傳統媒體帶來的挑戰,以此為后期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同時,播音主持人還需在新聞播報期間注重語言的趣味性,運用詼諧的主持風格獲得民眾好感度,以此提升語言藝術水平。目前,播音主持接觸到的內容除了政治文化方面,還包括宗教信仰與輿論走向等,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在播音工作中積極學習他人長處,并改善自身不足之處,從而增加民眾滿意度。比如著名主持人李靜,因其在多個節目中率真機智且風趣幽默、特立獨行的主持風格被稱為國內最具特色主持風格的主持人之一。

(三)提升主持政治素養

播音主持除了需要為人們提供信息資訊服務外,在許多時候常在輿情把控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所以,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提升語言藝術修養時還需要提高政治素養,由此為人們帶來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比如歐陽夏丹曾在主持央視新聞時,針對臺灣民眾的調侃“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主持人以自身較高的政治素養進行反擊“宵夜時間到了,要不來點榨菜”,既緩解了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矛盾沖突,又維護了祖國尊嚴,并強調了中國主權問題。因此,在政治導向上,播音主持需把握好語言藝術的原則,以此在新媒體時代下獲得廣泛的發展空間。

(四)深度融入真誠情感

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除了需要遵守行業規定外,還需在播報內容中增加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可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際,四川衛視的寧遠帶著哭腔敘述著汶川地震遇難同胞的人數。雖然從專業角度上,播音主持人不應過多摻雜個人情感,但同為中國人,對于同胞的那份憐惜、悲痛情懷,不但促使整個節目的播報更具人情味,而且也強化了民眾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并且還增強了中國人的凝聚力。因此,播音主持語言需增添一定的情感元素,由此打造親民、真誠式語言主持風格。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下,只有全面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水平,才能擴大播音主持發展空間。因此,可從語言組織能力、主持語言風格、主持政治素養、真誠情感等方面著手,以此改善播音主持現狀。同時,還應積極打造多樣性傳播平臺,這樣才能促使播音主持行業在新媒體時代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繼陽.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工作的語言藝術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15):139.

[2]陳悅.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及培養策略[J].傳媒論壇,2018,1(20):58-59.

[3]霍曉萌.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工作的語言藝術探究[J].傳媒論壇,2019,2(06):56+59.

猜你喜歡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新媒體時代
巧用語言藝術生動小學數學課堂
生活中的語言藝術
新理念下數學教學的語言藝術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多維傳播語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與拓展分析
視聽語言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