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審計模式發展

2020-07-27 14:56劉斌斌康鯤鵬胡文韜劉昶郭葆熙卜方琳賈婷婷
博鰲觀察 2020年4期
關鍵詞:審計模式電力行業數字化

劉斌斌 康鯤鵬 胡文韜 劉昶 郭葆熙 卜方琳 賈婷婷

內容摘要 由于企業信息化進程在持續推進,改變了企業的財務處理流程、審批渠道,使審計的數字化得以推動。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利用數字化審計有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文章主要討論了電力行業的數字化審計發展模式,將電力行業信息化的發展歷程展開了相應的探討,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有利于后續電力行業的改革,以及數字化審計的發展。

關鍵詞 數字化 電力行業 審計模式

1 數字化審計的概念

大多數企業都在利用信息化技術展開管理,數字化審計的審計對象不再只是紙質材料,審計范圍包含了所有記錄企業運營情況的信息系統,收集該企業信息系統中所有的信息數據,利用相應的技術分析數據,最后解決相應的審計問題,深化討論,形成審計意見。這種審計方式比較先進,利用電腦整理信息化材料,利用各種軟件去分析數據,從而得出最后的結果。

2 數字化審計的作用

數字化審計屬于信息時代的產物,與以往的審計模式相比,它是一種先進性和創新性的審計方式,適應時代發展的規律。數字化審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與傳統模式相比,電子化審計查閱的數據量更大,所得的數據更加全面,通過基本數據分析出審計結果,用更加高超的技術去檢驗審計結果的正確性。例如,在審計企業財務報表的過程中,為了得出正確的結果,在數字化審計的時候,對比報表與對審計單位以前年度的數據材料,去分析同一行業的數據,從而得出最終的結果。

數字化審計的范圍更廣,企業的業務及職能層次與信息化程度呈正相關,結合企業提供的數據資料,推動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開展,加強了解與檢查,有效地避免了人工篩選抽查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審計人員可以更加全面地展開審計工作,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得以確保。電子化的數據信息屬于數字化審計的對象,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在現場展開檢查,通過網絡傳輸,傳輸到審計人員的手上,提高了審計的靈活性,省去了很多時間。在數字化審計過程中,審查數據,分析出數據流程,審查數據,保存數據,從而更好地監控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風險。

3 推進電力行業數字化審計工作的具體措施

3.1 豐富數字化審計技術手段

在信息化時代下,人們的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高,不能再用以往的企業運營模式和工作手段,加強信息化程度,企業數據也涵蓋著越來越復雜的內容。為高效地完成這些審計工作,需要對以往傳統的審計方法展開改革,將審計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先進。

創新審計技術手段,可以從如下兩方面展開創新[1]:

第一,創新數據整合方式,由于企業信息的數據量每天都在增長,但是審計工作有著明確的信息,需要在龐大的數據量中提取有效信息,審計人員應該選擇科學合理的數據分析法,找到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正確地分析數據,理解數據。

第二,利用數據可視化分析法,把以往收集過的數據信息處理好,經過分析與整理,形成圖表,如此一來,數據使用者可以更加直觀地分析數據,提高工作效率,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錯查錯報的風險。

3.2 加強數字化審計的政策支持

對于電力行業數字化審計而言,首先要擁有政策的強大支持,使統一的標準得以形成,從而可以規范化、標準化地展開審計工作,實施相應的政策,使電力行業數字化審計的政策編制速度得以加快,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創新,加強探索??偠灾?,電力企業在自我創新之后,在學習國外先進的理論及實踐經驗之后,更加高效地展開數字化審計工作,把審計流程梳理一遍,使用豐富多樣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分析業務中存在的風險,使數字化審計標準得以形成,有利于國內數字化審計標準化進程的推動。

3.3 規范審計信息化平臺

利用信息化平臺保存、處理審計數據,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臺,促進整個審計過程效果的提高。在建設信息平臺的初期,結合內部控制展開詳細的檢查,優化檢查過程,使內控體系得以完善,并且設置好各階段的權限,制定使用規范,記錄好錄入、保存、轉移、銷毀、備份的正確操作方法,使數據的真實性得以保證。使用信息平臺時,工作人員應該做好維護工作,保持警惕性,重點關注平臺的技術操作記錄重,如果發現了錯誤應該及時解決,讓平臺工作能夠正常地運行下去。及時上傳數據,操作人員應該熟練掌握使用平臺的處理功能,功能操作人員應該熟練掌握,按照權限管理,分析相應的數據得出結果,將信息化平臺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加快審計項目的進度。在審計信息平臺的建立過程中,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把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數據充分考慮進去,因此必須要靈活地區分這些數據,得出正確的審計結論。

3.4 注重數字化審計人才的培養工作

由于各大企業都在推行數字化審計模式,因此必須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他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宏觀經濟知識,還要將當下時代相關的審計要領方法掌握清楚,提高對工作人員的要求。第一,審計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掌握信息化審計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工作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必須了解企業自身相關的業務;第二,審計人員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與技術操作手段,掌握會計、審計、統計等相關知識,當審計人員想要獲取相關數據時,能夠更快捷地獲取,在統計過程中,展開針對性的分析;第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審計工作人員展開針對性培訓,重點培養專業能力者,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度;第四,加強與數字化信息審計專家的溝通,主動聯系,主動交流,結合專家給出的經驗,結合專家給出的基本理論及平臺所提供的數據,展開綜合分析,將數字化平臺相關措施得以完善,從而更好地建立數字化審計平臺和數據模型[2]。

3.5 實時監控被審計范圍

針對企業數據,展開審計,數據范圍不限定,數據生成的過程也包含在內,審計人員必須充分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做好相應的審查工作與管控工作。第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運營模式,編制的業務流程與實際相符合,采用計算機技術,把相應的審計程序設置出來,能夠更好地識別、處理企業數據,可以更加高效地處理數據,實時管控風險。第二,做好流程把控工作,能夠有效地識別出風險,優化流程,將風險消除,重視審計問題的后續整改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但是很多企業都沒有重視弱小問題的解決,導致問題堆積在那里。因此,審計人員需要推動后續問題的整改工作,完善好相關制度,固定好流程,使審計風險得以消除,保證企業與審計間的良性發展。

4 結語

展開數字化審計,審計范圍更廣,信息化程度更高,展開全面檢查,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抽查方式存在的問題,提高審計的靈活性,節約時間成本,更好地監控企業,審計風險得以降低。目前,我國電力行業在展開數字化審計工作時,還需要注意豐富數字化審計技術手段,加強數字化審計的政策支持,規范審計信息化平臺,注重數字化審計人才的培養工作,提高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實時監控被審計范圍,利用計算機技術轉化成能夠識別、處理企業數據的審計程序,如此審計人員便可更加高效地處理數據,實時管控風險。

【參考文獻】

[1]劉向林.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審計模式發展[J].大眾用電,2018,32(12):40-41.

[2]張紹梅.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式審計模式研究[J].經貿實踐,2018(13):112.

猜你喜歡
審計模式電力行業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淺談電力行業知識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及路徑分析
數字化制勝
論我國績效審計模式
代建制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問題思考
電力行業項目費用歸集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