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視體育就是不懂教育

2020-07-23 06:25
新體育 2020年6期
關鍵詞:教育方針教育工作者科目

今年兩會,吳志明等55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關于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松綁減負的提案》,很快又有眾多委員加入聯名。

提案基于的現實是“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

委員們分析,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育才觀念依然陳舊?,F行基礎教育評價體系仍存在“唯分數、唯排名、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瘴痼疾,“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已成廣泛共識,重智育輕體育,變相擠占體育等技能科課時成普遍現象。與此同時,對體育科目重視不夠。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和教學能力不足,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場地器材的缺乏,制約了學校體育的全面開展。教育部“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要求形同虛設。

提案建議,全面提高體育權重,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范圍,并設計與語文、數學等主科同等分數,激發學生、家長、學校內生動力,主動增加體育鍛煉時間和師資投入。同時,保證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體育支出,提升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鼓勵體育專業人士到學校兼職開展體育教學,帶動校園體育活動的發展。

上述內容已經算不上什么信息,兩會代表委員議論此事也非始于當下,民間更是由抱怨而至無奈。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是上世紀50年代制定的,為什么六七十年過去,政協委員們還要為此大聲疾呼?實施教育方針明顯跑偏,甚至有惡化趨勢,誰能視而不見!

以年齡論,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不曾感受過被稱“東亞病夫”的羞辱。以經歷論,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是在忽視體育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不客氣地說,忽視體育就是不懂教育,是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硬性要求,扭轉不把體育當教育的觀念,積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新生力量,推進教師隊伍更新換代。

又到“六一”兒童節了,窗外傳來一陣陣孩子們追跑嬉戲的歡笑聲。列位家長、老師,你們忍心把孩子們從天真和快樂中拖進無休止的超重的課業壓力中嗎?

猜你喜歡
教育方針教育工作者科目
如果十二星座是語文老師
德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嚴重短缺
高考“新科目”
如何改變當前畸形的高效課堂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幾點思考
美國音樂課程改革的三個流派
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歷程分析
一種特色的教學理念的提出與討論
淺論初中化學教學中的STS教育
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