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電商發展研究農產品電商發展研究

2020-07-20 03:25李雯董旭冷力源張雪萍張泰東
現代農業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互聯網

李雯 董旭 冷力源 張雪萍 張泰東

【摘? ?要】 “互聯網+”的出現,為農業發展的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誕生了許多的農產品電商模式。甘肅省秦安縣是享譽全國的蘋果,蜜桃產地,但因為當地的交通以及傳統的產銷模式等諸多因素,導致了農民收益少,產品受益群體小,甚至大量農產品被浪費的現象。本項目經過對甘肅省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以當地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基礎進行分析,并與當前趨勢下的F2F電商模式進行了融合,并得出了良好的發展預測。

【關鍵詞】 農產品;電子商務;互聯網;甘肅省秦安縣

近年來, 從國家、省、市、地方等多個層面頒發了一系列“互聯網+農業”政策,十八大以來“互聯網+農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8年“雙十一”全網銷售額3143億元, 僅阿里巴巴農產品交易額就達到了45億,農產品銷量增速迅猛, “互聯網+”力量日益凸顯。擁有百萬畝農作物種植土地的秦安每年有大量的農產品需要銷售,只桃林規模就達到了十萬余畝,而這些土地背后是近五萬渴望脫貧致富的農民,“互聯網+”的崛起為以秦安為例的廣大農作物產區提供了新的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

1? 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

秦安縣,隸屬于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是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盛產瓜果蔬菜,總體以蜜桃、花椒、蘋果居多,蜜桃為之一絕。

1.1? 秦安縣農產品及電商發展概述

1.1.1 農產品概述? 秦安縣農作物產量極為豐富,其中蜜桃質量聞名全國。截至2019年3月,秦安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06.01萬畝,其中果蔬作物39.73萬畝,總產量達595610噸,同比增長2.78%。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16193.29萬元,同比增長0.39%。全縣實現地區生產56112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40045萬元,占比24.96%。體現出了農產品對于當地經濟的重要意義。

1.1.2 電商發展概述?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和縣中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電商作為脫貧致富的途徑,跟著時代的氣息在秦安縣也翩然而至。從最初的大力宣傳,到縣政府親自談判,爭取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計劃”試點縣機遇,到與阿里巴巴、微商城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搶占了戰略先機。2016年與各大平臺聯合制作的“翻滾吧原產地”視頻直播,完成果樹認購2.8萬余株,實現網上銷售額3.1億元,之后開啟了 “電商”年貨節、桃花會、“大地之灣·佳果秦安”電商平臺,將果農們一年的辛勞收獲集中采購,通過電商平臺高價售出,電商在扶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兩年,抖音、快手、微商等的到來,也給農民們提供了一條通過電商出售果蔬的新路子。秦安縣電商發展也與時俱進,做到了“脫貧電商一頭抓,經濟潮流兩不落”。

1.2? 秦安縣電商模式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力度支持電商在農村的推進以及縣政府的不斷地探索,總結出了符合當地特色的電商模式。

1.2.1 “政府+金融+電商扶貧”模式? 在金融保險等方面依靠縣政府的關系網進行聯系談判;在電商方面,政府將縣里面眾多從事農產品銷售的電商企業集中起來,與金融系統結合,共同經營;在電商扶貧方面,鼓勵農戶生產果蔬的同時,集中高價的收購果蔬,然后通過搭建的電商平臺進行售賣。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電商不僅賣果,還賣樹。通過聯系金融機構進行認購桃樹,蘋果樹,“以銷定產”,不僅延長了果樹的銷售時間,實現供需平衡,也避免了農產品生產的盲目性。在果樹的售賣以及果蔬收購提前承諾的前提下,保證了電商和農戶雙方的利益以及銷售果蔬的品質。

1.2.2 “個體電商”模式? 經調研,每村農產品微商的覆蓋量為1到2戶,且銷量以自家產量為限。同時,他們也會利用快手、抖音等平臺進行宣傳,雖然這種模式對于農戶的收入有較大的提升,也是普通村民的優化選擇,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比皆是:標準化程度不夠、果品質量不一、客戶群僅為朋友圈等。

1.3? 秦安縣電商發展相關政策及條件

1.3.1 政府政策? 在生產方面,為了擴大果蔬優勢,政府鼓勵生產并給予蘋果、桃子800元每畝的補助以及花椒400元每畝的補助;在電商方面大力推動“政府+金融+電商扶貧”模式的進行,政府積極參與其中;在個體電商技術方面,政府專門建立了公共的電商中心,給想要學習電商技能的農戶進行基礎培訓。

1.3.2 基層條件? 截至2019年,秦安縣政府在縣內428個行政村中發展了36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184個電商站點。但是,經調研發現,大部分站點只對負責人進行了培訓,僅僅存在,但沒有真正開始運營。

2? 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經本項目調研發現,對于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發展,雖然有縣政府和商務部的大力支持,并給予了實質性的幫助工作,使得秦安縣農產品電商的整體環境和氛圍高漲,但是其發展在基礎設施和村民自身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制約的因素與其他諸多問題。

2.1? 物流難、物流貴

秦安縣內的交通受制于地形地貌而發展緩慢,這對本地物流的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處于落后水平。物流和農產品生產規模作為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的要素阻礙了當地農產品電商的蓬勃興起。秦安縣和附近所屬村鎮之間的距離遠、交通不便:在前往秦安縣多個農產品高產的村落途中都需要經過崎嶇的山路,體形較大的貨車很難行進,來往物流大多通過面包車、皮卡車,并且經常存在空車來滿車去的情況,物流效率低下;農村地區普遍由于物流難和各物流公司的網點少,導致物流費用高,甚至有運費高于產品價格的現象。

2.2? 農產品質量的監控和保證工作不到位

果品的有效灌溉面積小,各類惡性自然天氣、自然災害對于果品產業的影響巨大,且當地目前的農業系統無法進行有效的防御和補救。例如,根據小組實地調研時村民反映:2017年由于頻繁的暴雨等不良氣候導致農產品(其中以水果為主)生產、交易額大幅下降,這一年秦安縣水果產量較往年較低為406265噸。此外,當地農產品電商發展雖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其農村建設和運營效率較低,秦安縣周邊村莊站點大多都沒有發揮出有效價值,距離較遠的站點還存在荒廢的現象,農產品電商在這些地區的發展顯得舉步維艱。

2.3? 農戶未真正通過電商獲益

如圖1,項目組通過調研收集有效問卷300份,其中關于農戶對電商發展的認識分析顯示:農戶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所占比例極小。盡管整體上電商發展不錯,但是農戶仍然處于整個供應鏈的底層環節,收入微薄。農戶一方面受當地根深蒂固的合作社制度影響,適應了合作社統一收購的模式,不想做出改變;一方面缺乏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經驗,對電子商務的運作認識不足,這些都不利于農產品電商與作為供應方的農戶之間的合作以及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2.4農戶自身缺乏相關知識

當地農產品電商運營者缺乏營銷知識、無固定客戶,其中有些以水果起家的電商企業雖然銷量可觀,但宣傳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而與此同時,盡管當地有諸如花牛蘋果、秦安蜜桃這些名聲響亮的具有當地特色的優質水果品牌,但由于當地的農產品電商普遍缺失溯源系統、農產品質量無法統一有力保證,消費者對于品質、新鮮度會持有懷疑態度。綜合來看,當地的農產品電商普遍存在規模小、融資難、品牌名聲小的特點

3? 對目前秦安縣電商發展的建議

3.1? 加強政府幫扶和引領

在分散的農戶種植規模下,農產品電商的進一步發展,仍然需要政府工作的支持與引領。第一、繼續完善各村鎮的電商服務站點,確保每個站點開始運營,持續關注各站點的工作;第二、縣商務部大力扶持本地區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引導合作社發展向電商模式的轉變,如社群模式、網店模式、區域電商模式等;第三、由縣電子商務中心領導、服務站點配合通過網絡直播、電視廣告、營銷號等線上宣傳模式,以本地區特色農產品如桃子、蘋果、花椒等為主體,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另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農產品質量檢測。

3.2? 改進物流模式

解決農村地區物流難的問題,需要完善物流體系。首先,以秦安縣農產品種植的規??紤],建議當地合作社、大型企業建立自營物流模式,運用專業物流知識,建立縣域內完善的物流體系,然后部分再與外省市物流公司簽單、市內自營。對于個體農戶物流貴的問題,需要以鎮或縣為單位,與物流公司簽訂大單合同,降低物流費用。同時,參與物流公司的一些“扶農”項目,通過國家或公司補助,降低物流費用。

3.3? 培養電商人才

專業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將利用網絡將農村與市場相連接,所以,必須加大電商人才培養的廣度與深度。第一、以目前的形勢下,每位農戶都有可能成為網上賣家,所以,對農戶的基本要求是了解線上銷售農產品的每一個環節;第二、留村的廣大青年是重要發展對象,響應青年創業的號召、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和實踐農產品電商行業;第三、政府或合作社引入專業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將專業理論與本地實踐情況相結合來發展農產品電商。

4? 農村地區農產品電商模式發展的展望

在中國電商行業逐漸成熟的這個時代,各個領域的電商發展都在經歷著試錯-成長-成熟-繁榮這樣的階段?;ヂ摼W與物流的引入,大大縮短了農產品銷售環節,降低了銷售成本,在此前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農產品電商產業已經經歷了試錯期,正在經歷快速的發展與成長。在2019-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蔓延時期,線上生鮮的訂購給廣大居民安全感,并讓消費者感受到便利,以此,人民對線上訂購生鮮的接受度提高。

根據項目組的實地調查與查閱文獻研究,未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趨勢為第三方介入的F2F模式發展。由第三方企業的介入,實現農戶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在此模式下,第三方企業通過搭建平臺、提供物流并監控質量來解決農戶缺乏相關知識、保證農產品質量等難題,這要求第三方企業要有正確的戰略管理規劃和完善的物流系統。在這種模式下,農戶的收入可有大幅提升,農村整體經濟可實現迅速發展,消費者買到的農產品也能保證綠色新鮮。

5? 結論

結合目前情況來看, 秦安縣農產品尚處于傳統和亟須深耕發展的狀態, 農產品專業化程度不高, 在這樣的行業痛點下, 要利用科學思維和系統管理改造傳統農業, 建立農產品F2F電商模式, 縮短農戶與消費者的距離。在建立農產品F2F電商模式的同時要積極爭取政府扶持和補助。在大多數北方農村地區,農產品電商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編輯:李丹)

猜你喜歡
電子商務農產品互聯網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