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長城沿線高產高效全株青貯玉米種植試驗

2020-07-27 16:31楊彩林閆朝郝小軍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青貯玉米基肥高產栽培

楊彩林 閆朝 郝小軍

摘要: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和糧改飼政策引導,使榆林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19年達到50多萬畝。受傳統籽粒玉米栽培經驗的影響,青貯玉米種植產量低、效益差。為了促進種養業協調發展,有效發揮青貯玉米的品種優勢,擬對青貯玉米種植過程中使用不同基肥、寬窄行種植方式以及適宜收獲時間3個方面進行試驗研究,最終為青貯玉米高產栽培提供科學指導。

關鍵詞:青貯玉米;高產栽培;基肥;寬窄行種植;收獲時間

楊彩林,閆 朝,郝小軍,等. 陜北長城沿線高產高效全株青貯玉米種植試驗[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4):25+28.

青貯玉米是經選育用于全株刈割青貯,從而得到的氣味酸香、柔軟多汁、營養豐富、利于長期保存、飼喂牲畜的飼用型玉米品種,有別于生產籽?;蚱渌陀衩灼贩N。青貯玉米具有適應性強、產量高,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纖維素、木質素較低,適口性好、易消化、綠桿成熟的特點,有著“飼料之王”的美譽,是畜牧業發展中不可替代的牧草品種。

1 ?不同基肥田間對比試驗

1.1 ?試驗目的

在種植密度(50 cm×30 cm,4446株/畝)和各種農藝措施相同的情況下,通過設計不同的基肥配方處理,探討青貯玉米既能增產和改善品質,又能利用當地資源而且不污染環境的種植效果。

1.2 ?試驗設計與測定

1.2.1 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個重復。小區面積30 m2(10.0 m×3 m),小區重復之間間隔1 m,處理之間間隔1.5 m。每小區6行,每行40株,行距0.6 m、株距0.25 m,計240株,種植密度4446株/畝。

試驗處理①每畝施農家肥4噸;試驗處理②每畝施復合肥100 kg;試驗處理③每畝施農家肥2噸、復合肥50 kg。生育期總追肥尿素30 kg/畝,玉米7-9葉時每畝追撥節肥7 kg,大喇叭口期每畝追尿素23 kg。追肥隨灌溉實施;種植日期、灌溉、收獲時間相同;人工點播。試驗品種為青貯玉米大京九26。

1.2.2 測定內容。植株高度(每月植株高度)、穗位高度、穗重、全株重、綠葉數、黃葉數、綠葉重、綠葉面積、莖重、全株自然風干重、玉米穗長、穗粗、風干玉米籽粒重、記載倒伏數量。

1.2.3 收獲記產方式及測定。乳熟期全株收獲,每小區取中間4行,每行取樣10株,共計40株樣本進行收獲現場測定。每行隨機取樣5株編號,自然風干重測定干重、玉米穗長、穗粗、風干玉米籽粒重、穗行數、行粒數、1000粒重等。每小區隨機取2株測定營養成分。

1.2.4 統計分析方法。采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

1.3 試驗準備

1.3.1 土地。每個處理需地土135 m2,3個處理需405 m2,折合0.6畝。土地選擇地勢較高、耕層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試驗前取土樣3份進行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測定。

1.3.2 肥料?;兽r家肥牛(羊)糞2噸,復合肥30 kg。

1.3.3 灌溉。采用滴灌系統,根據測定土壤水份適時灌溉。各期水份要求:播種期70%-75%,出苗到撥節期60%,撥節到抽雄70%-75%,抽雄到吐絲80%-85%,授粉到乳熟75%-80%,乳熟后期到收獲期70%左右[1]。

1.3.4 技術保障。固定專人做此項試驗工作,每個生產環節參試人員要到場指導。

2 ?寬窄行種植效果田間對比試驗

2.1 ?試驗目的

在種植密度(4446株/畝)和各種措施相同的情況下,通過調整種植行距處理,探討增產和改善品質的效果。增產技術原理:通過增加植株行距后,青貯玉米田間通風順暢、陽光照射強度增加,光合作用改善,葉面積增大干物質積累增多,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

2.2 ?試驗設計與測定

2.2.1 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個重復。小區面積30 m2(10.0 m×3 m),小區重復之間間隔1 m,處理之間間隔1.5 m。設置對照組:每小區6行,每行40株,行距0.6 m、株距0.25 m,計240株,種植密度4446株/畝;處理①寬行0.9 m,窄行0.3 m,株距0.25 m;處理②寬行0.7 m,窄行0.5 m,株距0.25 m?;屎妥贩?、種植日期、灌溉、收獲時間相同;人工點播。試驗青貯玉米品種為大京九26。

2.2.2 測定內容。植株高度(每月植株高度)、穗位高度、穗重、全株重、綠葉數、黃葉數、綠葉重、綠葉面積、莖重、全株自然風干重、玉米穗長、穗粗、風干玉米籽粒重、記載倒伏數量。

2.2.3 收獲記產方式及測定。乳熟期全株收獲,每小區取樣中間4行,每行取樣10株,共計40樣本進行收獲現場測定。每行隨機取樣5株編號,自然風干重測定干重、玉米穗長、穗粗、風干玉米籽粒重、穗行數、行粒數、1000粒重等。每小區隨機取2株測定營養成分。

2.2.4 統計分析方法。采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

2.3 ?試驗準備

2.3.1 土地。每個處理需地土135 m2,3個處理需405 m2,折合0.6畝。土地選擇地勢較高、耕層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試驗前取土樣3份進行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測定。

2.3.2 肥料?;蕿檗r家肥牛糞,每畝4-5噸,二氨100 kg;追肥使用尿素,在生育期總追肥30 kg;玉米葉片7-9片時每畝追撥節肥7 kg;大喇叭口期每畝追尿素23 kg;在吐絲期噴施葉面肥(葉面寶)和微量元素肥一次[2]。

2.3.3 灌溉。采用滴灌系統,根據測定的土壤水份適時灌溉。各期水份要求:播種期70%-75%,出苗到撥節期60%,撥節到抽雄70%-75%,抽雄到吐絲80%-85%,授粉到乳熟75%-80%,乳熟后期到收獲期70%左右。

2.3.4 技術保障。固定專人做此項試驗工作,每個生產環節參試人員要到場指導。

3 ?適宜收獲期試驗

3.1 ?試驗目的

大京九26是青貯玉米升級換代品種,是經神木市田間對比試驗和累計示范推廣的主推品種。該品種是由河南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雙國審品種,審定編號是國審玉20170049、國審玉20180176。種植實踐證明,青貯玉米大京九26具有植株高大、葉片寬厚持綠性長、莖稈粗狀、鮮草和干物質產量高、反芻動物喜歡采食等優點。生產中各地收獲期不一致,前后相差可達一個多月。通過比較試驗,確定在神木市草灘地區,青貯玉米大京九26的最佳收獲時間,確保鮮草和干物質產量高,品質又好[3]。

3.2 ?試驗設計與測定

3.2.1 試驗設計。試驗采取隨機區組,5次重復設計。小區面積30 m2(3 m×10 m),小區間隔1 m,小區外設1.5 m保護層。每小區種植200株5行,每行40株,種植密度4446株/畝。收獲時期試驗分5個處理。處理①蠟熟初期;處理②-⑤每間隔7天收獲一次。收獲期長達35天分5次進行。

3.2.2 測定內容。每個重復每次收獲收割青貯玉米16株,其中10株測定株高、穗位高、綠葉數、黃葉數、全株重、綠葉重、黃葉重、莖重、莖粗等。2株送樣分析營養成份。4株測定自然風干重和穗長、穗粗、穗重、玉米籽粒重、穗行數、行粒數、1000粒重等。

播種期、基肥和追肥、田間管理、灌溉、病蟲害防治等與其他試驗相同。

3.2.3 統計分析方法。試驗資料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

4 ?試驗預期

總結不同生育期對各農藝性狀的影響;總結不同生育期對青貯玉米品質的影響;綜合考慮得出青貯玉米大京九26的適宜收獲期。經上述三項研究,最終會得出青貯玉米高產栽培相關技術措施,指導青貯玉米生產實踐。

參考文獻

[1] 梁爾恒,王麗先,王麗梅,等. 青貯玉米的栽培技術[J]. 吉林農業,2011(08):109.

[2] 王洪彬,李家春. 青貯玉米的栽培技術[J]. 中國農村科技,10-11.

[3] 唐余成,吳承國,李永學,等. 雅玉青貯8號引種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4):23-25、41.

猜你喜歡
青貯玉米基肥高產栽培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試驗總結
復種青貯玉米不同播種期試驗研究
生物炭處理有利于棉花生長及產量
江漢平原“小麥+雙季青貯玉米”種植模式研究
油菜栽培怎樣施好基肥
花生種植慎施肥
青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