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與抑郁和血糖控制的關系

2020-07-17 11:50韋偉張俊梅王潔黃文貞李莉呂英華
護理學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病恥條目量表

韋偉,張俊梅,王潔,黃文貞,李莉,呂英華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有4.63億,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為1.16億,仍位居世界首位,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占90%以上[1]。病恥感是指個體名譽極大地被玷污[2],病恥感分為感知病恥感(Felt Stigma)和實際病恥感(Enacted Stigma),感知病恥感是指患者認為大多數人貶低或歧視患此病的人,實際病恥感是指患者因疾病而遭受他人不公平對待的經歷,即受到的歧視。國外已有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較高水平的病恥感[3-4]。目前國內關于癌癥[5]、抑郁[6]的病恥感研究較多,而關于2型糖尿病病恥感的調查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現狀,分析病恥感與抑郁和血糖控制的相關性,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血糖控制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1~6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診斷標準[7];②年齡>18歲;③有一定的理解和讀寫能力;④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肝、腦、肺、腎疾??;②患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史;③患有急性病或需緊急處理的疾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2.1.1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人口社會學資料和血糖控制指標。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有無糖尿病并發癥,并測量身高、體質量,計算BMI(體質量指數)。于入院次日采集空腹靜脈血,監測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糖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bA1c采用離子交換高性能液體色譜法測定。

1.2.1.22型糖尿病病恥感評估表(Type 2 Diabetes Stigma Assessment Scale,DSAS-2) 該量表由Browne等[8]編制,李玉峰等[9]將其漢化。該量表為自評量表,由19個條目,3個維度組成(區別對待、責怪與評判、自我恥辱)。采用 Likert 5級評分法,量表總分19~95分,得分越高,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或經歷的病恥感越強。中文版DSAS-2總的 Cronbach′s α系數為0.879,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15~0.844;總量表重測信度為0.835,各因子重測信度為 0.736~0.828。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16。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為55.75%。中文版DSAS-2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的評估工具。

1.2.1.3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 該量表包含20個條目,量表采用4級評分,總分等于各條目得分之和再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數即得到標準分。標準分<50分為無抑郁癥狀,50~分為輕度,60~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10]。

1.2.2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患者,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告知患者本研究目的和問卷填寫方法,由研究員現場發放問卷,填寫完畢當場收回,并及時告知患者完善遺漏之處。生理生化指標資料于患者病歷中獲取。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20份,有效回收209份,有效回收率為95.0%。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對數據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χ2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 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41例,女68例;年齡19~75(49.40±11.80)歲。居住地:城市147例,農村62例;文化程度:小學以下20例,初中36例,高中或中專41例,大專45例,本科以上67例;職業:在職119例,失業19例,退休55例,學生16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12例,1 001~元61例,3 001~元61例,5 001~元29例,8 001~12 000元31例,>12 000元15例;有糖尿病家族史123例;糖尿病病程1~25年,中位數6.0年(P25=3.0,P75=11.0);有糖尿病并發癥111例;降糖方案:非藥物治療11例,口服降糖藥治療94例,胰島素治療104例;醫療付費方式:公費11例,醫保122例,新農合58例,自費18例;BMI 16.85~40.00(25.67±3.51)。 FPG 5.5~18.5(9.02±2.48)mmol/L;HbA1c 5.7~18.0(8.64±2.13)%,其中<7% 55例,≥7% 154例。

2.2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總分及各維度得分 見表1。得分較高的5個條目,見表2。

項 目得分條目均分 區別對待16.29±3.992.71±0.66 責怪與評判18.70±3.692.67±0.53 自我恥辱17.54±5.122.92±0.85 病恥感總分52.52±10.752.76±0.57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量表得分較高的5個條目(n=209)

2.3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得分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得分25.00~78.75(44.06±9.69),其中無抑郁癥狀143例,有抑郁癥狀66例。

2.4不同抑郁和血糖水平患者病恥感得分比較 見表3。

表3 不同抑郁和血糖水平患者病恥感得分比較 分,

注:血糖HbAlc<7%為達標,≥7%為不達標。

2.5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與抑郁的關系 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水平與抑郁得分呈顯著正相關(r=0.279、0.335,均P<0.01)。不同血糖水平患者抑郁狀態比較,見表4。

表4 不同血糖水平患者抑郁狀態比較 例(%)

2.6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得分與抑郁、血糖值的相關性分析 見表5。

3 討論

3.1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現狀 國內外質性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恥感[11,3]。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總分為(52.52±10.75)分,稍低于黃利賓[12]的研究結果,高于Browne等[8]和Holmes-Truscott等[13]的研究結果。國內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水平高于國外,原因可能與中西方文化差異有關。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標簽化,如懶惰、肥胖、虛弱等,公眾對糖尿病的錯誤認知以及家人、朋友對糖尿病患者的區別對待使患者感到不被接納,從而產生實際病恥感。2型糖尿病被認為與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糖尿病相關的刻板印象如酗酒、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患者因此感到內疚、自責,從而產生感知病恥感(內化病恥感)。本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病恥感各維度中,自我恥辱維度得分最高,原因可能與患者為自己所患疾病感到慚愧、自責有關。

表5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得分與抑郁、血糖值的相關性分析(n=209) r

注:*P<0.01。

3.2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與抑郁及血糖控制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抑郁癥狀的患者病恥感得分高于無抑郁癥狀患者,血糖不達標的患者病恥感得分高于血糖達標患者(均P<0.01)。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水平與抑郁、FPG、HbAlc呈正相關關系(均P<0.01)。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血糖控制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家屬、朋友的區別對待、疏遠和不理解,如單獨制作糖尿病餐、或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受到家屬責怪、或是因出現糖尿病并發癥加重家庭經濟負擔等,患者會因為疾病給家人帶來困擾而感到自責、羞愧,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的負性情緒。而這種負性情緒又會進一步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形成內化病恥感。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血糖達標者相比,血糖不達標者抑郁狀態的占比較高(P<0.01);抑郁與FPG、HbAlc呈正相關(均P<0.01)。有研究顯示,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14],合并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15-16],本研究結果與之相一致。負性情緒可通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影響其血糖控制[17],血糖控制不佳又進一步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與抑郁和血糖控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4 小結

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其病恥感與抑郁和血糖控制呈正相關。醫護人員應關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狀態,對其病恥感水平進行有效評估,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促進患者心理健康,改善血糖情況。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家庭、組織、社區、媒體等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正確認知,消除人們對糖尿病相關的刻板印象,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血糖控制情況,從而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本研究不足之處是:①研究范圍局限于1所三甲醫院;②未分析城市與農村2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水平是否存在差異。此外,還需進一步探索有效干預措施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恥感。

猜你喜歡
病恥條目量表
老年病患者應擺脫病恥感
以患者為主的炎癥性腸病患者PRO量表特異模塊條目篩選
網絡服裝虛擬體驗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開發
《公共體育服務政府供給社會期待量表》的編制與修訂
糖尿病病恥感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恥感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老年病患者應擺脫病恥感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詞詮》互見條目述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