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學法指導例談

2020-07-23 13:25王風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學法指導小學美術

王風

【摘? 要】? 學法積累是學生學科學習必備素養,教師適時做出輔助指導,引導學生順利建立學法積累意識,能夠為學生學科學習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在具體執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整合學法信息、開設學法課程、創新學法應用、延伸學法探索,以有效提升學法應用品質,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

【關鍵詞】? 小學美術;學法;指導

美術學科有豐富的學法資源,教師有意識為學生傳授一些學法,符合學科教學的基本追求。整合學法信息、開設學法課程、創新學科應用、延伸學科探索,都能夠為學生創設適宜學習情境,順利啟發學生美術思維,提升學習效率和品質?!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睂W習也是一樣,沒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恪守,教師不妨為學生提供更多學法選擇,以成功調動學生學法自覺應用意識,使學生在不斷學習體驗鍛煉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

一、整合學法信息,創設適宜學習情境

教師占據學識信息制高點,為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指導,能夠形成更多教學契機。學生有自己的學法積累,也有獨特的學習習慣,但學法應用能力和意識都比較低下,教師要針對學生學法應用實際做出整合優化處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法信息,將學生順利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教師在進行學法積累時,需要有整合創新的主觀意識,不能停留在歷史經驗之中,需要深入研究教學,研究學生學習特點,從更多角度展開教學思考,對學法資源展開全面搜集,以便形成嶄新的學法積累體系。

無論什么樣的學科,其學法資源都是極為豐富的,學生學法積累和應用意識還比較欠缺,教師需要給出必要的引導。如教學小學五年級美術上冊《參觀與旅行》,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為學生布設了預習任務:我們都有旅游參觀的經歷,回到家庭中,將相關旅游信息,如圖片、資料等內容進行搜集,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要結合相關信息具體講述參觀和旅游經歷,從美術角度闡釋相關內容。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夠快速行動起來,積極搜集整理相關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在課堂展示環節,學生主動發言,對參觀旅游經歷進行具體講述,對關涉美術的因素進行重點講解。教師從美術角度進行點評,為學生提出更多學習建議,促使學生自覺養成美術學習習慣。

教師發動學生深入家庭搜集參觀旅游圖片、材料信息,為學科教學帶來更多美術資源,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接受了更多美術歷練,其學習體驗鮮活起來。學生對參觀和旅游活動有更多認同感,自然會積極回饋相關信息,為學科學習奠定基礎。

二、開設學法課程,規劃多元學習路徑

美術學科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一些美術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美術操作實踐形成學科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能動性,特別是開設學法傳授課程,這是具有更高契合性的教學設計。教師通過專門的學法課程展開集中傳授,學生自然能夠獲得豐富的學法信息,形成系統性學法認知。學生掌握了更多學法,其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這當然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教師適時規劃和設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支持,并使學生在不斷研讀過程中形成學習認知。

美術學習內容眾多,不同學習內容需要不同學法支持,教師深入美術學習現場,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建議,自然能夠形成學法傳授機會。特別是開設美術學法課程,能夠為學生做出積極規劃,形成更多學習動力。在教學《妙用紙盒》相關內容時,教師先拿出一些紙盒成品,要求學生觀察分析,然后現場為學生做示范操作,對相關操作技法進行重點講解,要求學生現場制作,運用切、插、挖、剪、貼、接等手法,創作出精彩的紙盒作品。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展開具體行動,課堂學習氣氛濃厚。經過一番操作和探索,很多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紙盒制作環節,并在實踐操作中形成制作手法,完成學法的積累。

教師現場為學生介紹操作方法,并進行直觀展示,給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學習契機。學生都有比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教學引導具有更高對應性,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觸動,形成了豐富的學習動力。

三、創新學法應用,提升主體學習品質

學生是學習主體,學法應用自然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不能成為旁觀者,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讓學生在學法應用過程中,學會整合和創新,以完善學法認知系統。美術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情境設計、重點難點突破、教輔方法應用、教學訓練設計、課外輔導等方面做創新探索,同時要帶動學生進行對應的學法調整,以便形成嶄新的學習啟迪點。學法積累是一個長期的學習任務,建立學法積累體系,不僅能夠支持學科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也有重要幫助。

學生思維極為靈動,這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契機。教師要針對學生思想特點展開教學引導,促使學生順利啟動思維,形成更多學習啟迪。在《奇思妙想》教學中,教師不僅給學生展示了一些美術作品,要求學生展開深度研究,還要求學生做具體實踐嘗試,自行創作出奇異的美術作品。如“機器貓”,這是學生手工制作的玩具,因為外形設計比較夸張,其神態更為生動,獲得了一定轟動效應。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對應思考:在我們看過的動畫片中,有太多卡通形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根據你熟悉的卡通人物,自行創造一個精靈形象,利用繪畫和手工制作完成美術作品的操作。學生聽說要自行創作一個典型的精靈形象,都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美術創作任務,這對學生是一種考驗。創作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一些靈感的支持,教師從成品展示中進行引導,成功激活了學生美術思維,自然建立了美術學習認知基礎。創新學法需要教師的啟迪和引導,更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探索和實踐。

四、延伸學法探索,培養學科學習能力

美術學科教學中關涉的學法資源極為豐富,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應用學法,還要鼓勵學生展開學法創新探索,以便形成新的教學成長點。學生是學習主體,學法應用和創新自然是責無旁貸的事情,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為其學法探索提供一定的支持,能夠促使學生順利建立學法認知基礎。課內有學法要求,課外也有學法應用的訴求,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展開積極探索,能夠為學法創新和實踐帶來更多動力支持。

不同民族有不同服飾,其特點是鮮明的,教師在教學引導時,需要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寬性引導,以成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的主動性。在教學《有趣的服飾》這節內容時,教師先要求學生對身邊的服飾進行觀察,并自由挑選比較有特色的服飾進行點評。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從美術角度進行分析,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操作。有學生選擇少數民族的服飾進行介紹,結合少數民族文化習俗進行解讀。也有學生對時裝服飾進行解讀,對其時代元素進行專業講述。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更多服飾圖片信息,要求學生結合圖片進行講解,自然形成了學習探究機會。在學生互動交流中,教師從專業角度進行必要的干預,給學生帶來了全新學習啟迪。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服飾展示介紹活動,將學生帶入服飾專業研讀活動之中。雖然學生對服飾專業還不是很熟悉,其專業介紹也存在許多短板,但有了這樣的集中觀察和介紹機會,還是能夠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學科認知呈現多元化特征。

學法指導要受到多種制約因素的影響,教師要有整合優化意識,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引導和啟迪,要求學生自然建立學法探索積累意識,在學法創新實踐中形成學習體悟和感知。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實現教法和學法的有效對接,能夠建立豐富學習認知基礎,讓學生在學習探索中不斷提升學科能力。

【參考文獻】

[1]周信達.經歷、遷移、變通、感悟、創造——小學美術學法“十字訣”[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5(08).

[2]王蕾.運用“透視”原理構建小學美術教學法的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8(12).

猜你喜歡
學法指導小學美術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目錄式問題導學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趙學敏學法作品《沁園春·雪》
體育學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論建構的必要性(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