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對比

2020-07-17 02:46于曉紅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9期
關鍵詞:格列美脲不良反應發生率格列齊特

于曉紅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在糖尿病治療中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擇84例從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該院接受診治并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納為實驗對象,并將其按臨床治療方案的不同分別分為相對應的兩組(一般組與觀察組)進行差異性治療,每組42例。給予一般組患者格列齊特進行常規治療,對觀察組患者則采用格列美脲進行治療,而后就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實施不同治療方案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一般組患者的78.57%,不良反應總發生率7.14%低于一般組患者的23.80%,且兩者相關數據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兩者亦在治療后的血糖水平指標相關數據中觀察組低于一般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格列齊特相比,采用格列美脲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能夠快速降低其血糖水平,并且還可最小化不良反應發生率,取得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臨床可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適當借鑒與推廣。

[關鍵詞] 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糖尿病;不良反應發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Glimepiride and Glimezid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 8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divided them into corresponding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nical treatment schemes (genera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for differential treatment, 42 cases in each group. Glezide was given to the general group for routine treatment, and Glimepiride was used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ing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of 78.57%,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14%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of 23.80%. The related data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 the data related to blood glucose level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genera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gliclazide,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glimepiride can not only reduce its blood glucose level quickly, but als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The actual condition is appropriately used for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Glimepiride; Glimizide; Diabetes;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糖尿病屬于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且病程較為漫長的代謝性疾病[1]。WHO的臨床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的產生與患者自身的遺傳因素以及日常所處環境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病發時,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出現多飲多食、機體肥胖、多尿以及消瘦疲乏等一系列臨床表現。在糖尿病的發病早期階段,幾乎無任何明顯癥狀或僅伴有口渴、輕度乏力等現象,極易被患者本身和臨床所忽視,待到來院就診時,大多數患者的病情已經步入中后期階段,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部分糖尿病專家指出,雖然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是抑制其病情惡化的主要治療機制,但在治療過程中還必須注意避免患者出現低血糖。還有部分臨床相關研究顯示,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仍以降血糖為主,而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于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的綜合應用價值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為能夠在不斷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可靠性,促使其早日回歸健康生活,該文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患者,深入探討了分別采用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給藥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在知情與自愿的前提下從該院于接收的眾多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擇84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具有過敏史以及重大手術治療史者;②身心狀態不佳或機體功能不全者;③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或惡性腫瘤疾病者;④不愿參與該次研究以及不符合該次研究其他相關標準者。納入標準:①經臨床醫師參照醫學相關規定確診為糖尿病患者;②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奇偶數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劃分為一般組(n=42)與觀察組(n=42)。其中,一般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7:15;最高年齡為75歲,最小年齡為38歲,平均年齡為(52.17±10.31)歲;病程為1~9年,平均病程為(4.28±1.29)年。觀察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6:16;最高年齡為76歲,最小年齡為37歲,平均年齡為(52.16±10.32)歲;病程為1~8年,平均病程為(4.27±1.28)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其結果顯示相關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一般組? 格列齊特(國藥準字H20003146;規格:80 mg×30片):溫水口服,初始服用劑量為40~80 mg/d,2~3次/d,而后依據患者用藥后的綜合情況謹遵醫囑調節用藥劑量(最大劑量不可超過240 mg/d)[2]。

1.2.2 觀察組? 格列美脲(國藥準字H20073592;規格:2 mg×10片):謹遵醫囑口服用藥,初始用藥劑量為1~2 mg,1次/d,而后仔細觀察患者用藥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酌情增減用藥劑量(最大劑量不可超過8 mg/d)[3]。

1.3? 療效標準

由參與該次研究的臨床觀察小組全程跟蹤觀察記錄一般組與觀察組糖尿病患者接受區別性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蕁麻疹等),并以此為依據參照醫學相關規定與標準就其治療效果進行客觀評估(顯效: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等血糖水平均恢復至正常狀態且較為穩定,無任何不良反應現象;改善:患者治療后各項血糖指標水平有所下降且僅出現少數不良反應;無效: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無任何變化或上升且不良反應頻發,導致病情惡化)[4]。

1.4? 統計方法

根據SPSS 20.0統計學軟件的相關操作要求與標準合理錄入已經過初步篩選與整理的研究數據,通過(x±s)表示血糖指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一般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8.57%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24%,且兩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

兩組患者接受相應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尿糖等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顯高于一般組患者,且相關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尿糖平均水平分別為(6.31±2.10)g/h(一般組)和(5.33±2.13)g/h(觀察組)。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率

一般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3.80%,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7.14%,且相關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宋曉斌[5]學者經深入性相關研究發現,糖尿病病發時患者的血糖水平會持續處于異常升高的不良狀態,若不及時就診接受相應的治療,嚴重時易導致機體各種組織出現慢性損害與功能障礙,從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利影響。王小明[6]學者認為,格列齊特屬于磺酰脲類藥物,是臨床用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常規藥物,故而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必不可少。但部分臨床專家指出,與第三代磺酰脲類格列美脲相比,采用格列齊特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給藥雖然能夠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但副作用與不良反應相對較高,且難以持續穩定患者用藥后的血糖水平,引發低血壓、低血糖等不良現象。而格列美脲并不會對患者機體的其他生理指標產生過度干擾與影響,主要通過磺酰脲受體干擾胰島β細胞以及促進Ca離子的流通和抑制鉀離子與葡萄糖的分泌來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分泌[7],故而不良反應相對較低,既能夠營造較為理想的降血糖、降血脂效果,同時亦有利于提升臨床用藥的安全可靠性,加大對患者的健康保障。在該文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高于一般組患者,其血糖水平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一般組患者(P<0.05),由此便進一步凸顯了在糖尿病治療中格列美脲的綜合應用價值更高,必要時還可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謹遵醫囑聯合格列齊特共同給藥。

[參考文獻]

[1]? 盧成偉.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治療糖尿病臨床價值對比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112.

[2]? 趙嵐,王玲.格列齊特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帶來腎獲益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7,28(29):4170-4173.

[3]? 沙志敏.格列齊特與格列美脲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及安全性的比較[J].北方藥學,2017,14(9):164.

[4]? 徐加紅.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兩種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對比[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1):103.

[5]? 宋曉斌.格列齊特緩釋片與格列美脲對2型糖尿病患者NO和tNOS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2):2265.

[6]? 王小明.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對比[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12):1418-1419.

[7]? 陸建華.格列美脲與格列齊特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8):80-81.

(收稿日期:2020-02-08)

猜你喜歡
格列美脲不良反應發生率格列齊特
論格列齊特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應用及療效
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甘精胰島素、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三藥聯合 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