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2020-07-23 03:51葉靜江蘇省常州市財政局
新商務周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監督企業

文 / 葉靜,江蘇省常州市財政局

1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企業內部控制是由企業治理層、管理層及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結果直接影響到整體的利益,建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就要認清企業當前的現狀,才能進一步發現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因此,認清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如下:

1.1 缺乏內部控制意識

我國大企業的內部控制設計滿足了多層次的目標要求。為了集團公司的整體戰略目標和各分公司的生產經營目標,大企業通過有步驟,有系統地開展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使得這些目標都得以實現,大企業的發展穩步前進。

相對而言,我國中小企業組織結構簡單,經營模式固定,經營權與管理權高度集中,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形同虛設,甚至根本不存在。中小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不斷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管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他們認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會增加公司的成本,甚至認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會約束管理權力的執行,所以久而久之內部控制就變成了企業的裝飾品,名存實亡。中小企業在聘用財務人員時更樂意任人唯親,而不是唯才是用。中小企業員工素質不高,對內部控制理念理解甚微,企業不能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企業發展受到負面影響。

1.2 扭曲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會計信息可以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也可以為企業經營者預測經濟未來提供依據,真實性是會計信息最基本的原則,然而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在中小企業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小企業通過憑空捏造數據、虛增利潤、私設“小金庫”、設立賬外賬等方法扭曲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

中小企業企業如果扭曲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投資者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國家財政收入也會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2018年財政部向社會發布的會計檢查公告顯示仍有部分企業存在隨意調節利潤、以假發票報賬、違規發放補貼等違規問題,檢查共發現違規問題金額上千億元,部分還存在嚴重的偷漏稅問題,各級財政部門對檢查發現問題依法作出了嚴肅處理,對單位處以罰款,并對相關直接責任人員給予了罰款、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行政處罰,移送其他部門處理上百戶企業,此情況令人擔憂??梢?,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企業的當務之急,更是對投資者,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表現。

1.3 監督機制相對薄弱

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離不開監督,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我國中小企業監督力量不強,管理方法不當,內部控制制度普遍不能有效執行。中小企業內部監督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由于受雇、賄賂送禮等原因不能客觀、公正地執行工作,還有的企業干脆不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監事會,導致內部控制缺乏監督,給企業帶來風險。另外,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依附于財務部門,職能已弱化,不能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外部監督有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目前,外部監督的中心都在大企業,對中小企業卻沒有較多的關注。

中小企業如果缺乏監督機制或者監督機制存在漏洞,內部員工就會挫失積極性和責任心,行為和思想不再受到約束,從而使得營私舞弊,貪污受賄之風盛行。

1.4 未建立風險評估機制

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中小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環境風險,政策風險,災害風險時時刻刻伴隨著企業,稍不留意,企業就會有巨大的波動。

風險評估是企業用來衡量經營過程中風險大小程度的工具。中小企業管理者崇尚“家長式”作風,一般沒有較好的風險防范意識,他們根據主觀判斷和歷史經驗決定企業的重大決策,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忽略風險的存在,這種過于自信,缺乏風險意識的行為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風險,當風險降臨時,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解決措施,企業就會陷入破產的境地。

2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如今的現狀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點造成的。

2.1 信息溝通不順暢

如果中小企業是個有機生命體,溝通就是這個生命體的血管,通過流動才能維持生命體的良性循環。因此,信息溝通的結果直接關系到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薄弱缺點,更需要我們研究信息溝通障礙。

中小企業員工并不是不想關心企業,而是企業沒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和溝通反饋機制,據調研,中小企業網站數量有限,信息量少,員工難以了解企業動態情況;從中小企業管理層對員工信息反饋的結果表明,只有31%的領導會給員工答復,36%的領導會考慮員工的建議和意見但不會給出答復,33%的領導根本不會采取任何行動。

溝通對企業發展有深刻的影響,良好的溝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營造工作和諧的氛圍,然而,缺乏主動性會導致溝通不順暢,直接影響工作的開展。中小企業的員工更喜歡“等或拖延”的態度,不會及時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到情況嚴重時,才開始解決。中小企業員工在信息溝通時語言溝通多,書面溝通少,很多重要信息無法完整保存,容易摻雜個人觀點,最終也會導致信息失真。

2.2 理論指導不明確

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內部控制理論起步較晚,直到80年代才開始引入內部控制理論,而且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大企業問題上,而對中小企業的關注卻很少。直至2011年才頒布《小企業會計準則》,2013年起開始實施,剛出臺的理論指導因為經過實踐證實的時間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小企業的界定一直是個充滿爭議的問題,我國是根據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額三個指標來界定是否為中小企業,而不是根據企業性質劃分。在頒布《小企業會計準則》之前,眾多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經常將《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制度》混合運用,法律依據混亂給企業的形象帶來不好的影響,如今,在混亂的法律環境下再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財務人員就更加難以決策正確的法律依據了。

2.3 內部控制成本高

為了急于擴大市場份額,成為上市公司、大企業,一些中小企業盲目照搬它們的內部控制方案,而這些方案并未適合中小企業,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

中小企業忽視自身規模小,資金薄弱的缺點,喜歡效仿大企業設立較多的職能部門,對專業管理人員的需求就越大,導致職責交叉不清,部門矛盾增多,導致內部控制成本增加。中小企業管理高層喜歡獨斷專橫,高舉“家長式”旗幟,根據個人意志裁決公司重大事件,違背了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內部控制成本。內部控制執行力度的高低也和成本的大小息息相關,中小企業即使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只要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是企業前進的障礙,內部控制制度就變成了一個裝飾花瓶。員工的綜合素質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一個因素,中小企業員工自身素質不高,加上員工培訓工作不到位,勢必會增加內部控制成本。

2.4 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了企業的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整個過程,只要企業開展經濟活動,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與之相適應。

中小企業業務單一,規模較小,內部控制制度沒有覆蓋所有部門和人員,只限于財務部門,管理者也習慣地把財務控制當成內部控制。有些中小企業即使內部控制制度很健全,但在企業高層面前也很難實施,這樣不但會助長貪污腐敗之風,而且會導致企業流失大量利益。

3 解決內部控制問題的方法

3.1 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根據COSO委員會提出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國結合了本國國情,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提出了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首要要素就是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個企業內部控制的好壞,首先就應該對其內控環境進行評價,如果環境不好,就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因此要保證內部控制實施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1)培養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

中小企業要達到內部控制管理的目的,首先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內部控制觀念,加強對內部控制的思想認識。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能給企業帶來前進的動力,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是改善內部控制問題的關鍵,因此管理者要改變傳統陳舊的企業治理模式,認真學習先進創新的管理知識,深刻體會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得阻止正常的內部控制活動。其次,中小企業應該要結合行業特點給員工灌輸內部控制知識,讓內部控制理念融入公司的血液里。

2)改善企業的組織結構

中小企業應該要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建立企業組織結構,既不能把所有職能部門全部設立,也不能缺少必要的職能部門,做到不多不少,適合剛好。部門劃分要注意科學,實用,協調,每個部門都要規定相應的權利和責任,避免權責重疊,沖突,管理者要努力清除部門之間溝通的障礙,為溝通交流創造機會和環境,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3)注重企業文化環境建設

企業文化是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企業要效益,要發展,要前進,就必須普及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至少是管理層共有的價值觀和經營實踐。中小企業應該認識到文化環境建設的重要性,結合行業特點和戰略要求,樹立鮮明的文化旗幟,給員工提供一個較好的文化環境。

3.2 建立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系統

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和評價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采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是內部控制建設的方向。當前企業競爭日益激烈,財務風險、經營風險等時刻威脅著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系統,ABC有限公司建立的風險評估系統見圖4:

3.3 建立公司的監督體系

監督企業經營過程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因此中小企業如果資金有限,可以要求會計人員進行監督工作,這種監督可以是財物盤點、財務報銷的日常監督,也可以是重大決策實施情況的專項監督。在企業認為有必要、資金剩余的情況下,可以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和公司管理人員成立評估小組,對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進行監督,發揮評估的作用。在監督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了解整個監督活動的過程,及早發現漏洞,采取補救措施。

外部監督也是監督體系的一個部分,公司通過聘請注冊會計師可以達到監督的目的,另外,政府應該組織財政、工商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進行監督,合理評估財務報告的合理性和內部控制實施的有效性。

3.4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人是創造價值的靈魂,是企業不可缺失的資源,人員素質的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小企業應該堅持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人才的培養,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力求雇傭高素質的員工,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并且重視給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訓。

3.5 加強外部環境建設

目前,關于上市公司、大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規范和指引已很清晰,2013年開始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也只是用于小企業。已頒布的規范和指引雖有部分適合中型企業,但并不完全適用。中小企業占據我國企業總數的九成以上,它的發展對中國經濟有重大影響,因此,政府部門應該要及時看到中小企業現今的窘境,針對企業特點,根據我國國情制定一套既適合中型企業發展又迎合小企業發展的理論指導,為中小企業建立一個有法可依的外部環境。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監督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會計環境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分析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會計信息市場的構建研究
夯實監督之基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