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甘肅在區域發展戰略中的中心帶動作用

2020-07-27 12:39魏萬青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區域發展

魏萬青

內容摘要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向西開放是主要方向,西北也成為前沿與核心區,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新一輪的區域競爭態勢對甘肅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戰略擠壓,黨的十九大后“高質量發展”成為新一輪西部區域競爭與較量的主旋律。為尋找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自身原因,必須對歷史疊加的原因有全面而理性的認識。

關鍵詞 區域發展 中心帶動 向西開放

1 甘肅的地理位置及戰略定位

甘肅是一個位于西北的重要省份,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從地圖上看,甘肅西部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東南部與四川省緊鄰,東部與陜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山水相鄰。甘肅絕佳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是中國西部地區天然的“心臟”,也是中國西部戰略安全的樞紐。

近年來,西北地區經濟增長很快,但是基礎設施仍然較弱、創新能力依然不足,在區域發展中具有明顯的短板。黨的十九大對區域發展的態度很明確,即大力支持西部大開發,這更明確地反映出西部的發展將提上重要日程。

2 甘肅發展緩慢的歷史原因

第一,甘肅歷來發展緩慢,沒有相對應的發展優勢。自從唐代以后,甘肅就退出了中國發展的主航道,其后,由于海權的不斷興起,甘肅始終未能再次進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區位。這種天然的區位弱勢,受著強勢地區的強烈排斥。發達地區相較于欠發達地區,綜合經濟實力更勝一籌,同時具有天然的優勢區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勢者將更強,甘肅作為弱勢的一方不具有發展優勢[1]。

第二,國家對甘肅的重視不凸顯于經濟層面,更看重的是它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優勢。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不斷向東擴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相繼成為列強覬覦的目標,致使甘肅出現了邊緣主流化的傾向。盡管由于軍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甘肅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并不盡如人意。

第三,甘肅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但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加以有效利用。對資源的重視度不足,使甘肅的發展越來越艱難,究其原因則是甘肅缺乏深加工、精加工能力,故而難以提高資源型產品的附加值。

3 甘肅發展思維定式的轉變

甘肅作為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擁有非常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在大力發展中心帶動戰略的前提下必須增強思想解放意識。

一要突破信心不足的思想,樹立敢于爭先的意識。很久以來,不敢想、不敢干、不敢做大事是甘肅人思想上的通病,這是對自身發展不自信的表現。所以,在甘肅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必須樹立奮勇爭先的意識,大膽突破,從根源上解決阻礙甘肅發展的桎梏。

二要突破墨守成規的思想,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意識。在今后的發展中,甘肅要打破不愿意創新、不愿意改革、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以及習慣于舊觀念、舊思路、舊方法、舊作法的傳統思想,樹立一種敢為天下先、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做法開拓創新的局面。

三要摒棄狹隘思維,樹立追求卓越的意識。狹隘思維、安于現狀是目前阻礙甘肅大踏步前進的障礙,發展不能只跟過去比,要時刻樹立一種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良好心態。

四要突破封閉保守的思想,樹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意識。甘肅作為西北的內陸省份,交通不暢,信息閉塞,這就使甘肅在發展中更應該集百家之長,積極與周邊省份和東部發達省份合作,以此邁上新臺階。

五要突破消極等待的思想,樹立搶抓機遇的意識。信息化浪潮下的中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消極等待就意味著落后,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大膽搶抓機遇。

4 甘肅區域發展戰略體系的建立

改革開放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部分地區的率先發展勢在必行,“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偉大交響曲已經奏響。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城市,必須發揮“首善”“首位”的作用。然而,這個“首善”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干出來的。因此,蘭州要以大擔當、大境界、大突破、大發展、大手筆、大作為,擔負起省會城市的責任,發揮首善之地作用。

蘭州作為中國西部的戰略屏障和交通樞紐中心,歷來是西北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然而,一個強省會并不簡單意味著擁有一個經濟發達的規模大城市,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個強有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必須擁有一個強有力的話語權。因為通過這兩樣東西,可以幫助各省在全國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贏得更多的政策、資源和人才。這樣看來,就甘肅而言,如果作為省會的蘭州一旦崛起,勢必帶動整個甘肅的發展,乃至西北地區和整個黃河上游的快速發展。反過來,如果發展不起來,那么這些相關的區域勢必會形成經濟發展洼地,結果將會令人觸目驚心。緊接著,在各大發展城市形成的高地的重重包圍下,蘭州必將要背水一戰,否則蘭州最終將會淪為發展洼地,在經濟浪潮的拍打下消失[2]。

除去以上因素,經過十幾年的艱辛發展與探索后,甘肅終于意識到服務業興省、興市戰略的失敗??v觀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均可以看出,古今中外,任何中心城市的發展都無法繞過工業化的階段。因此,甘肅在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候,喊出了“工業強市”的戰略,重新擁抱制造業,開始打造工業,補工業的短板。蘭州作為西北的中心城市,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都比作為工業城市的白銀要完善得多,整個甘肅的資源都源源不斷地集中在這里,而白銀作為衛星城會首先受到沖擊,因為人口和資金都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蘭州。

蘭白一體化,表面上是蘭州、白銀兩個城市的“家事”,但是經過十幾年的來回拉扯,這已經是一起牽涉到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蘭州新區,甚至是周邊城市的“群體事件”,成為制約或者說促進大蘭州區域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但至今依然無解,沒有任何結果。蘭白一體化,絕對不僅是蘭州、白銀兩市的“家事”,而是已經上升到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又加上了蘭州新區的多方博弈。在甘肅省看來,以全省之力發展“大蘭州”是對的,也是必需的。但是這個“大蘭州”不等于大“蘭州”,“大蘭州”是包括了蘭州市、白銀市、蘭州新區三位一體的一個區位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這樣一來,“大蘭州”的規劃和發展,自然就是由甘肅省主導了,蘭州市在這一規劃中只是承擔了一個主城區的角色而已。

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大國和能源消耗大國,我國煤電油運等重要能源資源需求總量持續增加,今后還將大幅攀升,故傳統能源供應已列入國家安全戰略。另外,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新能源開發,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的不二抉擇,而甘肅的能源優勢由此凸顯。石油、煤炭等傳統資源,蘊藏在慶陽、平涼的黃土層里;風電、光能等新興能源,儲備在廣闊的河西走廊。甘肅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戰略構想,將隴原大地上的寶藏與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3]。通過中心帶動,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一個嶄新的甘肅定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改革開放40多年間,甘肅的發展有目共睹。在市場經濟浪潮下,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甘肅將更加努力拼搏,一個幸福美滿的新甘肅的正在走來。

【參考文獻】

[1]戴德鋒.甘肅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1):108-110.

[2]楊清,查祥德.“增長極理論”在甘肅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的應用[J].發展,2011(12):101-102.

[3]林娟娟,王勛銘.甘肅省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消費導刊,2007(8):22-23.

猜你喜歡
區域發展
現代信息服務業區域發展集成一體化模式研究
我國實體化電子商務的區域發展問題及策略探討
沁源縣區域發展方向研究
跳繩運動區域性發展策略研究
以京津冀區域發展為導向的河北省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問題研究
浙江省金融集聚現狀與形成因素研究
我國區域發展兩大失衡問題亟待破解
基于北斗的數字秦嶺系統
四川支柱產業與重慶的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