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鷹潭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初探

2020-07-27 14:56潘金翔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工業互聯網

潘金翔

內容摘要 我國提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道路,即走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信息技術的引領促進我國工業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這是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方案。兩化融合概括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數字化階段,推動傳統生產經營各個方面進行數字化轉換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進行全過程的集成互聯化的階段,也就是現在進行中的工業互聯網。通過工業互聯網,我們正在走向第三階段,即全面的智能化階段?,F在我國提出要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是我們在新時期新時代提出的兩化融合的新內涵。

關鍵詞 工業 互聯網 現狀發展

1 引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筆者就如何通過搶占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以扎實的產業基礎推進智慧新城建設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2 發展現狀

鷹潭市先后被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兩次榮獲了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國際大獎,是全球第一個萬量級單項NB-IoT商用項目落地的城市。鷹潭市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集群(物聯網產業集群)成功納入國家第一批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

2.1 智慧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1)移動物聯網絡全國領先。鷹潭市已經成為全國首個擁有低速、中速、高速移動物聯網絡的城市,移動物聯網絡覆蓋密度、質量全國領先。一是低速窄帶物聯網(NB-IoT)網絡全國領先,是全國唯一的實現了3張NB-IoT網絡全覆蓋的城市,現已開通NB-IoT基站1099個。二是中速物聯網(增強機器類通信eMTC)已實現全覆蓋,現已開通eMTC基站962個。三是5G試點快速推進,是全國唯一的非省會、非一線的5G試點城市,現已建成5G基站126個。

(2)智慧應用讓城市更智慧。一是市民生活越來越智慧。全市共安裝了130 000塊智能水表,設置了420個智能深埋垃圾桶,建成了1400個智能停車位,智慧路燈的安裝率超過90%。實現了物聯網應用場景43個,物聯網終端連接數超1 100 000個,其中NB-IoT終端連接數近200 000個,5G應用示范10余項。二是政府管理越來越智慧。智慧黨建平臺覆蓋了全市3240個基層組織、50 184名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零距離”“透明化”?!盎ヂ摼W+政務服務”全域一體化平臺成功上線運行,市本級38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市區兩級148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一網通辦”。智慧新城決策指揮中心接入了31個業務部門35 000 000余條數據,初步構建了“一網監測、一圖管理、一中心決策”的智能化城市綜合管理模式。

2.2 互聯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1)物聯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7年,鷹潭市成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城市,迎來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4億元,2018年全市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1.26億元,同比增長40.46%。2019年1~10月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8億元,全年預計將突破4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89.34%。物聯網企業由2017年的79家增至如今的214家。歐菲炬能公司物聯網模組生產基地、浙江沃得爾汽車傳感器、普華鷹眼無人機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投產。

(2)平臺載體功能逐步完善。一是平臺建設實現了“領跑”,鷹潭市相繼設立了中國信通院鷹潭物聯網研究中心、北航鷹潭研究院、華為(江西)物聯網云計算創新中心、5G創新應用研究中心、智慧金融創新示范中心、菲利斯通數據存儲銀行、智云物聯安全檢測中心、鷹潭移動物聯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綜合服務中心等各類服務平臺44個,逐步形成了集研發、檢測、認證、成果轉化及物聯網安全、信息存儲一體化發展格局,產業生態正逐步完善中。二是載體建設穩步推進,科創園、智聯小鎮移動物聯網產業園、貴溪銅智能制造及智能家居產業示范區、余江電子信息產業園及智能穿戴產業示范區、龍虎山智慧旅游應用示范區等載體建設穩步推進,在“一核兩翼”發展格局基礎上,“兩園三區”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確。

(3)工業大數據產業發展迅速。一是產業發展快。鷹潭市現有大數據企業330余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億元。二是產業扶持強。組建了國有工業大數據公司,編制了《鷹潭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工業大數據平臺,實現主要工業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產能提升5%,效益提升20%?,F在正在著力對全市90家銅加工企業實施智能化工廠改造,政府獎補資金5億元,帶動民間投資5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300億元。三是品牌推廣。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移動物聯網大會及全省數字經濟人才大會,成立了中國信通院鷹潭泰爾物聯網中心、華為云計算中心、北航大數據研究院等發展平臺、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等研發機構。

3 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應用推廣方面

一是智慧城市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品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智慧城市發展氛圍不夠濃厚,物聯網應用推廣深度、廣度不夠,群眾知曉度、參與度不夠,智慧城市氛圍營造工作有待加強。三是數據采集、共享、標準化工作有待加強,平臺雖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仍有不少部門的數據未上云實現共享。

3.2 產業發展方面

一是產業發展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產業規模較小,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研發能力和水平較為欠缺。二是缺乏行業龍頭企業,物聯網設備生產加工、應用研發均缺乏行業龍頭,產業集聚性不強、龍頭帶動性不強。

3.3 政策支持方面

一是人才引進缺乏政策,技工型、技能型、研發型等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凸顯。二是研發方面缺少扶持政策,物聯網企業資金壓力普遍較大,投融資平臺建設和推廣工作有待加強。三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缺乏扶持政策,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企業再投入資金用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積極性不高。

4 發展思考

工業互聯網產業是朝陽產業,隨著物聯網、大數據、AI為核心的技術革命的深入推進,給鷹潭市物聯網產業帶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搶占物聯網產業發展高地,建議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嚴格按照“三大四聚”發展路徑和“六強四動一保障”的工作思路,依托現有的物聯網基礎網絡優勢,全面實施人才優先、產業優先、品牌優先、服務優先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全力推進智慧新城建設。

4.1 人才優先,創新引領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保障。引進培養儲備不同層次的人才,逐步形成會做、會用、會研、會管的人才保障體系是推動我市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第一,培養會做的技工型人才,探索由市屬大中專院校結合企業的人才需求或通過政府、企業、市外大中專院校三方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或共建專業等方式培養一批技工型人才。第二,引進培養會用的技能型人才。探索引進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對技工型人才進行技能再培訓,綜合應用引進、學校培養、企業培訓等方式,培養儲備一批會調試會修理維護的技能型人才。第三,引進會研發懂研發的技術型人才。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和出臺專項人才引進政策等方式,引進一批本科及以上且有研發工作經驗的研發人才,解決會做、會用、會修、會研人才不足的問題。第四,建設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服務型干部隊伍,為服務好培育好發展好物聯網產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4.2 產業優先,綠色協調發展

一是堅持優先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業選擇不動搖,充分發揮鷹潭市物聯網基礎網絡的先發優勢,結合鷹潭市產業結構,主動對接并承接沿海地區電子信息制造業的轉移。二是探索發展軟件服務業,搶抓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的發展機遇,逐步促成物聯網產業和軟件服務業的有機結合,提升產業配套水平。一方面,踐行市場換技術的發展理念,在購買軟件產品時將引進軟件研發和維護團隊作為附屬條件;另一方面,出臺配套政策,在引進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時引進配套的軟件研發團隊。通過分步走的方式逐步發展軟件服務業,最終實現軟件硬件等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研用制合一的發展格局。三是協調物聯網產業和傳統產業共同發展。一方面,依托工業大數據中心、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銅產業研究院等平臺,以“物聯網+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探索推進物聯網產業與銅產業、微型元件產業之間產業鏈互補,實現不同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四是加快推進綠色智慧工廠建設。探索在市屬國有企業基礎上組建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改造投融資服務平臺,通過融資租賃、投貸聯動等市場化方式,深度參與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改造。以資本為紐帶,加快推進綠色智慧工廠建設,全面提高傳統產業勞動生產率和管理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4.3 品牌優先,踐行開放共享

一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全民共享。一是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低、中、高網絡基站的覆蓋面,并在現有應用場景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服務民眾衣、食、住、行等必要性需求,研發更多的物聯網應用并推廣。二是聚焦打造物聯網產業、智慧城市建設的宣傳推介平臺,結合鷹潭市實際和成功舉辦江西國際移動物聯網博覽會經驗,建設類似貴陽、南昌等地每年(或定期)舉辦的全國性或國際性論壇、會議等宣傳推介平臺。三是積極參加智慧城市評選、國內國際智慧城市建設、物聯網產業發展等會議(論壇),多渠道、多平臺重點推介我市物聯網產品、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和影響力。四是積極主動融入周邊物聯網(或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鏈,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我市物聯網產業市場。

4.4 服務優先,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成本,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行業規劃、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二是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向物聯網產業傾斜,形成政策洼地,吸引更多的物聯網企業入駐,也進一步激發物聯網企業活力。三是完善物聯網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在現有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服務平臺。探索由政府出資建立為物聯網企業提供管理咨詢、財務管理等服務的中介服務平臺,解決研發機構、創業團隊不熟悉或不懂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引導研發機構、創業團隊逐步建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研發效率和成果轉化率。四是提升金融服務物聯網產業水平,探索在物聯網產業引導資金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基金盡快落地并投資,探索引進或建立“天使基金”、創業孵化器,加快推進物聯網研究成果轉移轉化。五是加快培育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出臺扶持政策等方式,引進培育一批物聯網龍頭企業。利用市屬國有企業資金和信用優勢,與高?;蚩蒲袌F隊合作,引進孵化一批物聯網企業,最終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六是加快制度體系建設,重點加強數據采集、共享、應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政府、企業數據上云的工作進程,強化數據安全,提高數據的公信力,為政府、企業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猜你喜歡
工業互聯網
誰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BAT”?
工業互聯網,在路上
工業人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4.0”之思考
2003:工業經濟高速穩步增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