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 若干著力點

2020-07-23 08:55王廣鋒張娥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抗疫精神思政課高校

王廣鋒 張娥

[摘 要] “中國抗疫故事”有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內涵,是我們開展好高校思政課教學、落實“以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絕佳素材。當前,如何在思政課上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培育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增強“四個自信”,需要我們在精選抗疫事跡、闡釋抗疫精神、豐富教學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關鍵詞] 高校;思政課;中國抗疫故事;抗疫精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7-0096-02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歷史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這些抗疫故事內涵豐富,折射出的精神意志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基本內涵,是我們開展好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絕佳素材。在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精選抗疫故事、闡釋抗疫精神、豐富教學模式等方面,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幫助學生們培育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

一 在精選抗疫事跡上下功夫

精選抗疫事跡,是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基本要求。如何通過精選一批抗疫“故事”,深入解讀其背后的精神意蘊,是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重要前提。這要求我們要抓好“高”“新”“近”三個關鍵詞,以精挑細選的抗疫故事凸顯出抗疫精神的崇高價值。

立足于“高”?!爸袊挂吖适隆敝械摹案摺?,凸顯的是政治站位高遠、價值訴求高尚,追求崇高遠大、拒絕瑣碎庸俗。首先是政治站位之“高”,要充分認識到“中國抗疫故事”背后的價值意義。提高政治站位,需要我們要講清楚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抗疫過程的全面領導和推動,幫助學生自覺增強“四個意識”;要講清楚“中國抗疫故事”這一歷史事件本身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演變發展,尤其是在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要講清楚在此次抗疫過程中許許多多的“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建筑工人、黨員干部以及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所彰顯的奉獻精神和擔當意識;等等。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時,我們要自覺摒棄拒絕瑣碎庸俗的行為。在疫情期間,也出現了不少著眼描述“個人悲歡離合”“私人記錄”的各式各樣故事。當然這些著眼于個人的記錄和故事,反映了一部分民間聲音、民生訴求,有著一定的意義和價值。但是,不少內容與抗疫故事主旋律是相背離的,陷入了瑣碎、庸俗的境地,這是我們應該拒絕的。我們應當把這些似是而非的“抗疫故事”剝離出“中國抗疫故事”這一宏大歷史事件。

立足于“新”。毋庸置疑,“中國抗疫故事”這一表述本身蘊含的“新”向度,指的是新近發生的,具有很強的實時性、新鮮度。強調“新”這個視角,是基于青年大學生群體接受新生事件和新鮮事物的意愿性強、把握速度快這一認知特征的。此處的“新”,主要體現在:一是“故事”的時效新鮮度,指新近發生的抗疫事情。當然,新鮮的“故事”,既可以是國內抗疫新階段的新故事,也可以是國外抗疫故事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指出的是,在引入國外抗疫故事時要把握好分寸感,既不夸大、也不貶抑,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分析和理解);二是“故事”的理論新鮮度,指的是“抗疫故事”所折射的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于抗擊疫情的最新理論思考成果。這些理論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持續性地研究和闡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抗擊疫情這一事件本身的歷時性演進,“中國抗疫故事”這一言說對象便持續性地呈現出“新”與“舊”的時效性觀念區分。這種區分也內在地蘊含著“故事”的闡釋力量的差異性。在“高校思政課”這一教育場域,凸顯“新”,并非是對“舊”的否定和擯棄,而是強調一種繼承性的凸顯和融洽。

立足于“近”。所謂的“近”,指的是所選擇的“故事”本身能夠“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凸顯的是“故事”的事件意義和價值內涵與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有著較高程度的契合。這種契合度激發的是學生的思想深處的親近感和接受意識。強調“貼近”,如何落實到思政教學課程中去?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抗疫故事“主人公”的選擇上,不妨把主要目光聚焦于“90”后、“00”后這一人群。一方面,在抗疫過程中,“90”后、“00”后這兩大群體表現出來的奉獻精神、擔當意識,讓人為之振奮、為之感動,充分體現出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另一方面,學生正處于這個年齡段,具有天然的內在親近感和認同感,容易觸發思想共鳴和行為模仿。二是抗疫故事發生的“地域”上,凸顯空間環境的“貼近”。許多地域性抗疫故事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區的特征特色,包括語言、人物甚至是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不同表現,是有著深厚的知識性、價值性的“事件”。尤其是對地方高校,我們思政教師要善于將發生于本地區的鮮活的“中國抗疫故事”傳遞給青年學生。

二 在抗疫精神闡釋上下功夫

闡釋好新時代的“抗疫精神”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內學術界和理論界的重要工作。然而,由于尚處于抗疫這一宏大歷史進程中,如何總結和凝練“中國抗疫精神”還處在一個見仁見智的階段。然而,并不是說高校思政教師“無所措手足”。我們可以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集體在不同階段關于抗擊疫情問題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初步的總結和闡釋,進而融入我們的教學各個環節。根據我們的持續觀察及思考,可以從下面幾個維度進行把握。

把為民服務、民生至上的宗旨意識闡釋好。自從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社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要不惜一切代價拯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生活,賦予“中國抗疫故事”以鮮明的“民生底色”“民本精神”??梢哉f,“中國抗疫故事”所折射的“中國抗疫精神”,首先表現為為民服務、人民至上的價值內涵。因此,如何借助疫情故事,充分利用思政課堂,將黨的為民服務的抗疫表現和價值實現傳遞給學生,培育學生親近黨組織、熱愛黨組織和跟隨黨組織的自覺意識。

把全民的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犧牲、敢于勝利的精神闡釋好?!爸袊挂吖适隆碧N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特質,包括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犧牲、敢于勝利的價值取向。這些精神表現在許許多多“逆行而上”的援鄂醫護人員,為我們呈現出不顧安危、生命第一的價值信念;表現在各領域科學研究人員,不計辛苦、刻苦鉆研;大量的建筑工人趕赴一線、爭分奪秒,一次次創造了“中國速度”“中國奇跡”;表現在不辭辛苦的基層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人員身上;等等。這些感人事跡是我們在思政課堂上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闡釋好新時代中國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的材料支撐。

把協和萬邦、兼濟天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闡釋好。隨著疫情的全球蔓延之勢愈演愈烈,中國政府在做好本國的抗疫工作之外,向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盡心了力所能及的物資、技術等方面的援助,向世界人民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的風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和贊揚??梢哉f,“中國抗疫故事”所涵蓋海外援助壯舉,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最新呈現和價值實現。從歷史事件層面來看,這一壯舉增添和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素材、新材料,進一步完善和驗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另一方面,從理念發展層面來看,這一壯舉賦予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內涵、新價值,從“和平發展道路”“全球伙伴關系”“全球治理”等維度得到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三、在完善教學模式上下功夫

當前,高校思政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面臨的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便是如何豐富和完善好教學形式,為教學效果保駕護航。應突出用好“線上教學”教學模式、積極開展防疫主題的實踐教學模式。

用好“線上教學”這一模式。當前尚處于疫情防控期間,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全國高校堅持“停課不停學”,積極探索和開展“線上教學”模式,推動新媒體時代下新教學模式的發展和提升。各地高校先后有序地借助線上教學模式開展思政課教學,為疫情結束后的線下教學做好準備。這要求高校思政教師應以“線上教學”為重點,積極借助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努力掌握好網絡教學的規律、技巧和方式方法,將“中國抗疫故事”的生動情節和深厚價值傳遞給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積極引用“線上教學”模式成為了部分思政教師的新挑戰和新難題。不少思政教師習慣于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對待“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不積極、不熱心,難以適應疫情期間思政課線上教學新狀況。因此,首先應著力調動思政教師積極適應“線上教學”模式的主動性,增強認知,逐步消除抗拒感。據了解,很多老師不愿意接觸和使用“線上教學”,主要是擔心開展教學有難度、不適應,怕出現偏差失誤,影響教學效果。其次是,借助移動平臺做好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幫助大家認識到“線上教學”的便捷性和智能性。實踐證明,部分原本抗拒線上教學的老師,一經學習和操練,能夠較為快速地轉變態度,積極投身于“線上教學”實踐中去。

用好抗疫主題的實踐教學模式。疫情期間,每個學生都身處“中國抗疫故事”這一宏大歷史主題的時代氛圍中,這為我們思政教師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提供了絕佳的時空條件。利用好“實踐教學”便是很好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在保證基本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投身和參與到抗疫實踐活動中去,是抗議時期做好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基本訴求。實際上,不少學生在疫情嚴重時期已經積極參與到所在村莊、社區的防控工作去了,充分展示了“90”后、“00”后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擔當意識。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后續發展,思政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圍繞“疫情防控”這一主題進行社會調研、社區服務、理論宣講等實踐活動,并將其計入課程考核環節。社會調研方面,可以圍繞本地區抗疫期間具有典型意義的人、事、物進行調查,并形成調研報告;社區服務方面,可以圍繞做好所在村莊、社區防控疫情的志愿工作進行安排;理論宣講環節,可以圍繞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進行講解和宣傳??偠灾?,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中國抗疫故事”這一宏大歷史主題中去,逐步培養出正確的歷史意識和責任意識。

(責任編輯: 張宏玉)

猜你喜歡
抗疫精神思政課高校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抗疫精神融入大思政教育體系的路徑研究
新時代抗疫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贏全面脫貧攻堅戰
停課不停學之“疫情中的我”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