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績效審計模式

2016-10-27 20:50宋學
2016年28期
關鍵詞:審計模式風險導向績效審計

宋學

摘 要:績效審計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是建立“公正、務實、高效、廉潔”政府的需要,是對被審計對象進行“3E”評價的重要手段,它從產生至今發展迅速,已被廣泛地應用在世界各國的審計工作中。我國實行績效審計的時間較晚,在理論研究和實務經驗上都有許多不足。因此準確理解績效審計對于有效地開展和推進政府的審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績效審計;審計模式;風險導向

一、我國績效審計的基本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績效審計為解決“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財政資金并使其發揮最大效益”的問題中承擔著重要角色。

政府績效審計通常選擇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資源投入多的項目作為主要的審計范圍,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一)公共財政資金績效審計。是在對財政專項資金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審計的基礎上,審計評價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揭露問題、促進管理、推動改革、提高效益的目標,促進政府正確決策,依法辦事,積極履行職責,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管理效益。

(二)公共投資績效審計。是要從投資項目的確立開始,包括招投標和資金撥付,一直到整個項目的建成,全程跟蹤審計項目支出的使用情況,并依據評審指標來評價績效,以實現提高建設項目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投資效益的目的。

(三)金融績效審計。審計機構圍繞強化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提高金融資產質量的目標,實行以防范金融風險、提高信貸績效與金融資產質量為重點的績效審計。

(四)政府采購績效審計。重點對政府采購預算的合法性、采購資產的真實性、采購活動的效益性、采購資產使用效率進行審計,并評估采購機構、人員素質以及采購資金節約率等。

(五)政府環境績效審計。實行環境項目效益審計,是為改善環境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稅收績效審計??捎行ПO管稅收財政收入,防止稅源流失,為稅收財政支出的績效提供保證。

(七)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是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特色與創新,審查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的履行、監督檢查其權力的運用的流程和效果。

二、績效審計模式的分類

績效審計模式是為方便績效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而設定的標準樣式,是績效審計全局性戰略思維的體現,它有助于確定審計工作審查的切入點,明確審計的方向范圍以及重點,以高效地實現既定的審計目標,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影響審計過程的始終。在績效審計工作的前期就明確績效審計模式,對于有效地開展績效審計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眾多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將績效審計模式在基于不同的審計目標層面上進行劃分,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類:

(一)以結果為導向

目前國際上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應用廣泛。審計人員根據被審計項目的直接、間接以及非預期效果與項目的預期進行對比,進行綜合的分析并參考確定的績效審計標準進行評價。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步驟較為簡潔明了,收集證據相對容易,節省審計的資源。審計評價依據目標評定,因而審計過程條理清晰,容易實現績效審計目的。

(二)以問題為導向

以問題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重視問題的確認和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審計開展的出發點。因為遇到的問題不同,而不需審計伊始就有確定的審計評價標準。審計過程中要檢驗問題的存在性,以及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找到解決方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模式下,對于項目的問題分析顯然十分獨立,不受評價標準和規范的約束,但同時要求對于問題的分析要十分透徹,因此需要高水平、經驗豐富的專業審計人員。

(三)以過程為導向

以過程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在開始審計時,并不做任何的假設,而是圍繞著特定的審計程序,廣泛而全面地收集審計證據。全過程審計即以過程為導向的績效審計中的一種,具有全局的概念。對于那些公眾關注度高的巨額投資項目,開展全過程審計是最佳的選擇。全過程審計可在項目的設立、實施、決策等環節中,及時發現已產生的問題,快速反應,并提出改進意見,預防這些項目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所造成的進一步或更大的損失。但從另一方面看,盡管大量審計資源的應用使得項目在全過程審計模式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損失,但其本身資源的消耗也是該模式適用范圍局限的原因所在??紤]到有限的審計資源,國內只在處理特大投資項目和支援重大突發事件時采用該種模式,如奧運會工程審計以及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等。

(四)以經濟責任為導向

以經濟責任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其直接目的就是審查項目相關負責人對其項目中的工作是否盡職盡責。這種模式的績效審計能夠有效監督責任人的工作態度,激發責任感,預防工作敷衍懶散的狀態,在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便屬于以經濟責任為導向的績效審計的范疇。

(五)以“投入——產出”為導向

以“投入——產出”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是從審計項目的投入和產出兩方面展開,站在公眾的角度考慮問題,分析比較項目的積極和消極的結果,進而對績效審計項目的成本投入和利益產出進行辨證的評價。顯然這里所指的利益不僅僅是經濟利益,也包括各種無形的利益。比如項目收益群體對于項目的滿意度等方面的反響也要考慮,而且還要考查項目執行中單位投入量所獲產出量的情況,以幫助優化和改進項目的執行過程。

三、我國主導的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

在總結了各種績效審計模式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與比較我國當前的績效審計環境,認為我國績效審計的主導模式選擇為以風險為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更佳。具體的選擇理由如下:

(一)我國績效審計環境的客觀需要

我國的審計資源有限,在專業性強的公共投資、金融、采購、環境等績效審計項目中,極可能存在審計人員相關理論知識匱乏情況,加之審計人員的短缺等因素,致使績效審計的實行必須要充分考慮審計資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風險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相較于其他模式,審計的范圍和內容有側重,能夠顧及大局。審計初始就關注項目的重要風險點,將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合理標準之下,關注結果的同時也注重效率,在使用同等審計資源的情況下能較大程度地實現審計目標,較為完整地實現了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審查。

(二)我國績效審計發展的必要過程

績效審計工作,為委托人監督公共項目的實施,承擔著促進與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責任。以風險為導向的模式強調要關注和評估政府機構的整體運營風險、公共社會的風險,對其“3E”甚至“5E”即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環境性進行審計監督。以風險作為審計的出發點,從不同角度核準分析我國政府公共機構運營中風險的存在及原因。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對于我國績效審計的順利進行有著很強的指引作用。風險導向模式可以在了解項目的重大風險領域后確定總體的績效審計計劃;宏觀掌握整體風險、重點風險、單項風險,對多維層面進行績效評價;對項目實施過程的具體風險詳細分析并進行微觀績效評價。盡管在前期風險可能較難識別,但風險導向的績效審計模式與其他模式相比,具有較高的審計效率和質量。(作者單位:廣東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劉玉娟. 論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J]. 審計研究,2009,05:24-28.

[2] 李四能. 構建中國特色績效審計模式研究[J]. 宏觀經濟研究,2011,11:76-82+93.

[3] 陳全民. 中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4] 寧波市審計學會課題組,何小寶,徐榮華. 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研究[J]. 審計研究,2014,02:3-8.

[5] 葉忠明. 論政府績效審計的應用模式[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05:5-9.

[6] 侯曉紅,趙靈敏,干巧. 基于免疫機理的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J]. 財會月刊,2012,16:51-52.

猜你喜歡
審計模式風險導向績效審計
論經濟責任審計與績效審計之比較研究
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及路徑分析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環保資金審計研究
代建制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問題思考
大數據時代數據處理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