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廣府殿堂建筑形制分析

2020-07-28 09:02王平謝燕濤劉娟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14期

王平 謝燕濤 劉娟

摘? ? 要:番禺學宮位于廣州市中山四路,是明清時期廣州府番禺縣的縣學,也是祭祀孔子的文廟,番禺學宮與德慶學宮、揭陽學宮并稱為廣東三大學宮。番禺學宮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乾隆年間(1736~1796)重建中路建筑。文中主要就對番禺學宮建筑形制進行分析,可以加深對清代廣府殿堂建筑形制的認識。

關鍵詞: 番禺學宮;建筑形制;殿堂建筑

1? 前言

據清同治《番禺縣志》載,番禺學宮規模宏大,廣三路,中路依次為照壁、欞星門、戟門、泮池、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尊經閣。左路為土地祠、科庫、信學署、明倫堂、光霽堂、名宦祠;右路為節孝祠、訓導署、忠孝祠、射圃、鄉賢祠等。

現番禺學宮僅保存中路與左路的部分建筑,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中路為欞星門、泮池、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大成門兩側為東西廡,崇圣祠兩側為東西廊。左路僅存頭門、八桂儒林門、明倫堂、光霽堂。

現大成殿明代初期始建,清乾隆年間重建,清晚期重修,經歷多次修建, 其平面體現了明初廣府殿堂的平面形制,梁架、斗栱為清中期廣府殿堂建筑風格,門窗、脊飾體現了清晚期的時代風格,是研究明清廣府殿堂建筑的典型案例。

2? 大成殿平面形制

番禺學宮大成(廣州番禺學宮大成殿清代建造,為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故建筑構架術語用明清時期稱謂。)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總面闊為21.72m,進深為13.77m,形制嚴謹,柱網規整,四圈圍石欄板,前設月臺。

通過分析番禺學宮大成殿平面尺度設計規律,大成殿沿用建筑整尺、半尺的設計手法,其用尺約為0.3169m,基本與明代營造尺相接近,其中心間面闊19.5尺。

番禺學宮大成殿面闊大于進深,平面闊深比約為1.58,大于廣府殿堂建筑平面闊深比平均值1.33。心間面闊用19.5尺,次間面闊用13尺,心間面闊與次間面闊比為3:2。同時,心間進深21尺,心間面闊較心間進深小1.5尺,因為大成殿供奉孔子像,且春秋兩季舉行祭孔儀式,需要較大的前導空間。

3? 大成殿構架特征

大成殿梁架采用十三架桁屋前后三步梁用四柱形式,駝峰斗栱梁架形式,構架前后對稱。心間六架梁插入前后金柱,兩端由雀替承托,梁上安置如意紋駝峰,其上為十字隔架斗栱,支撐四架梁,四架梁上直接放十字隔架斗栱與平梁,平梁承十字隔架斗栱,其上托脊檁與檁枕。上金檁通過水束與金柱拉結。檐柱柱頭置普柏枋,枋上安斗栱,外拽單翹重昂斗栱,三步梁梁頭伸出殿身外拽斗栱上作耍頭狀,三步梁上托如意駝峰,駝峰上十字隔架斗栱托雙步梁,雙步梁承托如意駝峰,駝峰上置櫨斗直接承托下金檁,下金檁通過水束與金柱拉結。番禺學宮大成殿構架簡潔明快,是典型的清代廣府殿堂構架。

4? 大成殿斗栱形式

大成殿前檐心間兩攢、次間一攢的斗栱做法,形制古樸;山面心間斗栱三攢、次間一攢。共有柱頭科16攢,平身科22攢,角科4攢。

后殿斗栱共七種;材高18cm,厚7.5cm,栔高6cm,尺寸小于宋《營造法式》八等材(4.5寸×3寸,14.4cm×9.6cm),恰好等于清斗口制八等材(2.5寸),與清代廳堂建筑用材相符。

柱頭科立于普柏枋之上,外轉單翹重昂斗栱。雙下昂均為插昂,昂身修長,為兩段弧線琴面昂,昂嘴作螞蚱頭狀,垂直地面。

平身科外拽斗栱與柱頭科相同,里拽斗栱四跳偷心承托襻間枋。

角科上外拽斗栱做法規整,由內到外逐個栱身加長,栱身上每跳上安附角斗,正心栱外側最上層栱上撐外拽枋。里跳只出三跳斜頭栱,斜頭栱上安角斗,角斗與栱身方向一致,其上承托角部斜三架梁。

5? 大成殿立面特色

大成殿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總高12.60m,檐口高4.97m,檐口略有升起,曲線平和柔順。六根花崗石圓柱上置普柏枋,上置斗栱層,心間平身科兩攢,次間、稍間各一攢,比例均勻,斗栱單翹重昂斗栱,昂牙纖細修長,風格夸張;普柏枋下為闌額。大成殿正面全部為隔扇屏風門,心間六扇,次間、稍間各四扇。

黃色琉璃瓦面,雙層正脊,下為彩色灰塑,上為琉璃博古脊,塑有鰲魚、夔紋、牡丹花、二龍戲珠琉璃、蝙蝠銜如意、富貴花籃、暗八仙快板、漁鼓等,中間書陶塑脊燒制年代和廠家:“光緒戊申”、“文如碧造”。垂脊、戧脊均為雙層屋脊,下為紅色灰塑,上為黃色草龍紋琉璃脊;四條垂脊端部各立一琉璃獅子,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戧脊尾部均作水浪形,體現廣府地區的“舟楫為生”的水文化。番禺學宮大成殿的陶塑脊紋飾栩栩如生,氣勢恢宏,為光緒戊申年(1908)佛山文如璧燒制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典型廣府清代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特色。

6? 大成殿設計規律

大成殿構架體系與天盤、地盤尺寸存在著明顯的數理關系,通過分析,理清清代廣府殿堂大木構架設計的規律:

(1)以地盤深(前后檐柱軸線之間水平距離)為A,天盤深(前后檐口之間水平距離)為B,兩者關系B=1.25A。

(2)以殿內六架梁梁底標高為HL,它與地盤深A的關系,HL=0.5A。

(3)以殿內六架梁梁底標高為HL,與天盤B的關系,HL=0.4A。

(4)以殿內六架梁梁底標高為HL,它與脊檁上皮高度H的關系,HL=0.75H。

(5)以殿內六架梁梁底標高為HL,它與前廊尺寸sa1的關系,HL=2a1。

(6)大成殿脊檁上皮高度H與天盤、地盤的關系,H=0.67A=0.53B。

(7)檐口高為h,與六架梁梁底標高的關系,h=0.67HL=0.33A。

(8)六架梁梁底到脊檁上皮的高度與檐口高度h相同。

(9)檐口高h,它與檐柱高h1的關系,[h=2h1]。

(10)地盤中心到檐口的距離=H。

通過上面規律可以發現,番禺學宮大成殿關鍵營造尺寸都與地盤深A有數理比例關系,反映了廣府殿堂建筑設計手法上地盤與天盤、平面與空間整體設計的營造規律。

番禺學宮大成殿始于明代,重建于清代中期,修飾于清代晚期,其平面形制、構架特征、斗栱形式、立面特色、裝飾手法等具有典型清代廣府殿堂建筑風格;建筑整體色彩鮮艷,風格秀麗,是清代廣府殿堂建筑的代表作。

參考文獻:

[1] 夏秀敏.清代官式建筑中屋面構造及瓦飾的特點[J].建筑與文化,2020(02):218~219.

[2] 劉子暄.清代喀喇沁親王府建筑特征研究[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19(12):143~147.

[3] 陳詠儀.以文治拱衛天下——廟學合一的番禺學宮[J].藝術科技,2014(6):95.

作者簡介:

王平(1981—)男,山東曲阜人,漢族,博士,研究方向:建筑歷史與理論。

謝燕濤(1978—)女,廣西宜州人,瑤族,博士,研究方向:建筑歷史與理論。

劉娟(1982—)女,山東臨朐人,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歷史與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