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運河淮安段申遺記

2020-07-14 18:12張麗娟
鐘山風雨 2020年3期
關鍵詞:淮安市淮安大運河

張麗娟

大運河在淮安境內的河段為淮揚運河淮安段,流經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淮安區、淮陰區、洪澤區、盱眙縣等四區一縣。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到隋煬帝開鑿隋唐運河,再到京杭大運河截彎取直,淮安始終是溝通江淮、黃淮,保障運河南北通暢的一個重要通道;是南北漕運的樞紐,是河道治理的關鍵和總河駐節之所,歷史遺存豐富,價值突出。大運河淮安段的修筑及其演進,可以說既是一部中國社會發展史的縮影,又是中國古代水利發展史的縮影。

大運河淮安段申遺

的基礎工作開展

隨著大運河淮安段申遺工作的正式啟動,2008年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陸長蘇為組長的大運河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市文廣新(文物)局和財政、水利、環保、旅游、交通、規劃等部門與相關縣(區)政府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當時的市文廣新(文物)局[2019年機構改革,現為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文物)局,下同]。在此基礎上,淮安市文廣新(文物)局成立了以一把手局長鄭澤云為組長,分管局長李倩為副組長,文物處、辦公室、紀檢室主要負責同志為組員的申遺項目指揮領導小組,并抽調淮安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市博物館、市運河博物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骨干人員,專職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后因人事調整,2013年大運河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調整為分管副市長王紅紅,市文廣新(文物)局項目指揮部組長調整為一把手局長楊斌。

經過市文廣新(文物)局的調查摸底,全市有運河遺產涉及各類水工設施60多個,包含張福河、太平河、古黃河、鹽河等多個河道;閘、壩、堰、堤、轉水墩等各類水工設施;埽工、石工、磚工、木龍等多種水工技術。在中國幾千年運河發展史上的大多數水工設施、水工技術在淮安都能找到實例。經國家申遺辦多次遴選,最終確定大運河淮安段申遺要素為清口樞紐、總督漕運公署遺址2處遺產區,包含1段河道,即淮揚運河淮安段;5處遺產點,即清口樞紐、雙金閘、清江大閘、洪澤湖大堤、總督漕運公署遺址。大運河淮安段申報的遺產區面積為3979公頃,緩沖區面積為6289公頃,總計10268公頃。其中“清口樞紐”是為解決運河會淮穿黃的難題而建設的大型綜合性水利樞紐,在工程規劃設計、工程技藝等方面代表了農業文明時代最高的科技價值,成為大運河申遺中闡釋大運河價值的一個重要佐證;“總督漕運公署遺址”是現存最重要的國家級漕運管理機構遺址;總督漕運公署為明清兩代管理漕運事務的最高機構,主要職能是管理全國漕運事務,以及南糧北調的籌運工作。

清口是京杭大運河與黃河、淮河的交匯點,治黃、導淮、濟運、通漕、減災等一系列工程設施構成了復雜的清口樞紐工程,加之二河、淮沭河等許多現代水利工程在此聚集,被譽為“中國水工歷史博物館”。為了給申遺工作提供更加豐富獨特的佐證資料,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淮安市于2011年至2013年實施了一系列考古發掘工作。經過為期3年的努力,全面掌握了清口樞紐遺址等遺產的分布范圍,挖掘、揭示了天妃閘石工、惠濟祠遺址、順黃壩等關鍵點段的結構布局、設計原理以及地下埋藏方向,諸多被時間封存和人們忽略遺忘的運河遺存得以真實呈現。

為更加準確地詮釋大運河淮安段遺產點的發展歷史、先進的治水理念和重要歷史價值,市文廣新(文物)局組織實施了大運河(淮安段)遺產系列解讀工程。一是組織實施大運河淮安段沿線重要遺產點保護與展示項目,包括清口樞紐遺產片區天妃壩遺址、惠濟祠遺址、順黃壩遺址的保護展示;洪澤湖大堤周橋大塘、信壩和高堰段石工墻環境整治及展示;碼頭鎮(2018年行政區劃調整,現為馬頭鎮)古運河河道疏浚、岸線整治及橋梁建設等。二是在清口樞紐遺址上設立小型陳列展覽,運用3D動漫等高科技手段,結合沙盤、展板,全方位展示了清口樞紐的歷史由來、建設原理以及鼎盛時期的場景和保護現狀,再現清口樞紐“蓄清、刷黃、治河、保運”的先進治水理念和復雜的水工技術。三是組織實施大運河淮安段遺產標識系統建設,在大運河沿線相關遺產點上豎立保護標志牌和界樁。四是籌建大運河淮安段保護與管理檔案中心,收集相關政策法規、歷史文獻、保護規劃等近千份資料;同時在檔案中心設置大運河淮安段遺產預警監測系統,與國家大運河預警監測系統成功對接,全天候監測大運河淮安段沿線保護管理狀況。

早在2007年,淮安市就率先組建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社會公益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專職進行大運河歷史文化研究和傳播。2008年舉辦中國第四屆大運河文化節暨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高峰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專題報告會,深入研討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的目標、思路和舉措,切實提升全市各級干部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能力。2012年,在淮安大運河廣場舉行了省級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志愿服務行動啟動儀式,并組織廣大志愿者深入機關、學校和社區,開展主題征文、大幅海報簽名、遺存節點展牌巡展等系列活動,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大運河申遺。挖掘整理大運河史料,申遺啟動后,陸續編輯出版了《淮安里運河(名勝篇)》《淮安里運河(故事篇)》《運河之都叢書》《淮安運河文化長廊》《洪澤湖志》《百里文化長廊——洪澤湖大堤》等一批運河叢書,并印發了《淮安市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宣傳手冊》。

淮安市運河遺產種類多樣、狀態復雜、價值突出,是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的關鍵節點之一,得到了國家和省高度重視。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在專項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時任國家文化部部長的蔡武,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勵小捷,以及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省文物局分管領導多次蒞淮現場調研視察,對淮安運河申遺工作給予具體指導?;窗捕芜\河遺產的重要價值和組織準備工作也得到了國家、省各級領導的高度好評。

大運河淮安段申遺迎檢

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協作和努力下,大運河淮安段申遺的迎檢工作準備充分,成功接受了國際專家的現場考核。

大運河淮安段申遺迎檢工作涉及水利、交通、環保、衛生督查等多個部門,以及運河沿線相鄰城市之間的銜接。為做好迎接世界遺產專家來淮現場考察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大運河淮安段申遺迎檢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大運河申遺淮安段迎檢工作任務分解表,明確任務內容,落實責任單位,確定完成時間。在前期組織實施一系列大運河遺產點工程項目基礎上,市政府、市文廣新(文物)局對考察線路、現場講解、時間控制、接待細節等各環節進行了多次踩點、演練和研究改進,制定了迎檢路線,把淮安城市資源中最美的風景、最好的遺產點編排到迎檢線路中。市文廣新(文物)局提前半個月,安排專人每天到各個遺產點進行巡查,保持遺產點環境衛生、現場秩序等。

2013年9月16日至26日,是中國大運河接受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現場考核的日子。ICOMOS是世界文化遺產評定的專業咨詢機構,每年會派遣各路專家赴世界遺產申報地進行現場考察。因此,迎接ICOMOS國際專家現場考察,成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大運河體量大、路線長,范圍涉及華北及華東平原大部分地區,ICOMOS不得不派兩位專家來華,從東西兩條路線分別進行現場考察。ICOMOS派來的兩位專家分別來自印度和韓國。A組是印度的國際專家莉瑪·胡賈女士,在國家文物局陪同下,考察大運河東線;考察淮安段的B組由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唐煒副司長帶隊,中國文化遺產院工程所副所長張瑾負責答疑、社科院考古所金英熙作韓語翻譯,一名隨行人員,陪同韓國的ICOMOS國際專家姜東辰先生,5人一組考察大運河西線。B組考察路線經河南、安徽考察衛河(永濟渠)、通濟渠沿線后,下江蘇考察淮揚運河與江南運河,最后抵達杭州與A組會合,為期11天。這是有史以來ICOMOS現場考察耗時最久、行程最長的一次。

2013年9月22日,大運河淮安段正式接受ICOMOS國際專家現場考察的日子,淮安迎檢小組驅車赴安徽迎接考察小組。來淮現場考察的ICOMOS國際專家姜東辰先生,是韓國釜山慶星大學建筑學專業的教授。初見姜東辰教授,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衣著得體,始終保持微笑,談笑皆點到為止。他很安靜,似若有所思。初次見面讓我們心里沒什么底,如此精致儒雅的教授,想必對待工作亦是一絲不茍。

ICOMOS國際專家現場考察的前一天,淮安下了一場大雨,大運河淮安段遺產點都在鄉鎮戶外,雖做了充足準備,但大家的心情還是隨著雨勢起伏,忐忑不安。后半夜雨勢漸止,經過查看,所有遺產點完好無損。這場大雨還帶來了意外的驚喜:現場考察當天雨過天晴,姜東辰教授在考察大運河淮安段河道和遺產點時,不停地贊嘆淮安的空氣很清新,河道的水很清澈,遺產點的環境很優美,纏在手上的數碼相機不停地捕捉遺產區的細小信息。

姜東辰教授考察大運河淮安段清口樞紐遺產區時表示,遺產區的規模、水工技藝、遺產的保護管理、遺產點的展示讓他很震撼,他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次考察更像是一次感受和學習的經歷。特別是看到洪澤湖大堤的石工墻時,又是一番驚嘆和喜悅,他說洪澤湖大堤這樣的規模和保存現狀,完全可以單獨申遺。除了大運河本身,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還有紛至沓來感受申遺的民眾,讓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大運河遺產的決心。大運河淮安段遺產點在緊張有序中順利接受了ICOMOS國際專家現場考察驗收,并獲得了國際專家的好評與肯定。

大運河申遺成功

經過8年的努力,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會執行主席卡塔爾公主瑪雅薩宣布:中國獨立申請的文化遺產項目“大運河”申遺成功。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標志著大運河申遺成功,也標志著淮安市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ICOMOS國際專家在中國大運河項目的申遺陳述過程中,以淮安段運河遺產為例,來闡釋中國大運河的遺產價值;并在現場播放的PPT中,多次展示淮安的總督漕運公署遺址、洪澤湖大堤、清口樞紐遺址,獲得了世界遺產大會成員國及與會專家的肯定。在大運河申遺文本中,也有多處以淮安段遺產為例,來闡述中國大運河先進的水工技術和重要歷史價值。

大運河淮安段是我市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并且大運河是國內唯一一處仍在使用的“活態線性世界文化遺產”。當時國內大運河沿線各城市,對“活態線性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尚屬空白。大運河遺產的保存現狀、管理能力和水平,與世界遺產的要求之間還存在差距。此后,淮安市通過加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之間的合作,以提升大運河全線保護、管理、展示、利用整體水平為目標,重點完善了大運河淮安段保護管理長效機制,鞏固了跨部門協商機制,加強了運河遺產本體保護與監測,加大了運河遺產環境景觀控制力度。在此基礎上,重點加強大運河緩沖區管理、監測體系建設、運河水質改善、遺產展示利用、管理能力建設以及保護專題研究,深入挖掘大運河淮安段遺產價值內涵,探索活態遺產保護利用模式,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積極促進大運河淮安段申遺成果向持久保護的轉變。

(責任編輯:武學滬)

猜你喜歡
淮安市淮安大運河
“天下第一筍”——淮安“天妃宮”蒲菜
淮安市強化“三個一” 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梨園尋夢淮安緣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放歌大運河
對淮安市城區河道生態建設的思考
淮安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