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述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20-07-14 11:00馬小麗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文物保護基層信息化

馬小麗

摘要:文物藏品見證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所以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來說,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這不僅是讓文物得到更長久保存的需要,同時也是推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信息化工作基礎較為薄弱、信息化理念較為缺乏、信息化人才支持不足等,要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诖?,本文對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入手,并分析如何加強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希望對有關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問題;對策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尤其是經過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更多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相關信息被錄入到全國文物資源數據庫,這對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取得一定成績的背后,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還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比如如何讓文物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滿足研究與社會教育,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

(一)信息化工作基礎薄弱

經過對我國文物的普查后,諸多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數據庫,有效解決了文物信息化的數據問題,不過從這些信息中可以發現大多數包括了文字信息、圖紙信息、照片信息,缺乏精確的航拍圖像以及CAD圖紙等信息,使得當前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依然無法滿足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需要,與此同時一些地區文物數據信息化建設,由于財力和人力投入問題導致工作進度參差不齊,呈現出發展不均衡的問題[1]。

(二)缺乏信息化理念

當前依然有部分基層文物保護單位,對信息化建設缺乏重視,主要把工作放在對文物的防潮、防塵等常規管理方面,在對文物進行保護的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方法,有關部門交流缺乏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容易造成信息共享不及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基層文物保護的建設與發展。

(三)信息化人才較為缺乏

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開展較為混亂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缺乏信息化專業人才,由于基層文物部門大都屬于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編制較為嚴格,導致人才引進不足。同時,很多基層文物保護部門缺乏對工作人員的信息化培訓,導致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效率不高。

二、如何加強基層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

(一)建立文物信息化體系

通過開展全國文物普查之后,當前文物信息化建設也在有效開展,通過相關文件的頒布顯示出國家對文物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重視。打造文物信息化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把握急與緩的問題。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諸多軟件和技術已經得到有效利用,需要盡快將其與文物的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有效利用AR、VR等技術,對于當前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來說,還不能實現對相關技術利用的標準化;其次需要做到制度規范化建設。在文物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文件進行操作,做到有規必依,對于軟件產品的利用要按照國家規定實現相關數據在平臺上的共享,以此打破信息孤島情況;最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需要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做好日常管理的檔案建設,同時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文物的接收、鑒定登記、建檔入庫等工作,在遵守相關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各地基層文物保護單位還需要突出自身特色,實現大膽創新[2]。

(二)樹立信息化管理思想

我國各類文物保護單位都在加強信息化建設,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人來說,自身需要樹立信息化管理思想,強和相關文化保護單位的聯系,信息化管理平臺,創新文物保護管理模式,讓文物保護工作和信息化建設有效結合,不斷對各類文物的基礎信息進行完善,加快數字化建設進程同時要對文物保護單位的崗位進行完善。在重視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資金投入滿足硬件建設,確保網絡信息的覆蓋。當地政府以及文物保護部門也需要確保相關資金在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利用,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文物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三)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

提升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效率,需要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養,解決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短板,首先需要從人才引進方面入手,對文物保護相關專業的人才進行引進對其信息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面考量,對文物保護管理人才做好定期培訓工作,使其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其次,要相應提升基層文物保護人員的待遇,激發工作熱情,進而更好地為文物保護工作服務;最后,文物保護部門還可以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可以讓在校學生對文物保護現狀有更好的了解,同時文物保護工作人員也可以不斷實現其理論方面的提升。

(四)做好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文物藏品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點,并且會受到場地展柜等方面的限制,如果不合理的保存會對文物藏品造成損害,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通過計算機進行照相、攝影、掃描等方法,可以有效對相關資料進行存儲,這樣就可以在滿足研究的條件下有效減少周轉藏品的次數。通過基層文物藏品的信息化建設還可以提升文物的安全性,比如通過打造溫濕度監控系統、檔案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建設可以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同時也能為游客提供更好的參觀服務,真正實現展示多樣化,資源共享化[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家大力倡導“文化自信”的理念,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來說,需要加強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設,有效解決信息化意識不足、信息化工作基礎薄弱和信息化人才缺乏的問題不斷加強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建設,在對文物進行有效保護的過程中,還需要突出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特點,這樣才能讓文物保護單位更好地發揮出社會教育功能,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星,呂欣航,徐曉敏.基層衛生信息化現況、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9(9):5-7.

[2]趙利兵.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對策探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7).

[3]郭成燕.探究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魅力中國,2017(30).

猜你喜歡
文物保護基層信息化
文物保護利用信息化建設研究
基層巡覽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地下文物保護首要舉措考古勘探程序應前置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當前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