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普惠金融數字化發展之路

2020-07-28 05:44徐雪靜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普惠社會保障居民

徐雪靜

摘要:只要進行科學論證并加以反復試驗,數字技術進步的成果就能和普惠金融良好發展,從而構筑一個有利于農村農業、貧困群體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金融生態系統。

關鍵詞:普惠金融數字化;發展之路

引言

國務院《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有助于那些長期游離在正規金融系統之外的群體獲得有效的金融支持,可謂意義重大。

1.機制分析

1.1基本傳導機制

根據數字普惠金融及社會保障的屬性和特征,社會保障的主要參與對象為居民和社保機構,居民和社保機構又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便捷的金融服務,因此可以從這兩方面展開討論。第一,數字普惠金融與居民參保。由于數字普惠金融在居民部門中的持續擴散和廣泛使用,居民容易享受到數字普惠金融的便捷而低成本的服務。數字普惠金融線上平臺開發了代查、代繳社保的功能,居民可以很便捷地支付繳納社保費用,降低了居民的時間成本,提高了居民的參保意愿。另外,由于數字普惠金融平臺是居民獲取金融信息的主要端口,它們擁有相當龐大的活躍用戶,提升了居民對社會保障的認知與接受程度,可想而知,數字普惠金融對居民參保產生了明顯的助推作用。第二,數字普惠金融與社保機構業務。實際上,全國各地的社保機構與數字普惠金融平臺存在十分密切的合作關系,社保機構在微信、支付寶等平臺開發了一系列的應用和小程序,不僅為社保業務做了良好的推廣,而且令用戶的參保投保行為變得特別便捷。數字普惠金融平臺能夠根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搜集投保人的信息,為社保機構風控管理提供海量的數據。另外,數字普惠金融對于傳統金融業態來說,既是競爭壓力,也是效率提升的動力與機遇。數字普惠金融在社保機構的廣泛運用,不僅使傳統社保繳納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而且推動了新型繳納方式的持續革新,增強了對居民參保的吸引力,從而提升了我國社會保障的整體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普惠金融對社會保障水平的激勵效應存在結構化與區域化的差異。首先厘清結構化差異,數字普惠金融包括覆蓋廣度、使用深度、數字化程度三個維度,數字普惠金融的三個結構指標對社會保障發展的推動作用存在差異。具體而言,覆蓋廣度代表著數字普惠金融的用戶數量、用戶比例以及用戶綁卡情況;使用深度則反映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際使用情況,各個細分業務的使用活躍程度;數字化程度表示獲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貸款利率成本。數字普惠金融三個細分指標在反映各地級市當年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情況方面各有差異,它們對于社會保障水平的激勵效應也不盡相同。其次分析區域化差異,社會保障水平、居民參保意愿、金融市場化程度等方面呈現東部強、中西部薄弱的明顯特征。因此,現有社會保障水平、居民社保與金融意識等因素的區位差異,也會影響數字普惠金融在區域社會保障水平的溢出效應。

1.2異質性傳導機制

隨著數字普惠金融的迅速發展和有效使用,很多平臺迅速綁定了大量用戶,居民的金融需求、金融產品偏好容易受到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主流的數字普惠金融平臺偏好宣傳醫療保險,對于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重視程度比較低,值得深思的是數字普惠金融對不同社會保障形式的作用是否存在差異性。醫療保險的使用頻率和賠付效率最高(買藥、門診等日常醫療、大病醫療),幾乎成為每個居民的生活必備,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每每提及醫療保險始終繞不開“新農合”醫療保險,“新農合”是一款針對農村居民的福利性醫保產品,我國農民對于參加“新農合”醫保的積極性非常高,農民看病費用大大降低,有效緩解了農民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眾所周知,養老保險的服務周期非常長,在職人員每年繳納養老保險,要等到退休后才能逐年領取養老金。再加上,我國失業救助體系和市場就業機制不夠完善,失業保險金往往很難覆蓋失業者的日常生活費用,居民對于參加失業保險的積極性不高。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參保群體比較狹窄,它們的主要投保對象是那些擁有穩定工作的人員,在現實中,耕作的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個體戶等群體往往不愿意花錢去繳納這兩種保險。綜上分析,不同社會保障形式具有各自的屬性,醫療保險表現為廣覆蓋性、養老保險表現為長時滯性、失業保險表現為投保缺乏積極性,這意味著數字普惠金融對

這三類社會保障的影響效應勢必存在差異,它對醫療保險的促進作用或將強于養老和失業保險。

2.鼓勵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發展

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在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率、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推廣上已取得了較大進步,普惠金融正逐漸服務于被傳統金融系統排斥在外的弱勢群體。盡管以違規不法P2P為代表的偽普惠金融嚴重影響了普惠金融的聲譽,但是,不能因為部分P2P的劣跡或失敗就質疑甚至反對普惠金融的發展。只要相關的監管和配套法律法規及時跟上,市場秩序就能得到維護,不法互聯網金融就沒有生存的土壤。

當前還有一個新的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數字科技正在加速助力金融創新和普惠金融建設。例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臨沂監管分局通過建立白名單制度、開展龍頭企業試點、引入金融科技平臺建立信用體系,使處于供應鏈上的資信良好企業能夠憑借商業承兌匯票融資,緩解資金壓力。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則攜手大道金服,創新“提放?!碑a品重構抵押貸款流程,解決了過往小微企業續貸時“過橋貴、融資慢、易斷橋”的問題。建設銀行則依托科技力量,深化小微信貸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實現“互聯網進件+大數據風控+自動化審批+提還款全線上化”,7X24小時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除了傳統金融機構外,新興數字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為普惠金融事業添磚加瓦。東方微銀引入大數據技術,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破解小微企業抵押擔保困難的問題。微眾銀行涵蓋上萬臺PC服務器集群和上百個關鍵系統,利用互聯網科技為廣大客戶提供7X24小時服務。北汽財務公司利用金融科技建立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和風險模型,為廣大中小微經銷商量身制定了準入門檻低、覆蓋度高、產品設計合理的“金融超市”。

因此,不論是推進傳統的普惠金融還是發展數字化普惠金融,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大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正在經歷破繭重生的過程,而發展地攤經濟、實現脫貧目標、幫助弱勢群體這些都在呼喚普惠經濟。針對前期互聯網金融市場一批不法違規P2P公司的整治也是大快人心。市場需要法律和規則,但是也需因地制宜、積極引導,切不可矯枉過正,打擊創新和創業者的積極性。

結語

堅定不移地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升級數字普惠金融的各個維度。數字普惠金融是中國深化金融改革和轉型的重要方向,數字普惠金融對于社會保障促進效應有目共睹,健全數字化金融設施是數字普惠金融進一步推廣的方向,而不再局限于覆蓋廣度和使用深度這兩方面,從而更有效率、更加全面地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和提升我國社會福利水平。

參考文獻:

[1]? 宋永東. 普惠金融視角下銀行發展零售業務的六大方向[J]. 當代金融家,2017,23(10):116-117.

[2]? 邱兆祥,向曉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01):5~9.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紹興分行)

猜你喜歡
普惠社會保障居民
新時代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石器時代的居民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
53.7%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
關于擴大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來源的研究
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