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安國際化進程中城市軌道交通語言景觀研究

2020-07-27 05:46崔樂鄒妮
海外文摘·學術 2020年5期
關鍵詞:軌道交通

崔樂 鄒妮

摘要:語言景觀不僅僅是單一的現象,而是集該語言景觀的設計者或發布者、語言景觀的接受者和該語言景觀所反映的社會語言狀況為一體的話語過程。該過程既傳遞著文化,又展現著社會生產生活信息。本文以西安市軌道交通的語言景觀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場所符號學理論、語言景觀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力求展現西安國際化進程中軌道交通的歷史內涵與現代化含義。

關鍵詞:語言景觀;軌道交通;場所符號學;國際化進程

中圖分類號:H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177(2020)05-0016-02

0 引言

語言景觀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既表現著當地的人文地理,更是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平臺,語言景觀的好與壞,影響著一個城市文化信息的傳播,更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具備良好形象的重要條件。國際化大都市西安被稱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其文化底蘊不言而喻。宜居宜旅游的環境,使得居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給西安的交通帶來了壓力和挑戰,以準時省時,速度快為特點的軌道交通成為交通的關鍵,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以西安市內地鐵為例,其所有的語言標牌隨處可見,起著承載、傳遞信息的作用,對當地人民、游客乃至外國友人有著指引與幫助作用。

1 語言景觀的概念及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

1.1語言景觀的概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西安國際化進程的推進,語言標牌所呈現的內容日益多樣,進而引起人們的重視并對其進行研究,該研究活動則稱作語言景觀的研究。語言景觀研究自出現以來就備受關注,該學術界對其界定也是眾說紛紜。最為經典、引用最為廣泛的定義是:“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1]”。語言景觀研究的主要考察對象就是語言標牌,即在現實環境中用于承載文字的物質載體,如廣告牌、招牌、路牌等,以及海報、標語、電子顯示屏等也屬于語言景觀。語言標牌常常被安置于人們視線可及的位置,使得人們能夠更好更便捷的留意參考。

1.2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

研究西安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主要從西安地鐵這一方面進行。通過實踐及調查可以發現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的作用是較為明顯的,除了有著重要的指向作用,進一步來說,該語言景觀更是城市形象的象征,是當地歷史內涵與現代化含義的象征。有不少相關研究者曾指出不能只限于文本,可以擴展到包含圖像、音頻等非語言符號,如電子顯示屏、動態海報等。具體到軌道交通中,語音報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語言景觀的一部分[5],是一種區別于視覺效應的聽覺語言景觀,其具有更為直觀便捷的特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安國際化的進程也逐步加快,這對于語言的使用產生了影響,亦使得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發生了變化,由所搜集的材料可見,其所承載的文字不僅僅是中文,還包括作為全球通用語的英語,不僅表現于視覺的語言景觀,西安地鐵的語音報站也是中英共存的,這不但為外籍人士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對于西安來說,是其城市文化內涵以及國際形象的提升[2],其對英語的使用也象征著當地的現代化或國際化的程度。

2 語言景觀功能及場所符號學研究——以西安軌道交通為例

2.1西安軌道交通中語言景觀的場所符號學研究

場所符號學理論關注并分析現實環境中語言符號系統,即物質世界中的話語、標牌等。場所符號學是從語碼取向,字刻和置放方面來建構語言景觀的[4]。以下討論均以西安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為例。

語碼取向是指在雙語或多語的標牌上,不同語言排列的優先關系,以此先后順序所表現的空間位置來反映各種語言在社會中的地位。一般來說,不同語言的位置由設計者或發布者來決定。在很多地方,政府也會對語言的位置做出相關的政策規定。通常來說,文字橫向排版時,重要語碼置于標牌上方,非重要語碼則位于下方;文字縱向排版時,優先語碼占據左側。非優先語碼則處于右側;在包圍式排版中,重要語碼多在中心,而非重要語碼則在邊緣[3]。從搜集的語言景觀材料中我們看到,在西安城市軌道交通中,語言景觀基本上是由中文和英文構成的,這體現了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廣泛分布和重要地位[6],也是西安國際化進程的重要表現,但是不管是如何排版,中文始終處于優先位置。

字刻是指標牌語言所呈現的方式。涉及到所用文字的字體、所制標牌的材料以及標牌的狀態變化等。字體具體是指形體、繁簡、顏色等,從所搜集的材料來看,在西安軌道交通語言景觀中的字體多為簡體,繁體字寥若晨星。顏色大多根據語言標牌的設計而定,比較常見的有紅黑相配、黃黑相配、藍白相配等。材料具體是指字刻的物質載體。其有優劣之分、持久短暫之分等,不同的材料對人們解讀語言景觀有著不同的影響。在西安軌道交通中字刻的材料大多為海報、貼紙、標立牌等,也有部分以電子屏幕的形式呈現。疊加是指一種字刻臨時性或長久性的添加在另一字刻上面。如特殊時期所增加的“健康碼”、“體溫檢測處”等語言景觀。狀態變化則指信息通過燈光或信號來傳達。如我們經常在地鐵中聽到“燈閃鈴響禁止上下”語音播報,告誡人們如有以上情況請勿繼續乘車。

置放研究是指標牌設在某個地點所激活的意義。有去語境化放置、越界式放置和場景化放置三種形式。去語境化即無論標牌被放在什么位置其都會保持原有的形式不被影響,如地鐵的標志無論在什么地點都是一樣的;越界式即標牌放在了不合適的位置,通常是未經批準的,涂鴉是較為典型的一種;場景化及標牌放在了合適的位置,并且發揮了有效的功能,如地鐵中的乘車指示、周邊道路街區圖等。

2.2西安軌道交通中語言景觀的功能研究

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是語言景觀本身所具的兩種基本功能。信息功能即語言景觀所包含的信息,被稱之為顯性功能。如通過西安軌道交通語言標牌的觀察可以判斷,該地絕大多數是使用雙語標牌,且漢語占主導地位。象征功能則被稱為隱性功能,即語言標牌所折射出的語言政策、語言權勢和社會地位等問題,也就是語言標牌上所選用的語言以及語言的先后順序優先位置都有政策和規劃且表示一定的語言權勢和地位,而并非隨意??梢詮哪芤娦院屯伙@性兩方面分析,能見性是指是否出現的問題,在西安軌道交通中中英文都是存在的。只有特殊情況下,如2020年疫情期間部分與疫情相關的語言景觀只有中文。突顯性是指是否重要的問題,調查可得西安軌道交通在中文往往被置于突顯的位置,掌握語言權勢[7]。

3 結語

至今為止,語言景觀的研究獲得了廣泛關注,并且逐漸發展成社會語言學研究中的嶄新領域,該研究的進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語言景觀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地區的語言情況;另一方面。通過語言景觀的象征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地區的語言權勢和社會地位;除此之外,語言景觀研究的結果也可以為一個地區之后的語言景觀設計與出現提供見解。我們對西安軌道交通中的語言景觀進行研究,亦可以促進新的因素的產生,進而提升西安軌道交通中語言景觀的質量,提高西安乃至國家的形象,即我們可以從社會語言景觀中展開研究,而研究也可以促進新的語言景觀的建構,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參考文獻

[1]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2):214-223.

[2]方佳.語言景觀視域下道路名稱公共標識英譯調查與研究[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5(1):21-25.

[3]金怡.地鐵語言景觀的場所符號學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3):80-83.

[4]邱瑩.上饒市語言景觀調查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6(3):40-49.

[5]黃斌蘭,李亮,劉儒清.區域性國際城市多語景觀事態文化研究:以南寧市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8(4):120-125.

[6]徐茗,盧松.城市語言景觀研究進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5(1):21-22.

[7]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J].外國語,2014(6):81-89.

(責編:王錦)

猜你喜歡
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TOD模式創新引領寧波城市發展
基于熵權法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效率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及電力技術探析
仿真軟件在《城市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氫燃料電池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研究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初期客流預測方法探討
城市軌道交通節假日期間大客流行車組織思考與實踐
基于網絡化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中心設置研究
基于 BP 神經網絡的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研究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